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上钩了

  江河找到张起航,一脸的兴奋:“张总,好消息,老毛子果然上钩了,那个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开始悄咪咪的跟我打听咱们的电喷系统、ABs系统的情况,尤其是报价!”

  “太好了!”

  张起航闻言,也是一脸的喜色:“这么说来,老毛子对咱们的这些产品确实很感兴趣?”

  “看的出来,老毛子对这些东西很心动,”江河连连点头,说道:“您是不知道,我悄咪咪的跟这个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打听了一下情况,真是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连西门子这种二线的汽车电子企业,给他们的报价都超级离谱……您猜猜一套电喷系统,西门子给伏尔加汽车厂的报价是多少?”

  张起航向江河确认道:“全套的电喷系统?”

  “对。”

  “那……”张起航琢磨了一下,说道:“以我对这些欧洲企业的了解,差不多要250美元?”

  “还不止,要265美元,而且合同要签5年,每年的订购量不低于10万套,博世那边的合同更狠,不但每套电喷系统的价格要285美元,而且合同必须要10年起,并且每年的订购量不低于20万套,同时还要捆绑每年10万套的ABs+eBd……”

  说到这里,江河一脸的感慨,看着张起航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什么叫高瞻远瞩?这才叫高瞻远瞩!

  当初张总坚持要上马自己的汽车电子部门的时候,一开始还有很多同志想不通,觉得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而现代商业的本质就是大家各司其职、自己干好自己的分工就好了,比如主机厂就干好主机厂的活儿,汽车零配件企业就干好汽车零配件企业的活儿,一家主机厂不要想着什么都自己生产,看看德尔福、马瑞利等这些世界级的汽车零配巨头,不就是从福特、丰田、通用等这些世界级的主机厂独立出来的么?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精细化分工是当今世界商业发展的大趋势,张起航的做法是与这种大趋势背道而驰。

  华腾集团的汽车电子项目最终能够上马,是张起航一力坚持的结果,当时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些同志都不是很理解张总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这么做,可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才能发现当初张总的决定多么的高瞻远瞩,反倒是自己这些人鼠目寸光了,如果不是当初张总的一力坚持,恐怕现在的华腾工业集团每年要花费十多乃至几十亿亿美元的外汇去采购电喷系统、自动变速箱tCu电脑、车载网关、esp系统以及ABs+esp系统等汽车上面各种各样的汽车电子系统。

  张起航很是震惊:“这么黑的么?”

  博世此前曾经和华腾集团交涉过,想要卖电喷系统给华腾工业集团,当时博世给华腾工业集团的报价是一套电喷系统只要1200r

  “真的?”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适时的表示了震惊。

  “当然是真的,”江河肯定的点头:“您随便找一台我们生产的汽车,打开发动机舱盖、找到发动机的eCu电脑,都能够在上面看到我们华腾集团的logo……我们的发动机电喷系统,不止是我们集团自用,像是黑豹汽车、秦川汽车、亚迪汽车等等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汽车品牌,也都从我们这儿采购发动机电喷系统。”

  说到这,江河一脸自豪的说道:“这些年来,我们集团生产和销售的发动机电喷系统,没有1000万套也有900多万套了,经过市场这么长时间的验证,我们的电喷系统从未出现过大面积的质量问题或者缺陷。”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闻言,有些难以置信:“真的?你们真的卖了这么多?”

  看着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震惊的样子,江河笑了:“我们国家是在2000年的时候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强制安装发动机电喷系统的,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6年多的时间,您算算我们集团自己就用掉了多少套电喷系统?

  再加上黑豹汽车、秦川汽车等这些我们持股的企业,以及我们国内众多在我们集团这儿采购发动机的企业,1000万套真的不夸张……”

  “您等一下,”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打了个机灵,连忙打断江河的话,问道:“江先生,您刚刚说还有很多华夏的汽车制造企业在你们这儿采购发动机?”

  “对啊,”江河不解的眨眨眼:“我们华腾集团不但是华夏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同时也是最大的乘用车用发动机生产和销售企业,我们集团生产和制造的1.2升排量的汽油发动机,现在占到了莪们国内同排量发动机市场的35%,这些都是公开的信息,您难道不知道?”

  “我们还真不知道,”谢尔盖·舍斯塔科夫苦笑着摇头:“相比于这个,我更好奇谁会买这种小排量的发动机?”

  “那些面包车生产企业啊,”说到这,江河一拍脑袋,给谢尔盖·舍斯塔科夫解释道:“哦,面包车是一种类似于你们的瓦兹‘旅行车’的单厢小客车,不过个头没有你们的瓦兹‘旅行者’大,我想您应该在我们的马路上见到过……”

  江河一说是那种类似于瓦兹“旅行车”的小车上面用的发动机,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就明白了,他连连点头道:“我确实是在路上见过不少,但您说这种车上面用的只是一台1.0左右排量的发动机……”

  说到这,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忍不住摇头,难以置信的道:“这么点排量,这点动力,够用吗?”

  江河顿时就笑了:“虽然我们的这个发动机的排量小了点,只有1.2升,但动力可一点都不弱,不但有最大88.5马力的功率,同时还搭载了进排气可变气门技术,在低速下也有着非常好的扭矩输出,而且我们还提供搭载变速箱和驱动桥的动力包,对于那些研发实力不强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他们只要买我们的动力包就可以了,可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整车设计和市场推广上面。”

  “……”

  听到江河这话,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甚至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华腾工业集团不但卖发动机,甚至连变速箱和后驱动桥也都一起搭配销售?

  好么,听说华腾工业集团还生产ABs刹车防抱死系统,一辆车上之前的东西就这么几样,你们全都生产了,合着钱都让你们赚了……

  可是无语归无语,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的心里也是真的羡慕:如果可以,我们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也好想这么赚钱啊。

  但相比于这个,更让谢尔盖·舍斯塔科夫震惊的是华腾集团这款发动机的升功率:只有区区1.2升的排气量,却有着高达88.5马力的最大功率,换算过来就是55千瓦的升功率,而瓦兹“旅行车”上面说是搭载了一台2.0升排量的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的功率才86马力,最大功率还不如华腾集团这台1.2升排量的发动机……

  这让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心中很是惭愧!

  虽然瓦兹品牌不是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的,但问题在于,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在发动机方面的技术水平与生产瓦兹汽车的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的技术水平也大差不差……

  在继之前打算从华腾集团引进电喷系统之后,这一瞬间,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又有了从华腾集团采购发动机的心思:1.2升的排气量就有88.5马力的功率输出,华腾集团的实力真的是太强了!

  那就在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努力按捺住心中的想法的时候,却不防江河冷不丁的说道:“舍斯塔科夫先生,如果咱们两家在发动机电喷系统上的合作能够达成,我们华腾集团可以帮你们重新调校和优化一下你们现在使用的发动机,以更好的适配我们的电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