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1章 终于到了演讲会

听到太奶奶、奶奶明天就要开启酒楼食肆的试吃生涯,两个孩子满心羡慕,想要跟着一起去蹭吃的。

而王茂平只用了一句话,就断了两个孩子的念想:“如果孟先生同意的话,自然是可以的。”

不用去想先生会不会同意,两个孩子连和孟先生开口的勇气都没有,还指望在征得家人同意后,让家人帮忙去请假呢。

“年儿和峥儿不想因这样的小事烦扰先生,所以还是算了。”小姑娘虽然失望,但也是把识时务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如果有吃剩的大鹅,太奶奶和奶奶能不能带回来?”王瑞峥则是把退而求其次,和不浪费粮食演绎的淋漓尽致。

黄氏和刘氏作为宠孩子的人,自然是答应了下来。吃饱喝足,两人的演讲会也正式开始。

作为常年行走在八卦一线的佼佼者,在叙述事情的时候,就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能力。感觉就像是借助两人的眼睛,在注视着这场赏菊宴。

但是太奶奶,奶奶你们对于各家夫人们的衣着首饰是不是记忆太深刻了一些。咱们能不能稍微快进一下。但,在场几个人当然是谁都不敢提的。好在总算进入了下一环节。

王茂平对于赏菊宴还是挺好奇的,因此在服装首饰环节结束之后,接下来的内容,他听得津津有味。当听到李墨华的妻子带着旁支家的姑娘来参加赏菊宴的时候,眉头便下意识的轻皱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偏见,他总觉得李家又在打什么主意,该不会是想着把旁支的姑娘,嫁到赏菊宴的人家当妾室吧。

而听到后面,王茂平才明白过来,合着是想把钉子光明正大的安到他们家啊!也终于知道,大鹅的话题究竟是怎么被搬到赏菊宴上了。

别说自家儿子说的还真挺不错,既没有迈进陷阱被套话,又折损了李家和李贵妃的颜面,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是一个成年人或者大一些的孩子说出这话来,会让人感觉尖锐和不妥。

但放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则完全没有问题,人家小孩子可是听不懂你的潜在之语,童言无忌,你还能因此跟一个孩子计较不成。

不过,既自己得罪了李家之后,自家孩子也得罪了李家,当然,在王茂平看来都是李家先找事,那么反击肯定没有问题。反正已经得罪了,也就不用顾虑那么多。

王茂平这边将李家的事情放下,而演讲会则是还在继续,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两个孩子的表现并没有止步于此,后面竟然还给赏菊宴上的人,对比起了合欢树和金合欢的区别,这还不算完,还普及起了豆青虫及其危害。

这个赏菊宴,你们真没白去啊!

眼看着,时间已经过了二更,尽管两位主讲人还讲的意犹未尽,但今天也只能先到这里,一家人都各自散去,只是两个孩子被叫住。夫妻俩默契的伸出手,两个孩子的脸都瞬间蔫儿了下来,乖乖的把玉佩放在了父母的手上。

将玉佩小心的收进盒子,存入柜子里,看着柜子里的盒子整齐的排列着,王茂平只想说,孩子们放心,爹娘都给你们好好保管着呢。

“今天是又将李贵妃给得罪了,不知道李贵妃和四皇子究竟会不会报复。”王茂平对于四皇子以及李家没有任何好感,安初筠同样如此。到了如今这样的形势,她还是有点担心。

王茂平知道妻子是在担心自己,因此出言宽慰道:“得罪了就得罪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朝堂之上,即便是没有仇怨也会是明枪暗箭无休止的争斗。”

“只要有皇上在,四皇子想要我的命,没有那么容易。”至少吹耳旁风,进谗言,效果是不明显的。

“但到底他是皇子。”四皇子毕竟是皇上的儿子。

王茂平轻笑着牵起妻子的手,但眼神中却有着一丝锐利:“但皇上可不止他一个皇子。”

他虽然一直想要保持中立,不过,如果有些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的话,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虽然这位皇子的敌人,他可能不够格成为朋友,但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足够了。

安初筠明白丈夫话中的意思,虽然点了点头,但眼中的担心似乎并没有减少。

“初筠不用担心,虽然得罪了四皇子和李贵妃,但我并不觉得已经到了下重手或者下杀手的地步。”当然,他相信今天李贵妃和李家这么做,就是在对他之前拒绝李家李家拉拢,拒绝投靠四皇子进行惩罚。

当然惩罚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能够看出来,四皇子和李家,还没有想要对他痛下杀手。

“但是今天,咱们家可是不止一次得罪了李贵妃。”

妻子的话,是王茂平没有想到的,他相信他奶和他娘讲八卦的水平,不会遗漏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并不觉除了花儿和大鹅,还有哪里得罪了李贵妃。

“此话怎讲?”

“夫君可记得奶和娘提到的那棵金合欢?”

王茂平点了点头,他当然记得,自家闺女和儿子可是还给太后皇后和一众嫔妃夫人们对比金合欢与合欢树的不同呢。但这怎么会得罪李贵妃呢。

总不会是这位对于知识很是严谨,自家孩子哪里说错了吧。还是说,李贵妃很喜欢那棵金合欢,不希望任何人指手画脚?

“所以,那棵金合欢很特别?”当然此时的王茂平实在是猜不出哪里特别。

安初筠点了点头:“至少对李贵妃很特别。我发现李贵妃很紧张那棵金合欢,一开始还在想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可后来发现并不是,但却百思不得其解。”

王茂平没有打断妻子的话,而是认真的听了下去,不过放在谁的身上,估计谁都得百思不得其解。

“夫君可还记得年儿为什么会提及豆青虫?”安初筠与丈夫生活的时间久了,也开始喜欢问答模式。

“因为一只菜粉蝶落在了手上。”他也是没有想到赏菊宴上,自家的两个孩子会见缝插针的普及上了豆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