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发自肺腑支持

 后金这边一些人忙着内斗保护自己利益,一些人忙着内斗后发展崛起。

  这个天启二年他们有的忙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天启二年同样会是非常忙碌的一年。

  军事上的胜利来之不易,这次损耗也非常大,如果继续在辽东进攻建奴,不仅会继续损耗自己的兵力,还会让朝廷长时间处于自己执政以外。

  这很不利于自己的改革和未来发展计划。

  继续进攻建奴的话,肯定要攻击抚顺和萨尔浒山区,这恰恰是敌人擅于而自己这边不擅长的。

  从辽阳、沈阳到萨尔浒、赫图阿拉,直到后世都不太好走,道路一看就不能进很多人,更不要说在这个年代了。

  他拿定主意该撤退了,但这话不方便自己说。

  魏忠贤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在辽阳城讨论下一步计划,这位御马监掌印太监率先禀告:

  “陛下此次御驾亲征,横扫科尔沁草原,夺回开原与辽河套的控制权,正面击败建奴八旗主力,差一点就让努尔哈赤落水淹死,是振兴我大明的一战。

  但是朝廷盼陛下早日回京主持局面,大军也征战之后需要修整和补充。奴婢奏请陛下班师回朝,统筹四方来日再灭建奴。”

  魏忠贤先说以后,朱由校暂时不明确表示同意,又看向熊廷弼、张铨等辽东主要文官。

  熊廷弼当然知道京城和全国远比辽东一地事情更多,现在辽东局势稍微稳定,自然该回去了,于是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萨尔浒易守难攻,我军冬季粮食消耗很多,牛羊也不能光吃不养起来,臣以为春季、夏季海运粮食、物资、武器和兵马补充之后,再进攻为上策,目前可回京修整。”

  “嗯,熊经略所言甚是,朕计划下个月启程返回。”

  朱由校表示再多呆一个月,正好能巡视一下,体恤民情巡查各支兵马,让努尔哈赤那些大明盘剥辽东,出了事又放弃辽东的谣言不攻自破。

  辽东巡按张铨,以及军机处次席大臣王在晋、行走大臣洪承畴,也都表示一定会严格落实这一点,让辽东百姓体会到大明皇帝对他们非常关注,朝廷也不再是从他们身上敛财,地方官吏军阀不再是继续从他们身上抽粮食肥自己的恶官。

  朱由校也感叹道:“辽东的根本问题,在于盘剥严重。此处盘剥严重非比江南,百姓本身粮食和财产就少,一盘剥就活不下去了,朕就是要做个表率。”

  文官们心里都很惊叹。如果是别的没证明自己的皇帝,那所有人心里面都会有疑问和不安,但他是天启皇帝,真的能做到和做好。

 

 

  武将们一般讨论政策的时候没有说话的地位和使命,所以贺世贤、戚金、秦良玉、孙应元等大将都在场,但一直没有说话。

  朱由校就是要从自己嫡系来改变这一点,现在这些文武都是自己的死忠,怎能继续按老样子不说话?

  “诸位武将,你们也说一说,朕跟你们一起厮杀,就不能一起讨论吗?熊经略、张巡按也都不用避讳,朕保证他们不会看你们说错话以后发起弹劾。”

  这话说到武将们心坎里了。

  他们不敢说,是因为文官跟他们不是一群人,都不带他们一起讨论所以平时也不便一起讨论。还有那些言官,真的靠捕风捉影来立功,武将们哪敢说话,说错一句弹劾就如雪片般涌来。

  现在不怕了。

  贺世贤当先站出来,他是个直性子又熟悉辽东,早就有话想说:“末将以为,消灭建奴万万急不得,末将之前就是太急吃了亏,这回反思之前萨尔浒就是太急才会大败。”

  “哈哈,说得对,朕同意。”朱由校立刻认可,还开玩笑道:“这要是过去,怕不是立刻被言官说是畏敌如虎、养敌自重,朕才不会听他们的!”

  说到畏敌如虎、养敌自重,武将们差点面色微变,这话太吓人了。

  之前萨尔浒,川军刘大刀是从倭国武士到东吁战象,从东北到西南打遍的猛将,就因为戴罪立功和怕说错话,连手下的兵都还没集齐,就被催促着顶着寒风去进攻。

  萨尔浒四个总兵哪个不知道初春寒冷,不宜进攻山里面以逸待劳的建奴,但根本没法说话。

  敢说不宜进攻就被言官骂死,然后直接下狱完蛋。

  “朕要听你们的声音,不会让言官弹劾四起,大伙连真话都不敢说。”

  朱由校在辽东就敢这么说,因为这些文武全是跟他出生入死的,熊廷弼、张铨都是他力挺的,贺世贤、秦良玉都是他亲自救下来的。

  镇守沈阳的总兵尤世功站出来说道:“这次大胜,确实该在辽东大规模宣传,并且往草原和高丽也多多宣传,免得有人说咱们打不过建奴。”

  “在末将看来,再有五年就能灭了建奴。”副总兵姜弼说出他的心里想法,没天启撑腰这话绝对会被弹劾。一大堆文官说一年就该灭了努尔哈赤,两年都嫌慢,五年......简直是通敌。

  “对,一定强调陛下亲征所向披靡。”祖大寿赶紧拍了句马屁,因为没天启皇帝,他现在还是个屁。

  这些话武将稍微粗鄙的地方,言官随便搜罗就是堆积如山的“大不敬”、“政治不正确”,但是这些真实啊。

  不听真话,只听“政治正确”,最后就会成为崇祯皇帝,只能上煤山。

  朱由校说道:“朕知道了,一定让这五年辽东越高越好,大明也中兴崛起,不能火急火燎干啥事干不成。”

  “陛下说得对!”武将们齐声称赞。

  熊廷弼、张铨都暗暗点头,这两个一个是总说真话的“奇葩”,一个是跟女土司武将结姻亲的“另类”,但辽东就该他们在这。

  王在晋、洪承畴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但是他们一个属于比较了解辽东实情的人,另一个为人很灵活,也都欣然接受这个情况。

  这就是选他们的原因所在,他们跟东林党不一样,不会一切以政治正确和道德规矩为先。

  说到这里,朱由校也笑了:“这回再待一个月,巡查各地鼓舞军民,同时朕也按照诸位建议,邀请察哈尔林丹汗、高丽新国王李倧的使者过来,看一看朕击败建奴的真实战场。”

  “陛下圣明!”众人觉得这个脸上出彩啊,让他们看看凌虐他们两家的建奴,是怎么被天启皇帝教训的。

  “还有,朕就把吏部尚书、成国公也叫过来,让他们考察一下,给诸位商讨好升职,再给将士们发放奖励和抚恤。”

  这话说完,武将们两眼放光,文官们也是精神焕发:“陛下英明!”

  这回事真的脸上出彩又能实际升职加薪,大伙更发自肺腑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