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风筝步枪子弹
第七百五十三章,工业基地
小
大
亚历山大最终还是认怂了。
形势比人强,亚历山大想不认怂都不行。
其实按着亚历山大的脾气,是真想拉开架势跟华夏军队打上一仗,可问题是,现在就是想打也不可能了。
首先英缅军的弹药都没了。
更关键的是,英缅军的三个师、一个旅加一个装甲旅还被包围了。
真要是开打,英缅军的四万人,分分钟就会被华夏军队分割歼灭!
到那个时候,亚历山大还有他的英缅军,就只能以战俘的名义回到印度去了,真要闹到这一步,韩勇和史迪威固然没什么好果子吃,但是他亚历山大只怕更会名誉扫地,从此再无法在人前抬起头。
但如果认怂,事情就变成了他主动配合。
英缅军主动交出武器弹药,就成了充满协作精神的配合行动,从缅甸的撤出,也是为驰援非洲,英缅军还有他的名誉就算是保住了。
在双方意见达成统一之后,韩勇便立刻解除了司令部的戒严。
亚历山大这会是一刻也不想在仰光多留了,在史迪威和韩勇联名致电盟军总司令部,说明缅甸的事件只是一场误会之后,亚历山大立刻带着英缅军司令部的所有人员离开仰光,前往孟拱与英缅军的四万官兵会合。
韩勇和史迪威倒是亲自赶到火车站来送行。
目送火车载着亚历山大一行人消失在远处,史迪威忽然哈哈一笑。
「韩勇,我是真的没有想到。」史迪威说,「这次事件竟然能以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亚历山大居然真的低了头,认了怂。」
「这有什么稀奇的。」韩勇哂然一笑,说,「这都是明摆着的事。」
史迪威摇摇头说道:「可我是真的担心,事情最后会闹到不可收拾。」
「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韩勇哂然说,「像亚历山大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纸老虎,嘴上叫得凶,其实却色厉内茬,比谁都更爱惜自己的名誉,你只要揪住他的要害,拿他的名誉进行要挟,他就只能够认怂。」
两人说话间,一列从曼谷过来的火车缓缓停靠车站。
火车门打开,然后人潮便如汹涌的潮水从车上涌下。
从火车上下来的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而且以老人孩子居多。
从他们互相交谈的语言,韩勇一下就听出来这些基本都是华侨。
随着日军对整个南洋的全面入侵,随着南侨总会的倡议书发出,南洋华侨向缅甸的大逃亡终于是开始了。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之内,还会有更多的华人华侨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爪哇、婆罗洲甚至菲律宾,乘坐各式交通工具到来。
缅甸这边的难民安置工作必须得抓紧了。
史迪威也注意到了这些难民,沉声说道:「这是从泰国逃难过来的华侨?」
「是的,从泰国过来的华侨。」韩勇道,「再接下来还会有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爪哇甚至于菲律宾逃难过来的华侨。」
史迪威道:「真要是这样的话,人数恐怕不会少。」
「肯定的。」韩勇点点头,道,「至少也得上千万。」
「上千万?」史迪威吓了一跳,低声说,「安置这么多难民,可不容易。」
「是啊,安置这么多的难民的确不容易。」韩勇幽幽的说道,「光是解决这么多的难民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大难题。」
史迪威道:「韩,你放心,我会尽力帮助你的这些苦难同胞。」
韩勇却摇了摇头,沉声说:「现在你们美国政府的压力也大,不仅要兼顾亚洲战场,更要承担起欧洲西线战场的主导地位,物资的消耗极大,只怕也是拿不出多少物资来赈济南洋的华人华桥。」
史迪威闻言默然。
因为韩勇说的是都是事实。
出于人道主义,美国政府可以拿出一些物资赈济南洋华侨。
但是这些物资肯定不会多,至少不足以养活上千万的难民。
想到这,史迪威就不免有些难过,本质上他还是很同情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
这时候,韩勇忽然又说道:「史迪威将军,黑格尔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存在两面性,涌入缅甸的这些华人难民固然是一个负担,但是也有可能是一大助力!如果能够加以利用,这就是一笔庞大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史迪威闻言心头一动,道,「韩,你的意思是说……」
「就是你心中想的那样。」韩勇点点头说道,「你应该也已经预见到了,世界反***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至少两三年内是结束不了的!」
「两三年内,不仅是欧洲战场,亚洲战场也需要美国输送军需物资!」
「我不知道以美国的工业实力,是否承担得起这样庞大的物资需求,但是既便是美国的工业制造基础能够承受得了,你们的物资运输能力只怕也是承受不了吧?」
「由于太平洋遭到封锁,从美国本土发出的物资必须先经由大西洋,再经过非洲南端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从印度走陆路再到缅甸,这样漫长的运输补给钱,不仅耗时漫长,而且容易遭受攻击!尤其容易遭受日本海军袭击!」
「保守攻击,从美国发出来十吨军需物资,能有三到四吨输送到缅甸就已经不错了,如果日本海军不惜代价的封锁,可能一吨都不到!」
