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黄子澄”的三鸟齐杀!

“此事非止一石二鸟,实为三鸟齐杀。”</p>

他曾位居庙堂高位,只因在“灾粮事件”中力主开仓济民,实则暗藏私心,意图动摇国策,迫使朝廷放弃北疆防线,撤回铁岭卫。</p>

此外,他还暗中推动数项机密计划,自认天衣无缝,殊不知早已落入监视之中。</p>

太祖皇帝冷眼旁观,任其施展伎俩,一如当年纵容胡惟庸执掌相权,权倾一时。</p>

直到钟山脚下,天子亲揭粮仓,真相大白。</p>

赵茂随即被贬,流放北境苦寒之地。</p>

后来……</p>

他在边军中牧马养畜,形同奴役。</p>

而那个后来顶替他身份的“黄子澄”,竟成了他暗中栽培的后继之人。</p>

命运弄人。</p>

一番密谈之后,三人结盟,各取所需。</p>

黄子澄坦然赴义。</p>

赵茂却选择偷生!</p>

且看——</p>

因莫古暗中布局,赵茂竟悄然顶替其名,化身为“黄子澄”。</p>

凭此身份,他踏入帖木儿汗国,博得重用,步步高升。</p>

此前。</p>

也速迭儿趁夏粮收割之际挥军南下,却被大明火炮轰得溃不成军。</p>

自此一役后,四邻诸国震动不已,人心惶惶。</p>

消息传至帖木儿宫廷。</p>

那位自称“黄子澄”的赵茂,即刻被召返朝。</p>

同行者,还有早前派驻于此的“大王子”等人。.求~书·帮? \更·芯?嶵¨全\</p>

“此计非止一石二鸟,实为一石三鸟!”</p>

帐中众人面露不解。</p>

赵茂轻笑出声。</p>

“哦?你这老者,倒是有趣,且讲来听听。”</p>

他缓缓吸气,心中了然:若回大明,做个空有虚名的礼部尚书,无权无势,还得仰詹徽鼻息,此人年纪尚轻,却居高位,管束六部。</p>

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另择出路。</p>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p>

