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勿枉勿纵

第1514章 勿枉勿纵

自己上一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护住称心,这一世自己虽然对称心喜欢不起来,却也愿意保他一世荣华富贵。

上一世的称心由于李承乾的没分寸和过度宠溺,使得他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最终葬送了他自己也把李承乾从神坛给拉进了地狱。

这一世李承乾刻意保持着跟称心之间的距离,也没有过分的纵容他,没想到他还是触犯了律法,难道他本质就是这么的不堪?

打开这本卷宗的时候还不到午时,合上这本卷宗已是次日寅时。

卷宗上也没有多少字,最多一盏茶的工夫也看完了。

李承乾对文字又有着过目不忘的异能,他哪有必要一直捧着看?

他偏偏就合不上,卷宗上的对案件的描述很模糊,因为还没有开审过,很多细节是不存在的。

除了原告的诉状,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那个叫阿鸾的小女孩的尸格。

尸格写得很详尽,李承乾根据尸格就大概能复原出那孩子的受害过程。,卡|&卡>.小u,说;{网x ,首±发;e

李承乾盯着尸格看,一盯就盯了八个多时辰,每个字都像是一声嘶吼、一声哀鸣,每一行都像是一行血泪、一行不甘。

粗糙的麻纸几乎要被攥出褶皱,那些记录伤情的文字在眼前反复重叠,时而变成阿鸾绝望的挣扎,时而化作死者最后望向人间带血的眼神。

八个时辰里,殿外的日头从正空至西斜,又沉进墨色的夜,他却像钉在原地,连呼吸都不敢重一分。

仿佛稍一松劲,那些藏在文字背后的痛苦与冤屈,就会彻底禁锢在冰冷的空气里。

守在外间的秦胜瘫坐在地上睡着了,曙光初透,他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揉了揉眼睛。

旁边的小黄门赶紧扶着他慢慢地站了起来,他朝着内室的门努了努嘴,小黄门摇了摇头。

他舒心地点了点头,太子一夜未曾唤人,也没有离开,看来他是为那件事一夜未眠,足以见得称心在他心里的份量不轻。

把事情推到称心事上果然是对的,自己出的主意堪称绝妙,太子舍不得动称心,那桩命案就只能不了了之,一句话保住了秦英也保住他们所有人。

李承乾顶着一张疲惫的脸,左手按着卷宗,双眼没有一点温度地盯着秦胜。

过了好一会儿,李承乾开口问道:“前几日你去取硝石,说称心看起来很是惶恐?”

“是。”秦胜双手拢着拂尘,腰弯得像株被压弯的芦苇,眼皮垂得几乎要遮住整张脸。

“为何惶恐?”李承乾的声音没拔高半分,却让秦胜后背瞬间绷紧。

“他说是出城受了惊。”秦胜的声音发颤,回话时下意识顿了顿,像是在斟酌措辞。

“他出城做什么?”这一问来得猝不及防,带着几分不容躲闪的锐利,秦胜身子猛地一缩,头垂得更低,几乎要碰到地面。

“这,这老奴当时一门心思记着取硝石的差事,没敢多问称心公子出城的缘由,实在是疏忽了。”秦胜的声线有些许的慌乱,说话都有些磕绊。

“好,侍候孤洗漱吧。”李承乾颓然的坐下,一闭眼眼珠子生疼,心也是慌慌的乱跳,这一夜熬得他很憔悴。

原来是自己误会了,上次秦胜提起称心,并不是想让自己对称心多加照顾,却是在提醒自己称心做了不法之事。

秦胜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正义了?称心一直是他的棋子,他这么轻易就放弃了?

他若不知情不会特意来提醒,他若知情必知做恶的人绝不止称心一个。

那除了称心之外的人,他为何一字不透?他把称心当弃子,是为了保护谁?

早朝和平常没什么两样,李承乾先到大殿等着百官依序进门,百官先向监国的太子行礼,然后开始议事。

无论什么大事小事,李承乾都一律先问过长孙无忌的意思再开口,凡事都以长孙无忌为先。

自己这个太子,基本上就是大司空的一个传声筒,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承乾只是暗中把几件跟他意见不同的事记录下来,然后快马送往洛阳。

皇帝要是觉得长孙无忌做得对,就告诉李承乾他错在了什么地方,这件事应该听舅父的。

皇帝要是觉得李承乾做得对,他就直接出手干预了。

早朝上没什么事可议了的时候,李承乾清了清嗓子,对李恪说道:“你昨天呈上来的卷宗,我看过了。”

李恪闻言赶紧躬身一揖,“但凭皇兄教诲。”

李承乾看着李恪缓缓地说道:“京兆府既由你掌管,京兆府的事务自然由你全权处理。案子尚未审清,你只管审就是,交给我做什么?”

“是,臣

一定彻查。”李恪并不需要李承乾做什么,他想要的就是李承乾的一个态度,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嗯,记住。”李承乾郑重其事地说道:“勿枉良善,勿纵奸邪!”

李恪一躬到底,朗声说道:“臣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定当恪守此训,不枉不纵,审结后定呈明卷,给殿下与百姓一个交代!”

李承乾站起来,轻拍一下李恪的肩膀,“良民不容践踏,无论是谁绝不姑息,作恶的一个也别想逃。”

李恪听到这句话,莫名的有点心花怒放的喜悦浮上心头。

李恪以为李承乾会护着道观里的人,会剥夺自己的审理权,他一句话就能把案子转到东宫,由太子亲审。

李恪都做好了向皇帝汇报的思想准备,没想到太子没有一点偏袒谁的意思。

李恪直起身时眼底已亮着光,声调比先前更显铿锵:“臣遵太子殿下谕!定不辱命,绝不让任何恃势作恶者脱罪,也绝不叫良民平白受屈!”

散朝后,群臣依次走出大殿,李恪的背影犹显挺拔。

李承乾走出大兴殿,抬头看了看湛蓝色的天空,长出一口气,天道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