「其实,物资的损耗还在其次,关键还是运输船只以及军舰的损失。」
「这样的物资损耗及舰船损失,既便是以美国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时间一长只怕也未必承受得了。」
史迪威闻言便陷入长时间沉默。
韩勇说的这个问题,史迪威也有想过。
但是想来想去,也没能想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基本上,韩勇所说的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好半晌,史迪威才无奈的说道:「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无论有多困难,这场反***战争总得继续打下去,我们总不能直接投降吧?」
韩勇说道:「其实办法还是有的。」
「有办法?」史迪威道,「什么办法?」
韩勇说道:「办法就是,在缅甸打造一个大型工业区,生产从军装到子弹,从飞机到坦克,从罐头到药品的所有的军需物资!这样一来,就免去了从美国本土到亚洲的漫长的运输线,物资、运输工具以及护航舰队的损失也就会大大降低!」
停顿了下,韩勇又说道:「关键是,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哦不不,你在开玩笑。」史迪威听了却连连摆手说道,「钟,这不可能,这个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真的做不到。」
韩勇反问:「为什么你会觉得做不到?」
史迪威道:「首先,缅甸的安全不能够保证,如果真要建,也只能建在印度,但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及印度人的懒惰会使得工业区的生产效率非常烂,到最后你一计算,还不如从美国本土转运物资更划算,这一点我们做过调查。」
韩勇说道:「现阶段,要想守住缅甸全境的确是非常困难,但对于守住缅北,我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所以将工业区建在缅北就没问题!」
史迪威道:「建在缅北,你就能够保证安全吗?」
「我能!」韩勇斩钉截铁的道,「我以五十万川军的名义起誓,一定守住缅北!」
史迪点点头,旋即又摇头说道:「但就算你能保证缅北的安全,也还是不行啊,因为工业区的建设以及动作没有那么容易,这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各个方面……」
韩勇摆手说:「工业园区的建设,说复杂的确很复杂,但是说简单其实也简单。」
「你说什么?其实也简单?」史迪威连连摆手,说道,「哦不不,不可能简单。」
「我说简单,就一定简单。」韩勇反驳道,「我们其实可以对整个工业园区的建设进行分解,先来说基础。」
史迪威说道:「基础就是三通,水,电还有公路。」
「对,三通。」韩勇点点头说,「缅北的水资源有多丰富就不用我多说,既便放到世界范围内也堪称优秀,对吧?」
怒江的水资源有多丰富,鬼都知道!
「电力资源也不用担心,缅北不仅水力资源丰富,煤炭储量也是超大,所以无论水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很容易!」
「公路方面,滇缅公路已修成通车!」
「既便将来仰光港遭到了日军封锁,我们也可以从陆路再修一条印缅公路直通印度的英帕尔地区,所以公路交通也是不成问题。」
「再来说说其他的资源,缅甸境内不仅有优质的铁矿,仁安羌更有一口大型油井,这口油井也是日军出兵缅甸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缅甸境内还有大片的橡胶林!」
「史迪威将军,只要你能够想到的,缅甸几乎全都有!」
「所以,缅北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这点完全没问题!」
「是的,这一点我承认。」史迪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旋即又说道,「但是要想建起一个大型工业园区,除了要有资源基础外,还得有人力资源!尤其是像炼钢、炼油、化工以及制药等基础行业,需要一大批熟练工人,这个缅甸并没有。」
韩勇摇头说:「史迪威将军你说的对,缅甸的确没有发展工业所需人力资源,但是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了,要不了多久,这点就会改观!」
史迪威闻言心头便一动,目光转向火车上下来的华侨难民。
「你是说……」史迪威道,「从南洋各地涌来缅甸的华侨难民?」
「对,就是他们。」韩勇重重点头道,「这些华侨难民中间,很大一部分原本就是各行各业的工人,我们华人的纪律性、勤奋以及善于学习可是举世闻名的,既便让他们从事一个全新的工种,也只需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即可!」
史迪威终于有些心动,说:「我考虑一下。」
「史迪威将军,别考虑了!」韩勇沉声说道,「时间不等人!缅北的工业基地越早建成投产,反***同盟所承受的各种损失就会越小!反过来,我们缅甸战区的五十万大军的战斗力就越强,打赢缅甸战争的可能性也就会越高!」
「好!」史迪威立刻做出决定,接着说道,「我立刻致电华盛顿!请总统阁下郑重的考虑你的建议!」
这时,安镇远走进来报告说:「总司令,外面有华侨要见你。」
「哪国的华侨?」韩勇一边说一边往外走,「是不是陈嘉庚先生?」
