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可能的地点:三个选项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日的香港,已彻底沦为被炮火犁过的人间炼狱。比奇中蚊罔 吾错内容日军炮弹如同死神的镰刀,反复收割着城市残存的生命力。自来水系统瘫痪,电力供应时断时续,街头巷尾堆积着瓦砾与来不及收殓的尸骸,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与尸体腐败的甜腻恶臭。昔日繁华的“东方之珠”,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与在夹缝中挣扎求生的蝼蚁。
黛与“账房”最新的联络点,设在一处已被炮火掀掉半边的仓库地下室里。这里潮湿、阴冷,仅靠一盏依靠汽车蓄电池点亮的孤灯提供照明。~x+i_a.o^s¢h¢u^o/c,m-s?.*n.e¢t′雨水混合着渗漏的泥浆,沿着破损的阶梯缓缓流淌,发出令人烦躁的滴答声。地图铺在一块摇摇欲坠的木板上,“账房”的手指,带着一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冷静,点在已被红圈锁定的“十二月四日至七日”这个时间范围上。
“时间窗口已经狭窄,”“账房”的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里显得异常清晰,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现在,我们必须像考古学家一样,从废墟中挖掘出那个确切的‘遗址’——周景明与‘布朗先生’签署密约的具体地点。3疤看书徃 首发”
他环顾四周,仿佛在凝视着整个战火纷飞的香港:“战争爆发前的最后几天,殖民政府机能瘫痪,社会秩序濒临崩溃。常规的、安全的会面场所变得极不可靠。选择哪里,既能保证绝对的隐秘,又能符合周景明身份地位带来的行为逻辑,同时还能让‘布朗先生’(即‘账房’自己)感到足够的掌控力?这需要逆向重构他们当时的处境与心态。”
经过对周景明生活习惯、社交网络、资产分布以及“账房”自身行动轨迹的反复推演,三个最有可能的地点选项,被逐一列出,进行冷酷的剖析。
选项一:山顶卢吉道某隐秘别墅。
选项二:中环某会员制俱乐部(如香港会或上海银行俱乐部)。
选项三:南区深水湾或浅水湾的私人游艇会。
“账房”和黛从不同角度对这三个选项进行审视。
他的手指,最终缓缓地点在了地图上,南区那片蔚蓝海域旁的游艇会标志上。
“这里的可能性,最高。”
黛凝视着那个被点中的坐标,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密约在海浪颠簸中被签署时,所承载的绝望、贪婪与孤注一掷。地点,如同拼图的最后一块,一旦嵌入,那段隐秘的历史便将清晰地浮现出来。然而,确认它,还需要最后的、决定性的证据。他们的目光,同时投向了窗外那片被战火与浓烟笼罩的、未知的南方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