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徐达看着女儿的样子,拍了拍她的肩,“别太担心他,他心里有数,只是需要点时间缓一缓,能为病人难受,说明他心里还有热乎气,这比那些只认银子的大夫强多了。§?¢齐%?盛/小.x说¨.网¨¢2 ??+首|?发?”

徐妙云点了点头,端起水杯又喝了一口,“爹,我有点累了,想回房歇会儿。”

徐达点头,“去吧,早点休息,让丫鬟给你打盆热水,泡泡脚,解解乏。”

徐妙云站起身,往门口走,走到门口,她又回头看了一眼徐达,“爹,您也早点睡,别总看兵书了。”

徐达笑了笑,“知道了,你先去。”

回到房间,丫鬟很快打来热水。

徐妙云坐在床边,把脚放进热水里,暖意从脚底往上窜,可心里的沉郁却没散。

她想起马淳在医馆里研磨草药的样子,想起他手掌被药碾划破的伤口。

她拿出白天马淳给徐达开的药方,纸页上的字写得工整,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

这样的人,怎么就偏偏遇上了这样的事。

泡完脚,徐妙云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帐顶。

脑子里反复回放着河边的场景。

王氏的骂声,李茂的躲闪,围观人的惊呼,还有马淳红着眼框说“一定是你们逼死了她”的样子。

她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上。

希望马大夫明天能好一点。

希望这样的事,以后再也别发生了。

另一边,徐达还在花厅坐着。)我,的!+*书±£城?§1 ?首_发a

他拿起桌上的兵书,翻了两页,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脑子里全是徐妙云说的话,全是白天在医馆见到的陶娘子的样子。

那个女子,说话的时候头一直低着,问能不能生孩子的时候,眼里满是期盼。

可就这么个盼着好好过日子的人,最后却死在了冰冷的河里。

他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冷茶。

嘴里是苦的,心里也是苦的。

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跟着朱元璋打仗,那时候难,可心里有奔头,知道打完仗就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现在,天下太平了,却还有这样的事发生。

人心啊。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窗边。

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很快又安静下来。

他想起马淳给她治背疽的时候,那种笃定的眼神,那种熟练的手法。

那样的人,不该被这样的事绊住。

希望他能快点缓过来吧。

徐达叹了口气,转身往卧房走。

三天后还要去医馆换药,到时候再看看马淳的情况。

能帮上忙的,就帮一把。

毕竟,这样的好大夫,不多了。·兰\兰~文^学* ¨已?发¢布_最.新?章/节?

……

徐妙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想起马淳手里的那个鸳鸯荷包。

陶娘子亲手绣的,针脚那么细,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不知道她娘家的人,看到那个荷包,会多难受。

她翻了个身,把被子往上拉了拉。

算了,不想了。

明天总会好的。

马大夫会好的,徐达的病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她闭上眼睛,渐渐睡了过去。

梦里,她好象又回到了医馆。

马淳正在给病人抓药,动作熟练,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他身上,暖暖的。

没有秦淮河的冰冷,没有陶娘子的尸体,没有王氏的骂声,只有医馆里淡淡的药香,和马淳温和的声音。

“徐小姐,你来了。”

“今天的药已经配好了,你爹的药在那边。”

她笑着走过去,接过药包,说了声谢谢。

然后,她醒了。

天还没亮,房间里黑漆漆的。

她摸了摸眼角,有点湿。

原来是个梦。

不过,这个梦挺好的。

她闭上眼睛,等着天亮。

等天亮了,就去医馆看看马大夫。

看看他是不是好点了。

看看医馆里的阳光,是不是还象梦里那么暖。

……

乾清宫。

蒋??捧着情报进来。

朱元璋看完后,整个人都快冒火了。

啥话也没说,把情报交给了马皇后。

马皇后看后也少有的露出怒容。

“陛下,”蒋??躬身,“小青村的案子,查清楚了。”

朱元璋冷着脸,“说。”

蒋??把情报递上去,“秦淮河跳河的女子,姓陶,是江宁县秀才李茂的媳妇。李茂在外头染了淋症,传给了陶娘子,还跟他娘王氏一起污蔑陶娘子,把人逼死了。”

朱元璋茶碗被重重搁在桌上。

“又是这等腌臜事!”朱元璋的声音沉下来,“那丈夫是个什么来路?”

“江宁县的一个秀才,叫李茂。”蒋??低着头回。

“秀才?”朱元璋笑了,是冷笑,“朕三令五申,读书人要洁身自好,守着礼义廉耻。这些混帐东西,读的书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

马皇后停下手里的活,轻轻叹口气:“那陶娘子也是可怜,看锦衣卫的情报,她临死前还在求马淳,让马淳救救李茂。那么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

朱元璋站起身,气得在殿里来回走。

“来人!”

值夜太监从外面跑进来,“扑通”跪倒在地,“奴婢在。”

“传朕口谕!”朱元璋站定,“让江宁县衙严办这个案子。李茂革除功名,永不许再考。他娘王氏助纣为虐,一起治罪,别轻饶了!”

“奴婢遵旨!”太监爬起来,几乎是跑着出去的。

朱元璋还站在原地,拳头捏得咯咯响。

马皇后走过去,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袍,轻轻披在他身上。

“重八,夜深了,该歇息了。”

朱元璋摇头,眼神还带着怒:“朕睡不着。这些读书人,表面上装得人模狗样,背地里尽干些龌龊事。今天是李茂,明天说不定还有张茂、王茂。朕得再下一道手令,让各地官府都查一查,有这等事的,全都揪出来!”

他走到书案前,把宣纸铺开,拿起笔,蘸了醮墨。

笔落在纸上,一笔一划都透着劲,“凡士子染脏病者,革除功名;污人名节致死者,以命抵偿。”

十六个字,写得又快又狠。

马皇后站在他身后,看着纸上的字,轻声问:“会不会太严了些?”

朱元璋把笔往案上一掷。

“不严?”他转头看马皇后,“不严怎幺正风气?这些人仗着识几个字,就敢颠倒黑白。朕倒要让他们看看,是他们的命硬,还是大明的律法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