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鲤鲤鱼仙人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房东与租客
小
大
“我没什么不满意的。”维多利亚回道,“地皮是你们的确实没错。但是别忘了,这房子是我们的。你们不应该随便进来。”
“不,这里有个问题。”赫曼努比斯指着后头,“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地板上会有个大洞?”
“难道是啊!”维多利亚想了起来,“这是上次.是上次炸出来的大洞?”
“正是如此。”赫曼努比斯摇了摇头,“你们的地板,我们的天花板,在上次就被炸通了,还没修复好。所以现在双方的边界还是模糊的,至少我站的这个区域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亚鲁,而不是赛伯勒尼亚。”
从进门开始,赫曼努比斯其实一直都站在距离门口不到30厘米的地方,几乎是扶着门框站在那里。
他也没有进来的意思,因为他不会随意踏破规则。
“好吧.”维多利亚摁着额头,“那我们商量一下如何?”
“可以,随时可以,完全可以。”赫曼努比斯点了点头,“您想要商量什么?”
“亚鲁到底归谁管?埃及到底归谁管?”
“有关于这些,我先前应当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亚鲁属于法老。准确地说,它是下埃及的一部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埃及分成上下埃及两个部分,也即尼罗河上游和下游。
尼罗河的上游地区是沿着尼罗河的河道所展开的,狭长的河滩绿洲地带。
而尼罗河的下游,则是尼罗河的三角洲。
亚鲁所模仿的,便是尼罗河三角洲的状态。肥沃的尼罗河在这里冲刷成片广大的原野,无边无际的麦浪在这里生长着。这里风调雨顺,鲜少有灾祸。除了面积本身并不大之外,几乎是最适合培育早期人类文明的地方。
而埃及人对冥界的期望,就是尼罗河三角洲能够大一点,再大一点,让金黄的麦浪和芦苇原可以延伸到世界的尽头。
这便是亚鲁了。
埃及人并不排斥劳作,他们很喜欢种田。他们死后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进入亚鲁,和诸法老们在一起,分享神明的无尽良田。这里没有病灾,没有祸患,只要耕种就会有收获。过去和现在于此处交汇,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享受永恒的安宁。
不过埃及毕竟已经灭亡了——埃及在历史上曾经灭亡过很多次,不过屡次灭亡的埃及都只是蛮族而已。直到希腊人入主埃及,一切才发生了变化。
首先希腊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埃及的影响,有许多地方都和埃及非常接近,希腊人也经常引用埃及文化的典故。
比如希腊哲人就很喜欢提到阿努比斯,称其为“那只犬神”之类,就像在历数自家的文化遗产。这一点,周边的其他蛮族也有。但希腊在受到埃及的同时,其自身也有雄厚的文化基础,这让希腊征服者有能力对埃及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而不至于被其同化。
这一点在商洛看来,就像是诺曼人征服英格兰一样,他们与盎格鲁人是文化上的堂兄弟,所以互相之间产生融合的时候并未产生什么不可调和的冲突。但在这个过程中,本土的凯尔特人遭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灭绝。因为诺曼人只在乎和盎格鲁人的关系,完全不在乎凯尔特人是什么了。
以及这和单纯的入侵不同。因为托勒密埃及的首都就在亚历山大,占领这里的托勒密王朝主动进行了全盘的埃及化。
如果是单纯的排斥,就算是波斯这样强大的文化进行入侵,埃及文化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
