第169章 王妃的心思

他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急切地问:

“那她们现在在哪?过得好不好?”

“她们在我家,就在平阳郡柱石县莽山村。!第_一`看-书-枉! \耕′歆+最/筷¢”

王胜笑着点头,语气里满是欣慰,

“您放心,她们过得很好,家里有丫鬟照顾,清萍…… 清萍还怀孕了。”

“怀孕了?!”

李松猛地站起来,脸上的悲伤瞬间被惊喜取代,他抓住王胜的胳膊,激动地追问:

“真的?什么时候的事?我…… 我要当外公了?”

“嗯,现在约摸三个月了,按理估计明年七月就能生。”

王胜看着李松喜不自胜的样子,心里也跟着暖和起来,

“到时候您就能见到外孙,一家团聚了。”

李松在院子里来回踱了几步,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接连的惊喜让他有些晕乎乎的,首到片刻后,他才渐渐冷静下来,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

他看着王胜,神色严肃起来,语气带着几分固执:

“你把我从牢里带出来,是不是徇私了?做人要遵纪守法,可不能因为我是你岳丈,就乱了国法啊!”

王胜看着李松这副认死理的样子,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 —— 难怪李松会被人陷害下狱,这般刚正不阿,不懂变通,在官场里迟早会被人算计。_如/闻′王^ \更~辛¢醉~全`

他耐着性子解释:

“岳父大人,我并非徇私。”

“我这是奉了皇命,负责调查昨日怡景楼一案的主审官。”

“只是我平日里只懂带兵打仗,没写过奏章,想着您曾是朝廷命官,文笔出众,又是被人诬陷下狱,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将功补过,这调查案件的卷宗到时候就得请您代笔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几分诱惑:

“等案子了结了,我再在奏折里给您添上一笔功劳,到时候说不准您不仅能官复原职,还能再提拔一级呢!”

李松这才恍然大悟,脸上的严肃渐渐褪去,轻轻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那我定然会尽力协助你。”

王胜看着他这根筋的样子,实在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劝道:

“岳丈,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以后您在官场,建议别太固执,别总是一根筋。”

李松皱了皱眉:

“为官者,不就该坚守规矩制度吗?”

“规矩制度自然要守,但朝廷里不仅仅只有规矩制度,还有人情世故啊。”

王胜耐心地解释,

“以后做人做事,不妨圆滑一点,别老是冲在最前面。′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

“有句话说‘枪打出头鸟’,这里没有枪,那就改成‘箭射出头鸟’,”

“您懂我的意思吗?太张扬了,容易招人记恨。”

李松愣了愣,嘴里喃喃地重复着 “人情世故”“箭射出头鸟”,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

“行了行了,刚一见面,你小子倒是教训起我来了!”

过了片刻,他抬起头,对着王胜摆了摆手,语气里却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带着几分笑意 —— 他知道王胜是为了他好。

“您就在这偏院休息一天,待会用完午膳,正好可以在院子里逛逛。”

王胜笑着说,“这可是曾经的楚王府,里面的景致很不错,您也见识见识王爷的庭院。”

“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等需要您帮忙的时候,我再过来找您。”

李松点了点头:

“你去忙吧,不用管我。”

王胜转身离开偏院,刚走到王府的主路上,就看到亲卫王田快步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烫金的请柬。

“都尉,裴府的丫鬟刚送来传信,说裴小姐今晚在府上设宴,特意招待您。”

王田双手递上请柬,语气恭敬。

王胜接过请柬,指尖触到精致的锦缎,心里微微一动。

裴甜甜是裴尚书的女儿,平日里与他并无过多交集,如今突然设宴,想必是为了怡景楼一案。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对王田说:

“好,你回去告诉那丫鬟,我晚上必定准时赴宴。”

说完,他将请柬收好,头也不回地朝着王府内院走去。

自从接管这座楚王府,他一首忙于公务,还没好好见识过内院的景致。

如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看看这曾经的王府禁地,或许还能发现些不一样的东西。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的脚步沉稳,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 今晚的裴府宴,想必不会平静。

........

下午太阳的金辉透过楚王府的朱红窗棂,洒在王妃居住的寝殿内。

紫檀木梳妆台上,一支嵌着南海珍珠的金步摇静静躺着,王妃指尖轻抚过冰凉的珠面,眼神却带着几分凝重。

殿内静得只剩下铜漏滴答的

声响,一旁侍立的老嬷嬷大气不敢喘 —— 自午后听到消息,王妃便这般沉默了半个时辰。

“大闹洛阳狱,还能让吏部连夜送升职文书……”

王妃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这王胜,倒是比我想象中更有手段。”

她放下金步摇,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随风摇曳的芭蕉叶,眉头微蹙。

洛阳狱是京都重地,掌管狱政的官员背后牵扯着不少世家势力,王胜竟敢当众动粗,还能全身而退,甚至得到吏部的升职认可,这背后若没有皇上的默许与信任,绝无可能。

“看来这新都尉,不仅有勇,更得圣心啊。”

王妃轻轻叹了口气,心里暗自盘算 —— 如今王府虽名义上归王胜管辖,但她身为前楚王遗孀,若想不被牵连到这次的谋逆袭击事件,不得不重新估量这位年轻都尉的分量,得想办法和王胜套近乎,让她把自己摘出来。

若是王胜随意拿捏做一点文章,自己这好日子就到头了。

与此同时,王胜正带着王田在王府中院的书房内闲逛。

推开书房木门时,一股混合着墨香与尘埃的气息扑面而来。

书案上堆叠着散乱的古籍,有的书页微微卷起,有的还沾着干涸的墨渍,显然是曾经被人翻找过,后来虽经收拾,却仍难掩仓促之感。

王胜的目光扫过书案,落在墙角的博古架上 —— 架子上摆着青瓷瓶、白玉摆件,还有几尊青铜小鼎,每一件都透着岁月的厚重,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些物件,随便一件拿到坊市,怕是都能换座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