只是遗憾——</p>

再不能以本名行走天下。</p>

可转念一想。</p>

在大明,赵茂仍是忠良之臣;而真正的黄子澄,反倒背负奸佞之名。</p>

每每思及此处,他不禁唏嘘。</p>

那位曾被称为“六王子”的莫古,如今已形同废人,听闻连饮食都需侍从喂食。</p>

可不可否认。</p>

正是此人当初随意之举,成就了今日局面。</p>

原本不过是一场恶作剧般的安排。</p>

谁料竟成神来之笔?</p>

“大明啊大明,天子啊天子……”</p>

赵茂内心狂喜,“老夫年过六旬,仍有司马懿吞天之志!”</p>

念头既定。</p>

他在军帐之中朗声回应:</p>

“第一只鸟,便是搅乱燕王阵脚。牛羊尸骸散布边境,腥臭弥漫,瘟疫将起,北平必将元气大伤!”</p>

“第二只鸟,则直指大明新政命脉,更是断绝帖木儿后继之力的毒策!”</p>

说到此处。_3?叭/看`书~徃¨ +耕-鑫¢蕞¢全,</p>

也速迭儿额角渗出冷汗。</p>

回想当日。</p>

北平城头炮火如雷,劈面而来,炸得大军灰飞烟灭。</p>

他几乎魂飞魄散。</p>

就连那位出身尊贵的“大王子”,也吓得面色惨白,浑身颤抖。</p>

但也速迭儿终非常人。</p>

他深知——</p>

如此利器若为敌所独有,必成心腹大患。</p>

必须夺之!</p>

于是才有第二次进攻。</p>

不惜代价,不计死伤,只为抢得那新式武器残片!</p><script>chapter_();</script>

最终得手。</p>

虽仅获碎片,威力却远超旧日火炮五四倍。</p>

可惜。</p>

明军戒备森严,毫无破绽可寻,撤离前更将器械彻底焚毁。</p>

他们只能拾取些许残骸而归。</p>

达成目标后,也速迭儿迅速北撤。</p>

旧日蒙元遗留的匠作营中,尚有不少汉人工匠可供驱使。</p>

当年被明君驱逐至北地荒原时,随行的工匠们一路颠沛,却将技艺带到了这片冰寒之地。</p>

这个冬天,也速迭儿决心重振旧业,修复那些残破的营垒与器具。</p>

天意难测,正当他着手筹谋之际,南方再度传来动静。</p>

大明的动作变了。</p>

不再是铁骑奔袭、横扫草原,四处搜寻他的踪迹。</p>

这次,竟是以文制武,以策攻心。</p>

大军所过之处,部族若敢举兵相抗,立刻剿灭,不留余地。</p>

可杀伐之后,却又有粮草分发,帐篷搭建,医者随行,教孩童识字,助牧民定居。</p>

看似温和的手段,实则如细雨渗沙,悄然改变着草原的根基。</p>

也速迭儿并非莽夫。</p>

他目光如鹰,很快察觉其中深意。</p>

正是这份警觉,让他早早向帖木儿汗国求援,这才迎来那位曾效力大明的“黄先生”——如今他倚为臂膀的谋士。</p>

“这毒计,听说出自大明皇长孙之手。”</p>

“若非黄先生点破,我们这些草原之子,怕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沦陷。”</p>

“风雪再烈,我们从不退缩。”</p>

“可暖帐里的火炉,妇人低语的笑容,却能无声瓦解斗志。”</p>

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说起话来却带着几分苍凉的历史回响。</p>

“大辽起于极寒,驰骋万里,疆域横跨南北。可后来呢?终究毁于安逸。”</p>

“大金初兴时,不过十几人持刀立雪,背水一战,竟灭北宋。可最终,也被中原的繁华消磨了血性。”</p>

他猛地拍案,眼中燃起怒火。</p>

“我黄金家族当年,马蹄踏碎山河,四大汗国连成一片,连中原千年正统都纳入囊中!”</p>

“可最后……还不是倒在了那软绵绵的丝绸被褥里?”</p>

他厉声咆哮:“草原男儿,唯有在暴雪中才能觉醒!一旦沉溺温柔,便是对腾格里的背叛!”</p>

“本汗明白这个道理……可那些牧民,为何一个个都忘了祖训?”</p>

“如今那个未曾露面的皇长孙,竟想用这般阴柔之策断我族命脉!”</p>

“此等行径,必遭天地共弃!”</p>

“风雪之灵必将其撕碎!”</p>

声音未落,他忽然嗓音颤抖,眼眶泛红。</p>

“可恨啊……我的风雪之神,走不出草原,踏不进中原!”</p>

赵茂见状,正欲开口安抚。</p>

却见也速迭儿猛然抬头,神色一凛。</p>

“说第三点。”</p>

“大汗英明。”赵茂躬身低语。</p>

“风雪之神虽不能南下。”</p>

“但老夫的谋划,却已深入大明腹地。”</p>

“其三,乱自内生。”</p>

“凡强盛之国,皆非外敌所亡,而是内部崩塌。”</p>

“那位皇长孙至今未现踪影。”</p>

“表面风平浪静,实则皇帝始衰,精力日减,朝中暗流涌动。”</p>

“最致命的破绽,偏偏就藏在其中!”</p>

“朝廷内部风云变幻,局势如蛛网般纠缠,只会愈发难以收拾。”</p>

“北方边关的密报刚到!”</p>

“据说那位皇长孙,早已触怒权贵无数。”</p>

“这一次,老夫所布之局,表面看是围绕燕王所在的北平展开动荡。”</p>

“实则真正的风暴眼,却远在京师——那座大明的心脏之城。”</p>

“就是现在!”</p>

“我们必须抓住时机……”</p>

“联合各方势力,纵横捭阖。”</p>

“广发檄文,召集列国,大军压境!”</p>

“再对大明腹地,施以致命一击!”</p>

赵茂猛然攥紧拳头,眼中寒光闪烁。</p>

“叫它分崩离析,再无回天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