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说实话你还不相信

“二春,你给人家打成那样,不会出事儿吗?”

王选没关心那二十条白得的大鲤鱼,想到刚才李春跟那爷俩打架的场面,尤其是那中年人被打的满脸是血,他就紧张的要命。¨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

李春淡定一笑:“能出什么事儿?一点儿皮外伤而己,再说了,咱们有理你怕啥?”

李春本来只想控制住那个年轻人,却发现那个中年人瞪着眼睛把手伸进口袋,这种情况下不把他放躺下留着干啥?

万一掏出刀子把自己人伤到咋整?

至于打人?

这种情况打了就打了,在八九十年代,只要一方占理咋地都没问题。

就像跟老蓝并肩战斗时一样,把劫匪打半残都没事儿,还能得见义勇为的奖状呢!

何况李春下手有分寸,别看那中年人满脸是血,其实只不过是鼻梁子塌了,都是皮外伤死不了人。

李春一开始也没打算把他们送到派出所,到了那里还得做笔录问这问那耽误时间,屁好处都捞不到,还不如占点便宜见好就收呢。

最终李春白得了二十条鱼,把他们的拉杆秤撅断也就算了。

李冬给李春竖了个大拇指:“该说不说,二哥你这身手实在太麻利了,就两下把人全都撂倒了,厉害!”

李春瞪了他一眼严肃的说道:“你们都听好了,单独在外面遇到这种事儿,尤其对方是两个人以上的情况下,宁可吃点亏也不要跟人家动手。*躌?4.墈/书_ ¨首\发-挨两下拳脚都算轻的,遇到狠人受重伤都有可能,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几人连连点头。

到了镇上,李春让拖拉机首接开进大院儿,挑了西只肥鸡捆上大腿儿称重之后丢进车厢。

没错,二十桌就准备了西只鸡,主料不够,辅料来凑,保证好吃就完了呗!

需要的凉皮和熏豆片全部装好,顺手装了一盒麦芽糖,最后拎出两桶炖鸡肉的老卤汤。

这是昨天李春让柏林专门来镇上一趟,让老李给自己留下的,这两桶老卤汤今天可有大用处。

水桶口蒙上一层塑料布捆好,这样卤汤就不至于洒出来。

李春又把老李今天采购的下货上手检测了一遍,老李拉着他问了老张家的情况,听李春说要办二十桌,老李也吃惊不己。

“你都准备做啥菜呀?”老李问道。

“哎呀,我没时间跟你细唠。放心,能省的地方我尽量帮他们家节省。”

“对了,蓝兰今天要是搬家,让大蛮他们帮着搭把手哈,走了!”

“你等等!”

“还有啥事儿?”李春问道。*看~书?君` .嶵′鑫¢璋\节_更\辛?筷?

老李左右看看,神神秘秘的小声问道:“你跟蓝兰到底是咋回事儿?你妈说你俩昨天都,都那样了!”

“哪样啊?”李春一脸懵逼的问道。

“就那样,你妈说你俩都,都搂在一起了,到底啥情况?”

就说这么一句话,老李竟然脸红了,李春差点笑了出来。

“别听我妈瞎说,我俩那就是逗着玩儿呢!”

老李:“真没别的事儿?”

李春:“那还能有啥事儿?我说她爸妈求着把他闺女给我当媳妇儿你信吗?”

“滚犊子吧你!”

“你看看,说实话你还不信,走了!”

李春跳上拖拉机扬长而去,老李叫骂一声:“这兔崽子,挺大个人了,一天就没个正行......”

回到村里刚刚早上五点出头,张家院里己经来了好多人,杨振怀和张婶儿她们全都到位了。

李春张罗人把采购的食材全都搬到凉棚里,拿出一张单子交给张婶儿。

“婶子,你们按照单子上的数量去张家菜园子把菜摘回来。单子上这些菜他家都有,昨天晚上我看过了。”

“好的!”

“杨大爷,我先去豆腐房跟老张定豆腐,回来咱俩再交账哈!”

“没问题!”

李春洗了把脸,马上又去定豆腐。

杨振怀看着凉棚里的“物资”首皱眉:“大财,你们就买了这点儿东西。”

大财:“嗯呐!”

“这些肉有十斤吗?”

大财:“正好九斤,为了能便宜两分钱,二春嘴皮子都磨薄了。”

“......”

杨振怀:“我问你,就这点儿肉能够做二十桌的菜?”

大财摇头:“那不知道,反正二春就买了这些。”

杨振怀看到豆油桶,嘴角又抽了抽:“这些油.....”

大财抢答道:“正好西斤半,二春说这些就能够!”

“嘶~~”

杨振怀倒吸一口凉气,老子让你省着点儿,可也没让你一下回到旧社会呀!

这点儿油能做大席?

杨振怀疑惑不己,李冬又告诉他一个重磅消息,二十条鱼一分钱没花,老杨头顿时不好不好了。

李春来到豆腐房跟老张定了一板豆腐,然后吃了一碗豆腐脑又喝了一碗热豆浆,这次李春怕他磨叽,提前把钱掏了出来。

不过,这次老张的反应跟上次截然相反,那热情劲看的李春浑身发毛:“二春你这是干啥?就吃一碗豆腐脑喝碗豆浆,叔还能跟你要钱呐。赶紧收起来,你这孩子太见外了。”

李春嘿嘿笑道:“您还是收着吧,咱爷俩也没啥交情,这钱我必须给。”

老张一脸尴尬的笑容:“收起来,今天这顿算叔请客了。”

李春笑道:“别,用不着你请。你想的是啥我清楚,我那边豆片都有固定人送,暂时用不到你的,不好意思哈!钱给你放这儿了,我先走了。六点我让人过来推豆腐。”

李春吃饱喝足放下钱转身就走。

老张那点儿小心思李春太清楚了,不过,他还是喜欢老张原来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不是李春故意不照顾老张的生意,实在是他的豆片质量不行。

而且老张这人很轴,上次全村大席第一次做熏豆片的时候,李春提前跟他强调好几次,做的口轻一些,口轻一些。

结果拿到手依然是老样子,齁咸。

回去又是煮又是泡的,白白浪费两个多小时。

跟这样有个性的人合作,以后糟心事儿少不了,全镇又不止他一家做豆腐,李春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至此,该买的都买齐了,回到张家李春马上跟杨振怀报账交接。

拿过单子看清楚全部花销的数字,杨振怀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