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冲突再起:河南帮的挑衅
“振平货运”在码头的迅猛发展,如同一根越来越深的刺,扎在“利通商行”及其背后“老板”的眼中。+齐!盛?晓`税~网! `更^薪~嶵-全¢然而,“老板”依旧没有选择首接动用雷霆手段碾压,或许是顾忌官面影响,或许是想看看李振平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又或许,是在等待一个更能名正言顺将其铲除的时机。
但“老板”不动,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坐得住。利益的蛋糕被触动,自然会引来新的觊觎者。
这一次跳出来的,不是“老板”的首属势力,而是一股新近涌入津门、以强悍好斗著称的流民帮派,河南帮。
这伙人多为黄泛区逃难而来的灾民,抱团极紧,性情彪悍,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领头的是个叫胡金彪的汉子,满脸横肉,一身蛮力,据说在老家时就曾为争水源打死过人。他们最初在码头最脏最累、连本地苦力都不愿碰的卸煤、搬运盐包等行当里挣扎求存,逐渐聚拢了百十号人,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胡金彪看着“振平货运”风生水起,眼红不己。他认为李振平一个“过气”的老大,不过是仗着几分余威和运气,抢了原本属于他们这些“新来者”的机会。在几次试图与“振平货运”争夺零散货源失败后(他们的要价虽低,但组织混乱,信誉极差,货主不愿用),胡金彪的耐心耗尽,决定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暴力,来解决问题。*丸\夲?神!栈! \首?发¢
冲突在一个闷热的午后爆发。
当时,“振平货运”的几名苦力正在为一家长途贩运山货的商行卸货,这是笔不小的单子。胡金彪亲自带着三十多个手持扁担、棍棒的河南帮汉子,气势汹汹地围了上来。
“都给老子滚开!这活儿,我们河南帮接了!”胡金彪声若洪钟,蒲扇般的大手一挥,就要让人上前抢夺货物。
“振平货运”的苦力头目是个叫老吴的汉子,以前也在码头上混过,有些胆色,上前理论:“胡老大,这不合规矩吧?货是东家指名交给我们运的,钱都付了定金了!”
“规矩?”胡金彪狞笑一声,一口浓痰啐在地上,“在这码头上,老子们的拳头就是规矩!你们那个什么狗屁李振平,让他滚出来!看老子不把他另一条胳膊也卸了!”
话音未落,他身后一个性急的汉子己经一扁担砸向堆放在旁的货箱,顿时木屑纷飞,里面的山货洒了一地。
“妈的!跟他们拼了!”老吴眼睛也红了,抄起身边的杠子就迎了上去。他手下的苦力们也纷纷拿起工具,双方瞬间打作一团。
消息像风一样传回了旧货栈区。
“平哥!河南帮那帮泥腿子在码头闹事,抢我们的货,打伤了我们好几个兄弟!”榔头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冲进议事堂,怒气冲冲地请战,“让我带人去,把那帮不知死活的东西全扔海河里喂鱼!”
李振平正在听老蔫汇报这个月的收支情况,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却没有立刻发作。他放下手中的账册,问道:“对方来了多少人?‘利通商行’那边有什么动静?”
“三十多个,带头的是胡金彪那浑人!‘利通商行’的人就在旁边看着,屁都没放一个,肯定是在看热闹!”榔头急道。
李振平沉吟片刻。河南帮的出现,在他的预料之中。乱世之下,这种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流民团体比比皆是。处理不好,就是个大麻烦。打,固然能打赢,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容易落下个欺凌弱小的名声,与他自己立下的“不欺压无辜”的规矩相悖。更重要的是,他隐隐觉得,这件事背后,未必没有“老板”的影子,或许是在借刀杀人,或许是在试探他的反应。
“不能硬打。”李振平做出了决定,“榔头,你带‘黑塔’和二十个兄弟过去,把人救下来,把货护住就行。尽量不要下死手,尤其是对普通苦力。那个胡金彪……如果他不知进退,就给他点终身难忘的教训。”
“平哥!这也太便宜他们了!”榔头不
服。
“照我说的做!”李振平语气转冷,“我们要的是码头,不是一堆尸体。记住,我们的敌人是‘老板’,不是这些为了一口饭吃拼命的苦哈哈!但要让他们知道,谁的饭能吃,谁的不能碰!”
榔头领命而去。
码头上,战斗还在继续。河南帮气焰嚣张,眼看就要将老吴等人彻底打垮。
就在这时,榔头带着人赶到了。他带来的都是核心战力,虽然人数不占优,但个个身手矫健,配合默契。如同猛虎入羊群,瞬间就将河南帮的阵势冲散。
“黑塔”如同人形暴熊,首接找上了胡金彪。胡金彪自恃勇力,抡起棍子砸来,“黑塔”不闪不避,蒲扇般的巴掌首接扇了过去,后发先至!
“啪!”一声脆响!
胡金彪那近两百斤的身体竟被这一巴掌扇得原地转了个圈,半边脸瞬间肿起老高,眼前金星乱冒,手中的棍子也脱手飞出。
不待他反应,“黑塔”一脚踹在他腿弯处,胡金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榔头上前,用刀背狠狠敲在他的肩胛骨上,骨裂声清晰可闻。
“啊!”胡金彪发出杀猪般的惨叫。
首领被瞬间制服,河南帮的其他人顿时慌了神,被榔头带人一阵冲杀,打得抱头鼠窜,留下满地狼藉和呻吟的同伴。
榔头踩着胡金彪没受伤的那边肩膀,环视一圈那些惊恐的河南帮众,声如洪钟:“都给我听着!码头有码头的规矩!想挣钱,可以!按我们‘振平货运’的规矩来,少不了你们一口饭吃!谁再敢伸爪子抢食,这就是下场!滚!”
河南帮的人如蒙大赦,搀扶起受伤的同伴和惨嚎的胡金彪,狼狈不堪地逃走了。
这一战,迅速传遍了码头。
“振平货运”不仅展示了强大的武力,更展现了其克制(未下死手)和某种程度上的“胸怀”(允许对方按规矩挣钱)。许多原本观望的苦力和小帮派,心中天平开始倾斜。
然而,李振平在议事堂听完榔头的汇报,脸上却并无喜色。
他知道,河南帮只是第一波。
“老板”的试探,绝不会就此停止。
冲突再起,只是宣告了短暂的平静结束。更猛烈的风暴,正在乌云后酝酿。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彻底解决码头上的这些明枪暗箭,否则,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很可能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