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弃守芥川
之所以六角承祯、仁木义视二人不敢响应三好家的号召再度举兵,是因为他们在长光寺城之战已经遭到了上杉家的重创。
先不说六角家、仁木家两家的家中重臣、旗下国人领主大量被讨取,就连象征他们守护职身份的涂舆、朱柄伞、白伞袋、旗印等诸多贵重物品尽数成了上杉家的战利品。连六角承祯、仁木义视二人还是在马廻众、侧近的拼死护卫下才狼狈逃出生天。
等到被上杉军打得丢盔弃甲、损兵折将后,六角承祯、仁木义视二人才明白上杉清定是沈勇有谋,幼历艰难,兵精马强,经略高远,一时之雄主,常有并吞天下之志,未易轻也。
别看六角家、仁木家两家麾下忍者的战力、谍报能力较强,但终究无法与正规军相抗衡。
要知道,忍者的本职工作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收集情报、伪装潜入、破袭、暗杀等,其特点在于轻行速捷,因敌取资;敌弱则进,强即退走。
而单兵的作战能力其实从一个军团战斗力的重要性上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
正规军打仗是不需要舞出枪花的,你组成方阵把枪一挺往前有组织的冲锋就可以了。
军锋所指,挡者披靡!
军事组织想最大规模的放大出战斗力,要通过强大纪律性组成的军事方阵去放大集体的战争力量!
数十万人松松散散的各自为战,永远比不上一个万人骑兵军团整齐划一的成军阵冲锋带来的杀伤性和震撼性。
战争中衡量战斗力的标准,本质上是看你对能量的使用能力和聚焦能力的整体水平。
他穿兽皮用弓箭、手里剑、苦无,你穿铠甲、持长枪,他弓箭不一定穿的透你铠甲,你一枪捅过去就是个血窟窿,你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就是他的好几倍。
制造出更高级的武器,这是能量的使用能力。
他数十万人一通乱射看见骑兵团冲锋就四散奔逃了,你整齐划一的方阵调动,擂鼓冲锋,鸣金收兵,指哪打哪,完成长官战略构想,你的能量聚焦能力就是他的几十倍。
将兵源攥成一个拳头,这是能量的聚焦能力。
战争力量升级从来不是个体的天赋异禀,而是成百上千人旗帜鲜明整齐划一所聚拢迸发出的恐怖力量!
自从上杉清定继承越后上杉家的家名,以及颁布各项新政开始,扶桑绝大多数大名的军事力量就不够瞧的了,士气高昂、战意旺盛的上杉军杀过去那就是降维打击。
上杉军的各种战术开始不再与敌军较量远射,而是将步兵的正面冲锋战术移植到了马上,跟敌军进行近战来想方设法抵消掉敌方的一切优势。
而上杉军所有的骑马武士编队组成冲击方阵,如步兵军团一般,成整齐建制的向敌人高速冲击而来!
