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这事儿你办的对

李春原以为刘大头要明天再把金子拿过来,没想到这家伙出去不到五分钟就背着一只破麻袋折返回来。′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

半小时后两人友好的达成交易,李春把李冬叫过来,让他骑三轮车送刘大头去东站。

回到屋里李春又把收来的物品仔细检查一遍,笑的下巴颏子差点儿抽筋。

李春一共在刘大头这里收获小黄鱼九根,金镯子两只,翡翠镯子一只,金镏子六只。

其中有两只男式金戒指上面镶嵌着小指肚大小的绿色和蓝色石头,相当漂亮。

两百二十块袁大头也全部归属李春。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三样惊喜,第一样是装这些首饰的木盒子,如果李春没看错的话,盒子的材质应该是黄花梨。

因为后世张斌找了块儿黄花梨的料子给他们二人各车了一串手串,纹路跟这只盒子的纹路极为相似。

盒子里还有五十张刘大头看不上,认为己经作废的纸币,所以好心把这些纸币当搭头免费赠送给了李春。

这些纸币李春认识,之前还找大姐张云洁想要兑换一些,可惜始终未能如愿,没想到今天白得了五十张,这些纸币就是二套大白边。

不过,今天给李春最大的惊喜都不是这些,而是压箱底的一只老旧信封,信封里面就只有两张纸。·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

奇怪的是,这两张纸并不是信件,而是两款白酒的酿造配方。

李春虽然不知道这两个配方厉不厉害,可想到能被刘地主家保留起来,而且还是跟金银首饰保存在一起的,估计也差不到哪去。

欣赏了好一会儿,李春才恋恋不舍把东西全部收起来抱回正房锁到炕琴里,回到厨房继续干活儿。

“老二,刚才那是哪儿的人?”老李问道。

“外县的!”

“他专门从外县来找你做席?”老李惊讶的问道。

李春:“不是,我被那孙子给忽悠了,在外面说是请我做席,到了屋里一问才知道,是想我去他家收活鸡。磨叽了好一会儿才拉倒,我看他穿的太少,让冬子跑一趟骑三轮车送他去东站坐火车。”

“买卖不成仁义在,咱不能让别人挑出毛病你说是不?”

老李点点头:“这事儿你办的对,没毛病!”

十点半李冬回来,告诉李春己经安全把刘大头送到东站。

至此,两人算是彻底了断。

李春也没问刘大头是不是他的真名,是不是都无所谓,出了自家大门概不认账。/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

大白馒头出锅,李春装了十二个。

红烧肉炖的贼烂糊,连汤带肉装了两饭盒。

酸菜也是两饭盒,另外还装了一些荤油,和二斤油糕。

李春把东西全部装好,骑上三轮车回村看望赵老太。

赵老太的男人西十岁出头人就没了,前后有过一儿一女也早年夭折,村民们都说这老太太命太硬,杠杠硬那种。

早些年还有人说她克夫克子的,可老太太也不是善茬子,堵门骂大街好几次,随后那些声音才彻底消失。

要是有人认为老太太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日子肯定不好过,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庄头营村里,羡慕老太太的大有人在。

三大间土坯房人家住一个屋,空着两个屋。

土地由大队出面交给其他村民种,只要保证老太太的粮食够吃就行。

砖厂分红的钱别人家是一大家子花,老太太家则是她自己独享,要是核算村里人均鸡滴屁,老太太名列前茅,只落后于那两个万元户而己。

李春刚进院儿,老太太就拄着拐棍笑呵呵迎了出来。

“赵奶,饿了吧!”李春扶住老太太说道。

“不饿,就是馋肉,都馋好些日子了。今早起来枕头上都是哈喇子!”

“哈哈哈~~我给您带来了,还热乎着呢。我扶您进屋现在就吃。”

老太太笑弯了眼:“那敢情好!这些都是啥呀?”

“都是给您带的好吃的,我妈给您蒸的馒头,刚出锅的。这是我丈母娘打的油糕,也是刚做出来的。我还给您炖了一锅酸菜,您留着慢

慢吃!”

老太太顿了一下,指了指隔壁院子说道:“我就给那孙子一块钱,你拿这些过来不是亏了吗?”

李春:“什么亏不亏的,这是我应该孝敬您的。小的时候路过您家,您就烙了两张大饼,结果全都被我造了,那样说您不也亏了吗?”

“赵奶,咱不说那个,只要您爱吃就行。外面冷,咱先回屋再唠。”

李春把老太太扶上炕,把红烧肉,酸菜,大白馒头一一取了出来,拿来碗筷请她品尝。

别看老太太岁数大,但是手一点儿都不抖,稳稳的夹起一块儿五花肉放到嘴里,五花肉炖的相当烂糊,一口下去满嘴油,老太太满脸陶醉。

“唔~小儿,你炖的肉太好吃了,比你爸和你爷爷炖的都好吃,今天奶奶可算解馋了,真香啊!”

“赵奶,好吃也不能吃太多哈,腻到就不好了。饭盒我给您留下,想吃的时候您挖一点儿放锅里热一下就行。”

“好,好!你妈蒸的馒头也好吃,真喧腾!”

“您爱吃就好!”

“小儿,奶奶以后要是再馋肉了咋办?”

“赵奶,您也别找人给我捎信了,往后有时间我就给您送过来。就算再忙,一个礼拜我至少来一次,您敞开吃!”李春说道。

老太太微笑着点点头:“那敢情好。奶不让你白来,奶给钱!”

“别!你可别给我钱,我要是敢要您的钱,我妈非打死我不可。我现在比您有钱,您这小饭量可吃不穷我。”

老太太伸出筷子指着李春笑道:“比你爸会说话。我这人实诚,你要是这样说,那奶奶可就当真了哈!”

“这不就是真事儿吗?”

“好,好!”

“赵奶,院子里的雪是谁给您清的?”

“隔壁那孙子,他们两口子跟你一样仁义,每天早起都要过来看一眼,就算老婆子挺了也能及时发现,至不济也比王老坏那个坏种强。”

老太太吃了小半个馒头就饱了,放下筷子说道:“小儿,奶跟你商量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