但就是因为托勒密的埃及化,才让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混淆,让埃及人自己都开始迷惑到底哪部分算埃及,哪部分算希腊。
然而直到这一步,双方还是可以分开的。毕竟这只是融合而已,追究融合的原因,双方之间还是可以逆转这个过程的。
直到罗马人到来,把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独立政权全部都轰飞,埃及文化便彻底完了。
这是个很巧合的连击:
埃及文化本身固若金汤,无法被强力所征服。
然而希腊人用文化融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希腊-埃及的融合文化,虚弱了埃及的文化免疫力。然后狂暴轰入,把免疫力被削弱的埃及人灭了。
罗马人根本就不在乎埃及文化,因为罗马与希腊共治天下。
这个过程站在商洛的角度来看也能说得通——
民族是历史中的常态。但是如果在融合的状态下被打爆,那被融合的对象就彻底完蛋了。回想起来,他自己的所经历的历史中,也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
其中也包括元朝的——如果元朝被外敌击破,而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那确实是最危险的时候了。如果【最危险的时候】被引爆,那就是“千年未有之大变”。
正因为如此,“日月重开大宋天”才如此重要,他解除了融合状态。而如果能够进一步地“千年未有之大变”中拯救文明,那将是言语所无法形容的功绩。
埃及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才会变成了现在这样。
罗马在埃及的统治,实际上并未直接融合埃及文化,而是融合了希腊-埃及文化的嵌合体。
这也是为什么亚鲁的主人并未表现为阿努比斯,而是赫尔墨斯与阿努比斯的嵌合体。
从这点上来说,商洛对埃及人还是抱了一定的同情——不过历史上这样被毁灭的文明不可计数,他倒也不至于去同情每一个。毕竟罗马自己也是这么完蛋的:罗马在意大利的官僚系统曾经通过和教廷互相绑定而延续下来,然而在去教权化之后,罗马的遗产就被彻底毁弃了,无人在意。
世上的文明来来去去,一想到罗马自己也造了报应,他就乐了不少。最为坚韧的强者当然可以有资格乐一乐。
当下作为罗马的老朋友,老大哥,罗马和埃及在他看来也没什么区别。
“要不这样吧,作为老大哥,你们听我一句劝,要不你们折中一下?”商洛提议到,“我觉得你们可以找找共同点。”
“所以。”赫曼努比斯强调道,“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法老的人选。如果你们之中有一位正统法老的存在,那当然可以统治埃及。如果没有,那我们还是按照房东和租客的关系打交道吧。”
“请等等。”商洛抬起了手,“你们对法老的判定是怎样的?”
“只要是正统法老就可以——历代法老王朝的正统继承人都可以,包括库施王朝和托勒密王朝。或者,凯撒的后代。”
“库施人也能算吗”维多利亚捂着额头。
“您这是种族歧视。黑人也做过法老,那他们当然也能算。希腊人在我们看来和黑人没什么本质区别。”
“那就托勒密吧。”维多利亚开口道,“所以,你们需要托勒密家族的继承人?那他们是希腊人。所以其他希腊人也可以做法老的是吧?”
“不,这里有个问题。”赫曼努比斯指着后头,“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地板上会有个大洞?”
“难道是啊!”维多利亚想了起来,“这是上次.是上次炸出来的大洞?”
“正是如此。”赫曼努比斯摇了摇头,“你们的地板,我们的天花板,在上次就被炸通了,还没修复好。所以现在双方的边界还是模糊的,至少我站的这个区域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亚鲁,而不是赛伯勒尼亚。”
从进门开始,赫曼努比斯其实一直都站在距离门口不到30厘米的地方,几乎是扶着门框站在那里。
他也没有进来的意思,因为他不会随意踏破规则。
“好吧.”维多利亚摁着额头,“那我们商量一下如何?”
“可以,随时可以,完全可以。”赫曼努比斯点了点头,“您想要商量什么?”
“亚鲁到底归谁管?埃及到底归谁管?”