如此一来,扶桑绝大多数大名在正面硬刚的情况下,通常是无法战胜上杉军的。
而且,六角家与仁木家皆是没有对家中进行彻底的一元化。若是在经过一场惨败后,仍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再度出阵,他们旗下的国人领主们可是不会响应,甚至还有可能会叛离。
故而,六角承祯、仁木义视二人对三好家被上杉家打得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只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正所谓君臣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毕竟,刀架在脖子上,和谈才是真的。一旦刀放下了,就算签订了和约,也形同一张废纸。
获知上杉清定拒绝了自己开城投降的提议后,三好长逸求生欲依旧非常强烈,他并不打算在此地被上杉军讨取或自尽。
尽管芥川山城已经到了军心崩溃、不堪再战的地步,但三好长逸倒是急中生智——与三好家现任家督三好熊王丸兵分两路向越水城方向突围。
三好长逸为何会选择在兵力寡少的情况下与三好熊王丸进行分兵突围,是因为他准备利用三好熊王丸来吸引上杉军的注意力,好让自己得以逃出生天。
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掩人耳目,三好长逸还命鹈饲孙六郎进行易容,让其化妆成自己的模样,来作为影武者。
只是,因芥川山城遭到上杉军的重重包围后,并不知晓外界发生了什么。
像池田城、高槻城、茨木城、三宅城、富松城、加茂城等芥川山城通往越水城的必经之地已先后竖起上杉家的竹雀纹旗,就连身在越水城的三好家名义上主君细川氏纲为了避免自己被俘后遭到清算,也开始盘算着准备弃城渡海逃往淡路。
对于三好家来说最为雪上加霜的是人心离散的问题。
要知道,仗打输了还能再来,若是人心离散,就什么都没了。
而此时的三好家就处于分崩离析、人心离散的情况下。
早在永正十七年(1520年)正月,京兆细川家在发生内讧之际,阿波守护细川家重臣三好之长就奉细川澄元(细川政元养子、细川晴元之父)之命率军从阿波出阵。
原本,细川高国率军入驻为抵御细川澄元而修筑的越水城,准备在此地阻遏三好之长的兵锋。
可是,三好之长早在阿波渡海出阵之前,就派人潜入摄津、山城两国,煽动德政一揆(民众武装起义,要求废除债务)。
这就使得细川高国一方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抵御三好之长的侵攻。
最终,细川高国被迫于越水城开城投降后逃往近江。
随后,细川高国还被时任征夷大将军足利义稙抛弃,反而指认细川澄元为京兆细川家家督、细川氏一门总领等职。
永正十七年,三月十五日,三好之长先是遣派遣小股军势上洛进行侦察,随后于十七日亲率两万余大军正式开入京都,其中一百余骑马武士披甲骑乘,军容严整。
目睹此景的公卿鹫尾隆康还在《二水记》中评价三好军“军容壮丽,令人惊叹”,但同时指出,军队中大半是京都及周边令制国的领民,可见德政一揆的参与者也加入了三好之长的军势。
可以说,三好之长通过承诺废除债务、减免半数赋税,拉拢大了三好家在近畿诸国的影响力和势力,巧妙利用“德政”口号动员城市与乡村力量,扩充兵力。
但好景不长,随着细川澄元行进至摄津伊丹城后突染恶疾病倒后,无法参与上洛。
眼见有可乘之机的细川高国便趁机号召六角家、朝仓家、土岐家等交好的有力大名,并联合内众的内藤家,率领四万余大军驻守东山。随后,细川高国就与三好之长爆发自应仁之乱以来规模最大的会战。
尽管三好之长率麾下不足五千之众的三好军奋勇作战,还赢得京都公家与町民的称赞,但除海部家以外,众多阿波、讃岐、淡路等国的国人领主眼见形势不妙或被调略后,相继倒戈至细川高国一方,以至于三好军在兵力寡少的情况下最终力不能敌而惨败。
其实,阿波的国人领主们与三好之长之间的矛盾早已是根深蒂固,而重病无法出征的细川澄元又无力进行调和,最终酿成败局。
三好之长在败退后被迫藏匿于京都昙华院,不料却被细川高国一方的军势发现并包围。
永正十七年,五月十日。
三好之长之子三好长光、芥川长则兄弟在万般无奈之下向细川高国一方投降,三好之长与侄子三好长久(三好长尚之子)也在第二天选择投降。
