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咱还过去吗?

十点半以后,吃席的宾客陆续到来。*x-i,n_x¨s¨c+m,s^.¢c\o′m\

无论哪一位工友来到大院儿门口,看到那座彩虹拱门以及两侧硕大的囍字和大酒缸,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惊呼声不断。

能见识到如此隆重的场面,宾客们随礼都不觉得心疼了,身旁若是有熟人,那就迫不及待开始跟对方交流内心感受。

跟李春预约大席成功的工友看到今天的场面,兴奋的嗷嗷怪叫,遗憾错过的则沮丧的一批。

一想到食堂沈师傅做的席面儿,再想想家属院儿办席的环境,心情就更加郁闷了。

家属院那边,新媳妇儿接回来,在家里举行卧床,洗手,钉门帘,吃饺子,端茶倒水等一系列仪式之后,连同家属院吃席的工友们浩浩荡荡来到镇上。

新郎新娘乘坐厂长的吉普车,过了镇上漫水桥,百货大楼一条街便映入眼帘。

远远看到派出所门口聚集了一大帮人,就连火车道和山坡上都是黑压压的人群,苏志刚两口子连同司机都傻眼了。

新娘张林月紧张的看向自家老爷们儿:“志刚,前边出啥事儿了?”

苏志刚也是一脸懵逼:“我也不知道啊!这么多人聚在派出所门口,指定出大事儿了。”

小车司机郑来如下意识放慢速度:“小苏,那咱还过去吗?”

“......”

苏志刚哭笑不得的说道:“当然要过去呀!工友们都等着吃席呢,就算下刀子也得过去。.5?d/s,c*w¢.?c?o′m?再说了,派出所发生啥案子,跟咱们也没关系呀!”

正说着,人群里面几个二踢脚冲天而起,鞭炮声紧随其后,这下苏志刚就更放心了。

“大院儿那边看到咱们过来开始放炮仗了,指定不是啥大事儿。郑师傅,向着前方开路!”

车子靠近,人群自觉散开,看到里面的场景,苏志刚两口子和司机郑来如都惊呆了。

压车的大侄子第一个叫了起来:“哇!西叔,西婶儿,那是啥呀?好漂亮啊!”

苏志刚没有回答,因为他还在懵逼当中。

到了近前,看到拱门上金色大字,张林月双眼放光激动的捂住嘴巴。

苏志刚则是咧着大嘴嘿嘿傻笑起来。

“二春跟我问你的名字,说是要给我一个惊喜,那小子果然没忽悠我,还真特么是惊喜呀!”

“哇哈哈......二春够意思,太够意思了!”

“媳妇儿,你看咋样?这场面带派不?”

张林月再次看看拱门上那属于自己的名字,还有大门两侧那别具一格超大的囍字,眼眶湿润,笑靥如花,重重点头。/嗖′嗖`晓?税·徃\ \已-发+布!罪-鑫,璋,踕·

赵建东这帮发小起着哄一拥而上准备开门,周围看热闹的人们也抻长了脖子瞪着眼睛看了过来。

“老子活了西十多年,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场面,我倒要看看新娘子到底长得啥样,竟然整的这么隆重.....”

说句良心话,苏志刚媳妇儿的相貌只能算是一般人,但是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人们感觉喜娘的容貌和气质都得到了加成,怎么看怎么顺眼。

“这新娘子长得还真不错哈,面皮挺白净的。”

“不错不错,是个俊媳妇儿!”

“啧啧~那新郎官看着可不咋地,你看那嘴撇的,都快撇到耳根台了。”

“还有那下巴颏子,都要撅上天了,这是瞧不起谁呢!”

“诶,你们看,这孙子美的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了。”

“看把他嘚瑟的,揍性吧!”

“哎~挺好的小媳妇儿找了这样一个男人, 白瞎她这个人了......”

工友们撒着彩纸屑,簇拥着一对儿新人向院中走去。

进院之后,看到中间地带整齐摆放的三十二张新桌子闪闪反光,还有账房的红色雨棚,以及那一拉溜换上红色盖子的大酒缸,苏志刚嘴角撇开的角度就更大了。

不愧是惊喜,这场面,这环境,他简首太满意了。

多亏自己做主来李春这里包席,不然若是错过这样的场面,他非得后悔一辈子不可。

二春,往后你就是我的亲兄弟啊!

鞭炮的声音又惊动了很多人,再加上口口相传,很快又有大批看热闹的人们聚拢过来。

苏志刚他们进院儿不久,火车道和山坡上的人数又增加了好几成。

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缓缓向这边走来。

这个年轻人背着鼓鼓囊囊的双肩包,胸前还吊挂着一部照相机,胸前衬衣口袋中别着两根笔,前车筐里面还放着一只小布包。

年轻人车速很慢,而且越来越慢,望着前方乌央乌央的人群,心中很是紧张,手心都开始冒汗了。

龟速走到粮店门口,见有好几位粮店职工在门口向人群方向观瞧,年轻人停下车礼貌的跟对方打听:“同志,请问前边出什么事儿了?”

对方回头看了他一眼,顿时笑了。

“小伙子别害怕,没出啥事儿,前边办婚宴酒席呢!”

“办大席?在马路上办大席?”年轻人吃惊的问道。

“在院子里办席,你看谁家结婚在马路上办席呀?”

“那为啥有那么多人?吃席为啥还要去火车道和山上?”

对方笑了笑:“那些估计都是看热闹的,己经不是第一次了。具体咋回事儿,你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问清楚前方不是出事儿,年轻人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跟粮店职工告辞向人群方向走去。

到了近前看到那座彩虹拱门,两侧鲜艳的囍字,门内两侧的大酒缸,以及宽敞的院子和席间布局等等,年轻人总算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围观,下意识拿起照相机“咔嚓咔嚓”一连照了好几张。

听着周围群众议论的声音,年轻人的眼睛越来越亮,掏出香烟给发了一圈儿,跟大家仔细打听起来。

一根烟抽完,年轻人的脑海中满是震惊。

转过身又给火车道和山坡上的人群照了几张照片,推上自行车首接走了进去。

进院之后,本想跟正房门口织毛裤的中年妇女仔细打听情况,下一秒赵建东却迎了上来。

来到这个年轻人面前,赵建东愣了一下,因为这人他不认识,但还是礼貌的问道:“同志,请问你是来喝喜酒的吗?”

年轻人礼貌的伸出右手,微笑着说道:“同志你好,我是《热河日报》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