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小人范金有

喀秋莎的心彻底安定下来,脸上恢复了往日的红润与笑容,全身心地投入到养胎和新的生活中。+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

凭借在苏联打下的坚实工业技术基础和掌握的先进钢材加工知识,喀秋莎在征得韩卫民同意后,开始介入红星轧钢厂的技术革新工作。

起初,厂里的一些老师傅见这位年轻的“洋夫人”要来指导工作,心里还颇有些不以为然。

但喀秋莎毫无架子,换上工装,深入车间,用流利的中文结合实际操作,耐心讲解新的轧辊热处理工艺、合金配比优化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不到半年,红星轧钢厂的产品在一次工业部的质量抽检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高度评价。

不久后,工业部的表彰文件下达,红星轧钢厂被评为“技术革新先进单位”,而作为副厂长,主导并全力支持这次技术革新的韩卫民,自然也成为了焦点,被授予了“工业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厂里开了表彰大会,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韩卫民在台上接过奖状,台下掌声雷动。

喀秋莎因为临近产期,没有到场,但韩卫民在发言中特意提到了她的贡献,赢得了更热烈的掌声。

然而,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韩卫民的风头太劲,加上他特殊的家庭情况,早已引得一些人暗中眼红。

这其中,就包括前门街道办的干部范金有。

范金有三十多岁,梳着油光水滑的分头,自诩精明能干,在街道办也算是个有点权力的人物。

他早就看上了绸缎铺那个风情万种、家底丰厚的老板娘陈雪茹,几次三番献殷勤,觉得以自己的身份,拿下一个小老板娘还不是手到擒来?

没承想,陈雪茹对他总是若即若离,客气中带着疏远。

后来他才知道,陈雪茹的心早就系在了那个韩卫民身上,竟然也不明不白地跟了韩卫民,成了他那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个消息对范金有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不敢明着招惹韩卫民,毕竟韩卫民是轧钢厂的副厂长,地位比他这个街道干部高,人脉也广。

范金有暗中收集材料,主要是关于韩卫民学历背景与其技术成果不匹配的“疑点”,并刻意将喀秋莎的技术贡献与“不明来源”、“可能涉及国家机密”等模糊却敏感的词汇联系起来。

准备妥当后,范金有以一封措辞严谨、看似出于公心、担忧国家利益受损的匿名举报信,将材料递交给了区工业局和市纪委。.\?看?*|书o<>屋¨d\小·\说(网@_ x?已°±&发\?¢布?最1d新?]章±|o节~±?

这封信,果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

韩卫民正在轧钢厂办公室主持会议,商讨下一步扩大产能的计划。会议室的门被敲响了。

厂办主任推开门,脸色有些紧张地说道。

“韩厂长,外面有几位同志找您。”

韩卫民镇定地对与会人员说道。

“大家先讨论一下刚才的方案,我出去一下。”

他起身走到门口,为首的那名男子掏出证件,在他面前一亮,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

“韩卫民同志,我们是工业局联合调查组的。有一些关于红星轧钢厂技术引进和应用的问题,需要你跟我们回去协助调查。这是相关文件。”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愕地看着门口。

韩卫民面色平静,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下,内容果然指向技术来源问题。他心中了然,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点了点头,沉稳地说道。

“好的,我配合组织调查。”

他回头对一脸担忧的厂办主任交代道。

“老张,厂里的工作暂时由李副厂长主持,按计划进行,不要受影响。”

灵境胡同,秦淮茹、乔兰正陪着大肚便便的喀秋莎在院子里晒太阳,陈雪茹也在,正拿着新到的绸缎样子给她们看。

何雨水急匆匆地从外面跑进来,脸都白了,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

“不好了!不好了!卫民哥……卫民哥他被上面来的人带走了!”

“什么?”

秦淮茹手里的针线篮“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乔兰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

陈雪茹手里的绸缎“刺啦”一声被攥紧,好看的柳眉瞬间拧紧。

喀秋莎更是浑身一颤,捂住了肚子,脸上血色尽褪,失声道。

“怎么回事?为什么带走卫民?”

何雨水带着哭腔说道。

“我也不知道具体为啥,就听厂里人说,是工业局的人,说什么……技术问题,要调查!”

陈雪茹最先冷静下来,她深吸一口气,说道。

“大家都别慌!慌解决不了问题。”

院子里顿时忙碌起来,但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e′z′小?说·网. .免+费-阅,读-喀秋莎紧紧抓住秦淮茹的手,声音带着颤抖,说道。

“秦姐,是不是……是不是因为我?那些技术……是我教给厂里的……是我连累了卫民……”

秦淮茹虽然心里也怕得厉害,但还是强作镇定,安慰道。

“喀秋莎,别瞎想!你是为了厂子好,卫民也是为了厂子好。肯定是有什么误会,或者是小人作怪!卫民行得正坐得端,不会有事的。”

话虽如此,但“被带走调查”这几个字,在这个年代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一股巨大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陈雪茹动打听到了一些眉目。

“范金有!”

陈雪茹咬着银牙,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肯定是他!这个小人!追求我不成,就把账算在卫民头上!”

她立刻把这个消息带回了家。姐妹们又是气愤又是担忧。

乔兰急得直跺脚,说道。

“这个挨千刀的范金有!怎么能这么污蔑人!咱们得去告他!”

何雨水也红着眼睛说道。

“对!我们去街道办,去区政府,说清楚!卫民哥是清白的!”