由于先前三好之长奉主君细川澄元之命攻杀了时任淡路守护的细川尚春,导致细川尚春之子细川彦四郎坚定站在细川高国一方,并强烈要求处死三好之长来为父报仇。
最终,三好之长与三好长久二人在知恩寺切腹自尽。
而早于三好之长投降的三好长光、芥川长则兄弟并没有被细川高国一方赦免,反而在三好之长切腹自尽的两天后也被勒令切腹。
随着三好之长的兵败身亡后,细川澄元自知无力发起反攻,便被迫拖着病体渡海逃回阿波后不久病逝。
三好之长在不少公卿的眼中是遭人忌恨的恶人,但他多次主导德政一揆,或是利用废除债务、减免半数赋税等手段来征召军势,对京都及近郊町民、农民、商人的诉求十分了解。
三好之长可不单单拥有统兵征战之才,其权力基础还是源于主家阿波守护家的信任,却也因此与不少阿波国人领主们产生对立。
足利将军家的分裂,连带导致细川一族内部形成支持足利义澄的京兆细川家与支持足利义稙的阿波守护细川家两大阵营,而京兆细川家本身又分裂为细川高国派与细川澄元派。
在这种混乱局面下,三好之长凭借同时隶属于京兆细川家与阿波守护细川家的特殊地位,为之后三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三好长庆取代细川晴元称霸近畿诸国,且成为天下人后还不到十年的时间,形势反而每况愈下。
但说什么都晚了,就算三好长逸位列三好家同族重臣,其威望、手腕并不及三好长庆的十分之一。而且,在执三好家牛耳后,还没有颁下任何有利于町民、农民、商人等各个阶层的政策,使得三好家在遭到上杉家重创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
永禄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在傍晚时分,芥川山城周边突然狂风大作,使得上杉军各部军势慌忙返回各自的营寨中进行坚守。
伫立于芥川山城城头,双眉紧蹙地凝视着城外上杉军那些漫山遍野营寨的三好长逸并没有犹豫,他深知率军弃城突围的最佳时机已至。
很快,在三好长逸的安排下,两千余三好军乘此良机迅速由东之丸出城。而剩余的一百余城兵则在芥川山城城头遍插旌旗,呐喊鼓噪。
因狂风大作,且不知三好军虚实的缘故,使得上杉军各部军势并没有进行围追堵截。
再加上才倒向上杉家不久的摄津池田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仅仅只有以荒木村重为首的极少数重臣是心向上杉家,而池田基好、池田正村等摄津池田家同族重臣们则是迫于形势而支持荒木村重、吹田村氏、吉田源介等人拥立少主池田胜正向池田长正进行发难的。
加上池田基好、池田正村等人与三好家之间的联系密切,使得他们并不愿对三好家赶尽杀绝。
在大部分摄津池田势让出一条道路的情况下,三好军并没有遭到想象中的围追堵截,反而顺利逃出生天。
等到本庄繁长将摄津池田势放走三好军之事上报至主君上杉清定处时,三好长逸已经带着三好熊王丸以及两千余残兵败将突围至摄津池田领境内,并持续朝着越水城方向狂奔。
虽然清定对摄津池田家的通敌行为感到怒不可遏,但很快又有一则噩耗传至芥川山城外的上杉军本阵之中——负责经略播磨一国的柿崎景家于鱼住城本丸大广间之中遭到暗杀。
原来,柿崎景家在率军兵临鱼住城下后,鱼住吉长便一矢不放的开城投降了。
而柿崎景家鉴于播磨大半之地被压制后,便放松警惕,选择率军进驻鱼住城中进行休整,打算之后再与别所家、龙野赤松家、石见家、宇野家、栉田家、上月家等己方国人领主们一同出兵讨伐仍未降服的小寺家、英贺三木家、播磨一向一揆众等敌对势力。
没曾想,三好家旗下忍者浅井治部左卫门却趁着上杉军入驻鱼住城之际混入城中。
起初,三好长逸是打算派遣鹈饲孙六郎前去播磨暗杀柿崎景家,以此来迅速扭转播磨一国的局势,好让己方的赤松晴政恢复旧领,并尽快出兵驰援摄津。
可随着摄津一国形势的愈发恶化,使得三好长逸不得不改令浅井家旗下忍者出身的浅井治部左卫门前去播磨,将鹈饲孙六郎替回。
对浅井治部左卫门来说,他巴不得替下鹈饲孙六郎。
因为,柿崎景家所率的军势在越前、近江两国讨取了不少浅井家麾下武士,甚至连攻灭浅井家的过程中,柿崎景家更是表现活跃。这就使得浅井治部左卫门早就想将柿崎景家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