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帐一尾甜鱼

第17章 算计

第17章 算计

第一十七章 算计

见沈兮若死死盯着自己的唇瓣,姜杳若有所觉地侧过脸,低头吃着手里的茶汤。?m·a!l,i′x\s~w!.?c?o~m?

以她素来的谨慎,自然不会留下口脂颜色这等明显破绽。

那与妆容稍显突兀的嫣红,是点给有心人看的。

目光扫了一眼高坐花厅的宋婉柔,对方正与安国公夫人聊得热络,似是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回到流觞席。

恰在此时,场中爆发出阵阵喝彩——但见裴世安被学子们簇拥着,正谦逊地逐一行礼。

“世子才思敏捷,本次头筹非您莫属!”

“不愧是苏山长高徒,锦鸿书院之荣光!”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姜杳抬眸望向那个英姿勃发的少年。

他却越过所有恭维,径直朝她招手。

薄唇轻启,看口型是叫她过去。

姜杳微微一怔,还是整理衣饰走了过去。

刚到近前,裴世安就将一个东西塞进她手里。0!`0^小??说°??网`§ \2追±%最±*>新°&章?a/节d?

仔细一瞧,却是一方古砚。

此砚石质细腻,以青石所制,触手温润如玉。

砚面天然生着山水状淡纹,日光下可见石中散落着细碎金点,如星河闪烁。

虽无奢华装饰,却透着百年文蕴的沉静光泽。

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姜杳疑惑,便听裴世安语气自然而真挚。

“此物于我不过锦上添花,予你断药开方,倒是相得益彰,”他笑意清朗,“权当是...贺你归京之礼。”

霎时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姜杳身上。

好奇的、艳羡的、打量的视线交织成网,将她牢牢困在中央。

众人纷纷窃语着这位清丽女子的来历,以及她与裴世子不同寻常的关系。

一位与裴世安交好的学子笑着打趣。

“裴兄身边这位姑娘看着眼生,不知是哪家的贵女?”

裴世安也不避嫌,当即就要把姜杳是自己未婚妻之事和盘托出。/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x?章>^<节??\

“杳杳她是...”

“姜姑娘是已故姜辞姜大人独女,此次上京暂居侯府,任我侯府女医一职。”

宋婉柔及时出言打断他的话。

姜家祖上官至尚书,是真正的清流世家。

到了本朝因卷入先太子一案受到株连,全族凋零只剩下了姜辞这一支。

姜辞幼时师从当世大儒,与锦鸿书院苏道明山长、太子少傅廖文生同出一门。

可惜被贬北境后,身子大不如前,未等到朝廷为其平反,便撒手人寰。

如今姜家虽已不复当年盛况,但百年清流的风骨犹存。

众人一听姜杳是姜家的人,不由都高看了几分。

但沈兮若除外。

她手指死死扣着披帛,怨羡和妒忌之情从眉梢眼角流露。

明明自己才是宋婉柔的亲外甥女,是在春日宴上除了裴世安之外,最应该被隆重介绍,大放异彩的那个。

现在半路冲出来一个姜杳,截胡了她的风头不说,连世子表哥的目光也都被她吸引。

凭什么?

什么名仕之后。

其实不就是无权无势,空有祖上名头的孤女而已么。

仗着以往同侯府的交情,才勉强重回京师。

沈兮若恨自己没能早到几日,不然定能抢在姜杳之前,博得姨母和表哥的欢心。

恰在此时,两个丫鬟捧着果盘匆匆经过。

其中一人低声笑道:"姜姑娘这般得世子青眼,又有苏山长亲自保媒,侯府近日怕是要有好事了~"

另一人急忙打断。

“嘘,夫人叮嘱过,当日之事任何人不许私下言说,你想挨板子不成?快走!”

待两人走远,沈兮若脊背依旧僵硬。

半晌,她深吸一口气。

俯身拾起席榻上遗落的绣囊,迎着人群款款走去。

姜杳看着宋婉柔与众人寒暄模样,暗道其真是能沉住气。

精于算计如她,此时必定也发现了口脂的破绽。

眼下杜越不见踪影,她人又被宾客团团围住脱身不得,怕是心急如焚地想从自己口中套话罢。

那就偏不从她愿。

优雅地敛衽一礼,姜杳正欲抽身离去,却察觉肩膀处被人轻拍。

回头见是沈兮若。

“姜姑娘,”她礼貌递上一个绣囊:“你掉了东西。”

姜杳低头,推回那递到自己手边的物什道。

“这不是我的。”

沈兮若偏头看看她此刻好端端系在腰间的绣囊,故作懊恼地言道。

“竟是我弄错了,姜姑娘请便。”

说罢侧身让开道路。

姜杳颔首,并未将此事挂心。

她能感受到宋婉柔灼人的视线正钉在自己背上,于是故意加快脚步,裙裾翩跹地往后院走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还没走几步,身后响起一阵骚乱。

就听沈兮若带着隐隐哭腔惊呼。

“糟了,我钗子上的东珠,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