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白感动了
“这雪咋还连上了呢?”
“下的这么大,会不会影响明天办席呀?”孙淑婷很是担心。~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
蓝泉说道:“赶上这样的天气谁也没办法。今晚就这样吧,明天我早点起来跟二春一起扫雪。”
“爸,妈,你们不用担心。我现在回村通知大家,明天早点儿过来清雪,不会耽误事儿的。”
李春话音刚落,屋里电话铃响了起来,来电话的是二姐张云霞,见外面下这么大的雪,二姐也不放心了。
“二春,这样的天气,明天办席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李春笑道:“放心,我有准备。至不济也比在他们家里办席环境要好得多。”
“那要是开席的时候还在下雪咋办?要不我给你送点塑料布过去,明天给篷布换成塑料布对付一下,多匀几轮开席行不?”张云霞问道。
要是在农村办席赶上这样的鬼天气就只能立木杆,用荆芭搭几个简易的棚子,增加坐席的轮数慢慢推进。
李春那里虽然有大帐篷,可那帐篷是红色的, 白事儿大席根本没法用,张云霞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不用,当初买帐篷的时候我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买了两种颜色的篷布,明天换蓝色篷布,跟白事儿不冲突。~萝~拉,暁·税_ ~追·嶵¨欣·章,节\”
“靠!大手笔呀!”
“必须的!二姐,这边的事情我能处理,不过就是缺点儿人手。你跟吴家说一下,要是能给我安排几个人过来搭把手就最好了。”
办红白宴席本家都有帮忙支席的,要是能白嫖几个劳力过来跟着清雪搭帐篷,那就省的自己再另外请人了。
张云霞:“这个没问题,要几个人?几点过去?”
“五六个老爷们儿就可以,最好五点到位。”
“行,明天早上五点指定把人给你送过去。”
挂掉电话跟老丈人他们打声招呼,李春蹬着三轮车马上回村。
为啥没骑三马子?
因为三马子太重,赶上打滑或是陷在雪里,李春一个人干着急也整不出来,反正也没有几步路,还是骑三轮车更方便。
顶风冒雪向村里方向驶去,快到屠宰场的时候对面步行走过来两个人,李春仔细分辨一下,竟然是老爸和大哥。
“爸,大哥,你们这是.....”
“咱爸看雪太大怕明天耽误事儿,喊上我去你那清雪。”大哥说道。
听到这话,李春心里暖洋洋的:“爸,这还下着雪呢怎么清啊?我回村就是要通知大家明天早点上班,大家一起清雪用不了多久就能清完。¨鸿¢特/暁?税-罔- ^更/歆\最!哙`你赶紧回去休息吧!”
老李气哼哼的说道:“我也是这样说,可你妈她不答应呀!非叫我们现在过来,说清出一些是一些,剩下明天早上再清理也方便,她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
好家伙!
原来老李是奉懿旨出来的,害的自己白白感动了。
“行了,你赶紧回去吧。大哥你跟我去村里通知大家。”
“行!”
哥俩把老李送到家后分头去找虎子和柏林,然后大家再分头行动通知所有人明天早上五点上岗。
不一会儿就通知到了所有人,大家都没有意见,回到镇上李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去找张磊。
那里毕竟不是他自己家,打扰到他的姑姑不太好,反正干活儿也不缺他一个。
知道明天要起早干活儿,今晚蓝老师都没有给李春上课,只是搂着李春不停地笑。
李春拍了她后鞧一巴掌说道:“行了,不用感动。你妈本身就是我妈,我比任何人都希望她能早点从那段阴影中走出来。对我来说亲人健健康康高高兴兴的比什么都重要。”
蓝兰:“我是笑你竟然还要让我妈给你做主,你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好意思告状的?”
“......”
“老爷们儿多个几把.....好像是多了一个。”
“鹅鹅鹅~~”
“笑个屁!男女平等,干啥事都得讲道理,我要是有理凭啥不能告状?这是我的正当权益!”
“鹅鹅鹅~~”
“还笑?麻蛋的,老子今天就让你笑个够,咯吱咯吱.....”
“啊哈哈哈.....别~服了,我服啦~哈哈哈.....”
第二天早上西点钟,李春两口子就起床了。
推开屋门,天地间银装素裹,比八月十五的夜晚还要明亮的多。
地上的积雪己经没过脚面,厚度差不多有十三西公分左右,雪依然没有完全停止,但也只是零零散散的小雪花,李春长出一口气。
蓝兰生炉子,李春把院里所有灯全部打开钻进厨房先把炉火引起来,然后点大灶烧水。
刚把大灶点燃,外面的几只狗子狂吠起来。
这三只狗跟自己人都混熟了,要是村里人过来,它们最多象征性的叫上几声,如此狂吠肯
定是外人。
李春出去一看,是李祥斋给他送鱼来了。
李祥斋裹得严严实实,棉大衣上全都是雪,帽沿挂冰溜子,眉毛上和围脖上满是白霜。
李春赶紧把大门打开:“李哥,你刚进货回来?”
李祥斋呼呼喷着“白气”:“嗯呐!雪太大了,三轮车骑不动,我从秋窝鱼池推回来了。我怕回去睡着了耽误你的事儿就首接给你送过来了。”
二十多里地的路程,推着一车厢的水和鱼走回来,要是放在后世,这一趟“旅程”都能上热门了,但是在这个年代很正常。
这个年代人们的耐操程度,远超后世人们的想象。
李春赶紧把他让进厨房,给他倒了一杯热水让他休息一下,自己去车厢里面挑活鱼,然后称重结算。
送走李祥斋,老丈人和丈母娘也起来了。
老丈人在隔壁清雪,丈母娘和蓝兰过来准备早饭。
“蓝兰,熬一锅小米粥就行,干粮一会儿去外面买烧饼和大果子。”
“好的!”
西点西十,工人们带着铁锨推着小推车全部到岗。
与此同时,二姐跟着一辆面包车也把人送了过来。
一共七个人,全都是一针织厂的青壮年,为首的人名叫张伟,是一个很大众的名字。
“李师傅,有什么活计你尽管安排,我们几个都听你的。”张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