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那时,大明......将走向灭亡!

“第三点……”

朱允熥语气急促。′j′i¢n\r?u~t-a,.~c′o.m¢

他回想起大哥讲过的例子。

猛然醒悟。

“皇爷爷!是商税!”

“准确地说,是皇爷爷当初有意减轻商税、优待商人,却被一些人钻了空子!”

轰!

如果说前面两点像刀子刺入骨髓。

那这一句,就像天边炸响惊雷。

可朱允熥己顾不上看他们的反应。

他语速飞快——

“商税!”

“洪武初年,皇爷爷虽立下西民之策。”

“士、农、工、商各有定位。”

“还规定商人只能入贱籍。”

“但朝廷也并非轻视商业。”

“最初定下的是十税一。”

这些内容,是皇子皇孙在学堂里必须背熟的功课。

“可是,商业并未因此繁荣。”

“于是皇爷爷多次调整商税。”

“从十税一,到十五税一,再到二十税一、三十税一……”

“可到了今天,商税收入,还不到田粮税收的万分之一。”

话说到这儿。

朱允熥的声音,突然被一道声音打断。

黄子澄跨前一步,语气锋利如刀!

“三皇孙!”

“你刚才说的前两点,倒也还算站得住脚。+x-k,a¢n+s¢h-u+j_u?n+.~c\o¢m^”

“可这最后一点,实在站不住脚。”

“你可清楚,因着商人贪得无厌,朝廷才将其列为贱籍!”

“你可清楚,商人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甚至暗中勾结外敌,因此,大明限制商人,乃至抑制商业,全是为了江山社稷的长远之计!”

“至于商税,不妨说,是朝廷给予他们的恩惠。”

“不可逼他们走投无路。”

“而事实也表明,即使如此,商人的份量依然微不足道。”

“这两个字,根本不该出现在这金銮殿之上。”

黄子澄停顿了一下,语气如刀刃刮骨。

“现在,照三皇孙的意思,你是要替商人说话?”

“你是要推翻,我大明沿袭至今的国策?”

此话一出。

百官顿时纷纷附和,齐声斥责朱允熥。

“三皇孙,我们也曾是你的先生,你这些日子,功课全荒废了!”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堂堂大明三皇孙,竟在朝堂之上为商人张目!”

“真是闻所未闻!”

众人七嘴八舌地围攻。,p^f′x·s¨s¨..c*o¨m?

朱允熥本就紧张,如今被这一连串质问压得喘不过气。

脸色骤然涨红,怒火中烧,却似无从发泄。

终于。

一位官员忽然开口。

“陛下,臣有话说,三皇孙所提三点,纯属危言耸听!”

“这种说法毫无依据,全是凭空捏造!”

“万万不可信!”

听到这话。

朱允熥终于按捺不住,他猛然大吼。

“这不是捏造!”

“是大哥说的!”

“大明的商税,有人钻了空子!”

少年嘶声怒吼,用尽全力,压过了满殿喧嚣。

见状。

朱允熥满脸通红,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

“你们都闭嘴,允熥,你说清楚……什么叫钻了空子。”

关键时刻,还是老爷子出面了。

朱允熥连忙应声。

“商人虽为贱籍!”

“但商税太轻了!”

“二十税一,甚至三十税一!”

“比田赋还低!”

“皇爷爷本意,应是希望商人带动流通,活跃市场!”

“可如今……”

“这低廉的税制,却被一些世家大族利用。”

“他们养门客。”

“安排这些人去经商。”

“再上下其手,谋取暴利!”

“商人的地位虽低,但只要靠山够硬,日子照样滋润。”

“时间久了,越来越多商人依附于士族门下,像猎犬一样西处搜刮资源。”

“虽是商贾出身,却享受仅次于士族的待遇。”

朱允熥语气逐渐激昂。

“以前朝宋国为例,商税曾是国家财政的顶梁柱。”

“正因为如此,宋国才能积累如此丰厚的财富。”

“可如今,大明的商税在某些声音的推动下,逐年降低。”

“然而,商人的数量却在不断膨胀。”

“长此以往。”

“税收带来的财富,并未流入国库。”

“而是借着朝廷的低税政策,全进了那些人的私囊。”

“因此……”

朱允熥缓缓收声,目光投向坐在上方的老人。

“皇爷爷!”

“第三点,便是那隐藏在表象之下、却极为庞大的商业税源!”

“大哥曾说过……”

“以上三点,如果一首得不到纠正。”

“那么不管朝廷制定多么完善的政策。”

“大明只会越来越穷。”

“而一旦国家财政枯竭。”

“负担就会落到那些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百姓身上。”

“各种苛捐杂税接踵而至。”

“所有的压力,都会集中压在百姓肩头。”

“我大明,就像只靠一条腿走路!”

“而那些蛀虫呢?他们不在乎国家存亡……他们只担心自己捞得不够多!”

“所以,即便有官员真的察觉其中弊病。”

“愿意站出来修补问题的……”

“也是少数。”

“更多的人,因利益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然后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继续欺瞒上位者、压榨百姓。”

“首到有一天……”

“国家财政彻底崩溃,灾难临头。”

“百姓会被逼到卖儿鬻女、家破人亡的地步。”

“失去一切的百姓。”

“就是全天下最可怕的力量!”

说到这儿。

朱允熥忽然望向老爷子。

“皇爷爷,我现在终于明白,那位神医为何要留下这道难题。”

“因为……财政,关系着整个天下。”

“而这,正是我大明正在面对的现实。”

“一旦真的滑向那种境地。”

“那时,大明……”

他双目通红,再次望向群臣。

说出了那个让全场陷入死寂的词。

“将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