陈雪茹相对冷静,她摇了摇头说道。

“没用的。现在卫民在接受调查,我们贸然去闹,反而显得我们心虚,干扰调查。而且范金有是匿名举报,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他。”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干等着吗?”

乔兰焦急地说道。

秦淮茹搂着默默垂泪的喀秋莎,抬起头,眼中虽然也有泪光,却带着一种平和的坚定,说道。

“雪茹说得对,我们不能乱。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家里,不能让这个家散了。

喀秋莎抬起头,泪眼婆娑却坚定地说道。

“是的,那些技术是我带来的。都是毛子国内已经公开或者应用于民用工业的技术,我可以列出所有的技术资料出处,有些是我父亲……格里斯将军以前给我找的学习资料里的,有些是我在工厂实习时学到的,绝对不涉及任何国家机密!如果需要,我可以写材料,我可以去跟调查组的人说清楚!”

她的中文因为激动有些磕绊,但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晰。

陈雪茹眼睛一亮,说道。

“对!这是个办法!喀秋莎,你尽快把你能想到的技术来源、资料证明都写下来,越详细越好。这可能是帮卫民澄清的关键!”

与此同时,在调查组的临时谈话室里,韩卫民正面对着的几名干部的询问,气氛严肃而凝重。

为首的调查组组长姓王,他沉声问道。

“韩卫民同志,请你详细说明一下,红星轧钢厂近期应用的,并获得工业部表彰的新型轧钢和热处理技术,具体来源是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并掌握这些技术的?据我们了解,你的档案显示,你并没有相关的专业学习经历。”

韩卫民坐姿端正,神情坦然,回答道。

“王组长,各位同志。我确实没有系统的院校工业技术学习背景。厂里应用的这些新技术,主要来源于我的家人,喀秋莎同志。”

“喀秋莎同志?就是那位毛子国籍的女同志?”

王组长追问道。

“她并非我国正式引进的技术专家,她的技术知识是如何传递给轧钢厂的?这个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使用乃至泄露可能涉及敏感技术信息的行为?”

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韩卫民不慌不忙,从容应对道。

“王组长,喀秋莎虽然是我的家人,但她同样是一位热爱中国、希望为中国建设出力的国际友人。她所掌握的技术,都是苏联民用工业领域的成熟公开技术,或者是在她个人学习、工作经历中积累的非保密性知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她将这些知识用于帮助轧钢厂进行技术改造,完全是出于公心,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钢铁产品的质量。这一点,轧钢厂的广大工友和技术员都可以作证。至于程序问题,作为副厂长,我承认在引进和应用过程中,对于某些报备流程可能存在认识不足、执行不够规范的地方,这是我的责任。但我以党性保证,绝不存在任何窃取、泄露国家机密或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效果,厂里都有详细记录,也欢迎组织随时核查。”

几天后,喀秋莎整理好的厚厚一沓技术说明材料,辗转递到了调查组一位比较公正的成员手中。

材料里详细列举了各项技术的公开来源、参考资料名称甚至部分原文影印件,逻辑清晰,证据有力。

同时,李云龙也得知了韩卫民被调查的消息。这位老将军脾气火爆,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市里一位老战友那里,嗓门震天响地说道。

“他娘的!老子用脑袋担保,韩卫民绝不会有问题!那些技术是人家媳妇带来的嫁妆!怎么着?还不许人家有点压箱底的本事了?我看就是有些小人眼红!你们查归查,可不能冤枉了好同志!”

多方因素作用下,调查组内部经过反复讨论和核实,最终认定:韩卫民在推动技术革新、提升产品质量的成绩应予肯定。

至于匿名举报中所称的“技术来路不明”、“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等指控,查无实据。

半个月后,韩卫民回到了灵境胡同。

韩卫民看着这一张张担忧、期盼、喜悦交织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张开双臂,将离他最近的喀秋莎和秦淮茹轻轻揽住,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说道。

“没事了,我回来了。让你们担心了。”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听韩卫民简单讲了讲调查的经过和结果。

当听到最终结论是虚惊一场,只是程序问题需要整改时,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陈雪茹冷哼一声,说道。

“肯定是范金有那个小人搞的鬼!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韩卫民摆了摆手,神色平静地说道。

“雪茹,这件事到此为止。组织上已经有了结论,我们再揪着不放,反而显得我们气量小。范金有这种人,心思不正,迟早会栽在自己的跟头上。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他看向喀秋莎,温柔地说道。

“这次多亏了喀秋莎准备的那些材料,帮了大忙。”

喀秋莎羞涩地低下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安心。

秦淮茹给韩卫民夹了一筷子菜,心疼地说道。

“在里面肯定没吃好,快多吃点补补。”

乔兰也笑着说道。

“就是,回来了就好!咱们这个家,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几天后,轧钢厂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级领导宣读了调查结论,肯定了韩卫民的成绩。

至于范金有,听说调查结果后,悻悻了好一阵子,生怕韩卫民或者陈雪茹来找他算账。

但韩家那边始终风平浪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这让他更加憋闷,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暂时收敛起那些小心思。

日子再次恢复了平静,但又似乎有些不同。韩卫民更加忙碌于厂里的工作,着力构建规范的技术管理和引进体系。

喀秋莎的产期越来越近,整个韩家都沉浸在期待新生命降临的喜悦之中。

夏末的一个傍晚,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灵境胡同里突然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

“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