“有关于这些,我先前应当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亚鲁属于法老。准确地说,它是下埃及的一部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埃及分成上下埃及两个部分,也即尼罗河上游和下游。
尼罗河的上游地区是沿着尼罗河的河道所展开的,狭长的河滩绿洲地带。
而尼罗河的下游,则是尼罗河的三角洲。
亚鲁所模仿的,便是尼罗河三角洲的状态。肥沃的尼罗河在这里冲刷成片广大的原野,无边无际的麦浪在这里生长着。这里风调雨顺,鲜少有灾祸。除了面积本身并不大之外,几乎是最适合培育早期人类文明的地方。
而埃及人对冥界的期望,就是尼罗河三角洲能够大一点,再大一点,让金黄的麦浪和芦苇原可以延伸到世界的尽头。
这便是亚鲁了。
埃及人并不排斥劳作,他们很喜欢种田。他们死后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进入亚鲁,和诸法老们在一起,分享神明的无尽良田。这里没有病灾,没有祸患,只要耕种就会有收获。过去和现在于此处交汇,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享受永恒的安宁。
不过埃及毕竟已经灭亡了——埃及在历史上曾经灭亡过很多次,不过屡次灭亡的埃及都只是蛮族而已。直到希腊人入主埃及,一切才发生了变化。
首先希腊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埃及的影响,有许多地方都和埃及非常接近,希腊人也经常引用埃及文化的典故。
比如希腊哲人就很喜欢提到阿努比斯,称其为“那只犬神”之类,就像在历数自家的文化遗产。这一点,周边的其他蛮族也有。但希腊在受到埃及的同时,其自身也有雄厚的文化基础,这让希腊征服者有能力对埃及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而不至于被其同化。
这一点在商洛看来,就像是诺曼人征服英格兰一样,他们与盎格鲁人是文化上的堂兄弟,所以互相之间产生融合的时候并未产生什么不可调和的冲突。但在这个过程中,本土的凯尔特人遭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灭绝。因为诺曼人只在乎和盎格鲁人的关系,完全不在乎凯尔特人是什么了。
以及这和单纯的入侵不同。因为托勒密埃及的首都就在亚历山大,占领这里的托勒密王朝主动进行了全盘的埃及化。
如果是单纯的排斥,就算是波斯这样强大的文化进行入侵,埃及文化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
但就是因为托勒密的埃及化,才让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混淆,让埃及人自己都开始迷惑到底哪部分算埃及,哪部分算希腊。
然而直到这一步,双方还是可以分开的。毕竟这只是融合而已,追究融合的原因,双方之间还是可以逆转这个过程的。
直到罗马人到来,把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独立政权全部都轰飞,埃及文化便彻底完了。
这是个很巧合的连击:
埃及文化本身固若金汤,无法被强力所征服。
然而希腊人用文化融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希腊-埃及的融合文化,虚弱了埃及的文化免疫力。然后狂暴轰入,把免疫力被削弱的埃及人灭了。
罗马人根本就不在乎埃及文化,因为罗马与希腊共治天下。
这个过程站在商洛的角度来看也能说得通——
民族是历史中的常态。但是如果在融合的状态下被打爆,那被融合的对象就彻底完蛋了。回想起来,他自己的所经历的历史中,也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
其中也包括元朝的——如果元朝被外敌击破,而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那确实是最危险的时候了。如果【最危险的时候】被引爆,那就是“千年未有之大变”。
正因为如此,“日月重开大宋天”才如此重要,他解除了融合状态。而如果能够进一步地“千年未有之大变”中拯救文明,那将是言语所无法形容的功绩。
埃及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才会变成了现在这样。
罗马在埃及的统治,实际上并未直接融合埃及文化,而是融合了希腊-埃及文化的嵌合体。
这也是为什么亚鲁的主人并未表现为阿努比斯,而是赫尔墨斯与阿努比斯的嵌合体。
从这点上来说,商洛对埃及人还是抱了一定的同情——不过历史上这样被毁灭的文明不可计数,他倒也不至于去同情每一个。毕竟罗马自己也是这么完蛋的:罗马在意大利的官僚系统曾经通过和教廷互相绑定而延续下来,然而在去教权化之后,罗马的遗产就被彻底毁弃了,无人在意。
世上的文明来来去去,一想到罗马自己也造了报应,他就乐了不少。最为坚韧的强者当然可以有资格乐一乐。
当下作为罗马的老朋友,老大哥,罗马和埃及在他看来也没什么区别。
“要不这样吧,作为老大哥,你们听我一句劝,要不你们折中一下?”商洛提议到,“我觉得你们可以找找共同点。”
“所以。”赫曼努比斯强调道,“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法老的人选。如果你们之中有一位正统法老的存在,那当然可以统治埃及。如果没有,那我们还是按照房东和租客的关系打交道吧。”
“请等等。”商洛抬起了手,“你们对法老的判定是怎样的?”
“只要是正统法老就可以——历代法老王朝的正统继承人都可以,包括库施王朝和托勒密王朝。或者,凯撒的后代。”
“库施人也能算吗”维多利亚捂着额头。
“您这是种族歧视。黑人也做过法老,那他们当然也能算。希腊人在我们看来和黑人没什么本质区别。”
“那就托勒密吧。”维多利亚开口道,“所以,你们需要托勒密家族的继承人?那他们是希腊人。所以其他希腊人也可以做法老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