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巨额损失,人心浮动

满洲里那五千吨“废旧钢材”的真相,如同一颗投入深水炸弹,在振平集团内部轰然引爆。_鸿.特!暁\税·旺· ¢冕,废·阅?黩*近两百万元的首接经济损失,这个数字像一块沉重的铅坨,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更让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瞬间从云端跌入泥沼。

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老蔫的财务部。原本还算宽裕的现金流骤然枯竭,几个重要项目的尾款需要支付,银行的月度利息如同催命符,最要命的是,距离发薪日只剩下不到十天,账面上的钱,连给全体员工开出基本工资都捉襟见肘。老蔫那张总是笑眯眯的胖脸,第一次布满了愁云,他拿着几乎空白的资金调度表,脚步沉重地走进李振平的办公室,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李振平看着那张报表,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让老蔫先出去。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车水马龙的街道,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他经历过生死搏杀,经历过缺衣少食,但这种被无形的资本和阴谋击垮的感觉,比刀砍在身上更让人刺痛和屈辱。

内部的裂痕与恐慌

坏消息是包不住的。很快,集团上下都知道了这次“栽了大跟头”。人心,如同被惊动的马蜂窝,瞬间浮动起来。

原本就因为之前骄横惹祸而被处罚、威望受损的元老派,此刻更是抬不起头。马三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酗酒度日,谁劝就跟谁急。他手下的那些兄弟,往日里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惶惑和不满。`二_八`看~书?网¨ ?耕/薪~最*快`他们不敢埋怨李振平,便将怨气转向了少壮派和那单生意本身。

“妈的,早知道就不该接这烫手山芋!老老实实收咱们的管理费不好吗?”

“就是!非要搞什么国际贸易,这下把家底都赔进去了!”

“韩书生和秦眼镜不是挺能耐吗?怎么没看出这是个坑?”

这些议论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但在食堂、在宿舍、在运输队的停车场里,像瘟疫一样悄然传播,进一步撕裂着本就脆弱的新老关系。

而以韩绍钧和秦禹民为首的少壮派,则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反思。韩绍钧为自己没能更坚决地阻止这笔交易而懊悔,更为集团的前景忧心忡忡。他强打精神,带着手下西处奔走,试图安抚那些预付了货款 now 上门追债的下游客户,恳求宽限时日,但效果甚微。大多数人态度强硬,甚至有人带来了社会上的混混,堵在振平旗下的公司和货场门口,扬言不还钱就砸场子。

秦禹民则动用了所有信息渠道,试图追查那家消失的皮包公司和资金的最终去向,但线索在复杂的跨境贸易和层层转账中中断,如同石沉大海。他清晰地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商业诈骗,而是一场针对振平的、策划周密的收割。杨建国那只无形的手,在幕后若隐若现。

基层的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则被一种恐慌情绪所笼罩。¨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工资还能不能按时发?集团会不会倒闭?自己会不会失业?各种猜测和小道消息不胫而走。一些有门路、或者本就心思活络的人,开始偷偷联系下家,准备跳槽。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迟到早退现象增多,一种大厦将倾的颓丧气氛,在集团内部弥漫开来。

李振平的铁腕与柔情

面对内外交困、人心浮动的局面,李振平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更不能乱。他必须用最强硬的手段,稳住这艘即将倾覆的破船。

他首先召开了全体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在会上,他没有回避问题,首接承认了此次决策的失误和集团面临的巨大困难。他的脸色依旧阴沉,但眼神却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和镇定。

“钱,是亏了。天,塌不下来!”李振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我李振平能从码头扛大包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是兄弟们豁出命去拼来的!这次是栽了跟头,但想把我们振平一口吞下去,也没那么容易!”

他宣布了几项紧急措施:

第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他亲自挂帅,韩绍钧、秦禹民、老蔫、马三爷为核心成员,集中一切力量应对危机。

第二,所有非必要开支一律停止,包括管理层的高额津贴和元老派的“特别经费”。李振平当场表示,从下个月起,他个人只领基本生活费。

第三,由韩绍钧牵头,成立“债务处理小组”,主动与所有债权人沟通,制定分期还款计划,争取谅解和时间。

第西,由马三爷负责,加强所有产业和办公地点的安保,坚决杜绝任何打砸抢事件发生,稳住基本盘。

第五,秦禹民的信息部,暂时放下其他任务,全力配合韩绍钧和老蔫,追查资金流向,寻找一切可能挽回损失的机会。

这几条命令,条条针对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显示出了李振平在危机下的决断力。尤其是他主动停发自己津贴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管理层浮动的人心。

会后,李振平又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让老蔫想尽办法,甚至动用了李振平自己私下里存

放、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笔“保命钱”,凑齐了全体员工的基本工资,在发薪日当天,一分不少地发到了每个人手里。

当员工们捏着那叠似乎比往常更显厚重的钞票时,心中的恐慌和疑虑消散了大半。他们看到了李振平的责任和担当。平哥没跑,也没想着克扣他们的血汗钱,那这个集团,就还有希望。

暗流与微光

暂时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危机的解除。巨大的资金窟窿依然存在,银行的催款电话越来越频繁,几个重要的客户因为担心振平的履约能力,开始转向其他合作伙伴。

韩绍钧的债务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虽然大部分债权人看在振平往日信誉和李振平亲自出面承诺的份上,同意了分期还款,但利息和违约金依旧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更让他忧心的是,他敏锐地察觉到,在那些闹得最凶的债权人背后,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暗中煽风点火,企图将振平彻底逼入绝境。他怀疑,这很可能又是杨建国的手段,目的就是让振平在困境中更加依赖他。

秦禹民那边,追查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但他通过一些碎片信息,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那笔消失的巨款,最终很可能通过香港的某个账户,流向了海外。这个发现让他不寒而栗,也更加确信了杨建国的深不可测和心狠手辣。

马三爷在经历了最初的消沉后,被李振平委以安保重任,重新打起了精神。他带着手下兄弟,日夜巡逻,确实震慑住了一些想来趁火打劫的宵小之辈。但在一次酒后,他对身边最亲近的兄弟吐露了心声:“这次……是平哥替咱们扛了。要是当时在满洲里,我能多个心眼……唉!”愧疚和自责,依旧深埋在他心底。

李振平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津门的夜晚,依旧繁华,但他的振平集团,却在这片繁华中风雨飘摇。巨额损失带来的剧痛尚未过去,人心浮动的暗流依旧在底层涌动。他知道,发工资只能暂时稳住基层,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如何填补巨大的资金缺口?如何应对杨建国下一步可能的手段?如何重新凝聚涣散的人心?

前路一片迷雾。但他不能停下,只能咬着牙,在这片人心的浮冰上,艰难地寻找着通往对岸的路径。这一次,他还能带领振平,绝处逢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