「不是陈先生。」安镇远摇头说,「是个年轻人,应该三十岁不到。」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来到司令部的大门口,然后韩勇一眼就看到了、踌躇不安的站在大门口的那个年轻人。
看到这年轻人,韩勇不由得一愣。
这个就是胡林给自己安排的家人,也是说,本来就有韩勇这个人。但是韩勇至于怎么样,只有胡林知道,但是肯定的是以前的韩勇已经不复存在了,胡林和他们的情报人员厉害,韩勇还是知道的,不会有大的差距。
几乎是在同时,那年轻人也注意到了韩勇,然后呆呆的站在那里。
下一秒钟,韩勇脸上就涌起一抹狂喜之色,一边大步迎向年轻人,一边说道:「哥,你什么时候回的缅甸?」
年轻人脸上也立刻涌起激动起来。
不过嘴唇嚅动两下,最终却说道:「总司令。」
「什么总司令。」韩勇在兄长胸口砸了一拳,笑道,「我是你兄弟!」
说完,韩勇又拉着兄长向安镇远介绍说:「小安子,这是我哥韩刚,他可是仰光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
「韩先生你好。」
安镇远啪的敬礼。
「你好,你好。」韩刚却有些手足无措。
韩勇又接着问道:「哥,你什么时候回的仰光?」
「接到你电报就回来了。」韩刚神情有些复杂,这才十年不见,当年那个一脸稚气的臭小子居然就成了统帅几十万大军的总司令,这世事变幻也太神奇了,现在就算他兄弟站在自己面前,也仍旧跟做梦似的。
韩刚又接着问道:「老二,回孟拱了吗?哦对,滇缅公路要经过孟拱,你肯定是从孟拱过来的,已经见过爸妈还有大妹、小妹了吧?二老的身体都还好吧?」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形势比人强,亚历山大想不认怂都不行。
其实按着亚历山大的脾气,是真想拉开架势跟华夏军队打上一仗,可问题是,现在就是想打也不可能了。
首先英缅军的弹药都没了。
更关键的是,英缅军的三个师、一个旅加一个装甲旅还被包围了。
真要是开打,英缅军的四万人,分分钟就会被华夏军队分割歼灭!
到那个时候,亚历山大还有他的英缅军,就只能以战俘的名义回到印度去了,真要闹到这一步,韩勇和史迪威固然没什么好果子吃,但是他亚历山大只怕更会名誉扫地,从此再无法在人前抬起头。
但如果认怂,事情就变成了他主动配合。
英缅军主动交出武器弹药,就成了充满协作精神的配合行动,从缅甸的撤出,也是为驰援非洲,英缅军还有他的名誉就算是保住了。
在双方意见达成统一之后,韩勇便立刻解除了司令部的戒严。
亚历山大这会是一刻也不想在仰光多留了,在史迪威和韩勇联名致电盟军总司令部,说明缅甸的事件只是一场误会之后,亚历山大立刻带着英缅军司令部的所有人员离开仰光,前往孟拱与英缅军的四万官兵会合。
韩勇和史迪威倒是亲自赶到火车站来送行。
目送火车载着亚历山大一行人消失在远处,史迪威忽然哈哈一笑。
「韩勇,我是真的没有想到。」史迪威说,「这次事件竟然能以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亚历山大居然真的低了头,认了怂。」
「这有什么稀奇的。」韩勇哂然一笑,说,「这都是明摆着的事。」
史迪威摇摇头说道:「可我是真的担心,事情最后会闹到不可收拾。」
「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韩勇哂然说,「像亚历山大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纸老虎,嘴上叫得凶,其实却色厉内茬,比谁都更爱惜自己的名誉,你只要揪住他的要害,拿他的名誉进行要挟,他就只能够认怂。」
两人说话间,一列从曼谷过来的火车缓缓停靠车站。
火车门打开,然后人潮便如汹涌的潮水从车上涌下。
从火车上下来的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而且以老人孩子居多。
从他们互相交谈的语言,韩勇一下就听出来这些基本都是华侨。
随着日军对整个南洋的全面入侵,随着南侨总会的倡议书发出,南洋华侨向缅甸的大逃亡终于是开始了。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之内,还会有更多的华人华侨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爪哇、婆罗洲甚至菲律宾,乘坐各式交通工具到来。
缅甸这边的难民安置工作必须得抓紧了。
史迪威也注意到了这些难民,沉声说道:「这是从泰国逃难过来的华侨?」
「是的,从泰国过来的华侨。」韩勇道,「再接下来还会有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爪哇甚至于菲律宾逃难过来的华侨。」
史迪威道:「真要是这样的话,人数恐怕不会少。」
「肯定的。」韩勇点点头,道,「至少也得上千万。」
「上千万?」史迪威吓了一跳,低声说,「安置这么多难民,可不容易。」
「是啊,安置这么多的难民的确不容易。」韩勇幽幽的说道,「光是解决这么多的难民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大难题。」
史迪威道:「韩,你放心,我会尽力帮助你的这些苦难同胞。」
韩勇却摇了摇头,沉声说:「现在你们美国政府的压力也大,不仅要兼顾亚洲战场,更要承担起欧洲西线战场的主导地位,物资的消耗极大,只怕也是拿不出多少物资来赈济南洋的华人华桥。」
史迪威闻言默然。
因为韩勇说的是都是事实。
出于人道主义,美国政府可以拿出一些物资赈济南洋华侨。
但是这些物资肯定不会多,至少不足以养活上千万的难民。
想到这,史迪威就不免有些难过,本质上他还是很同情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
这时候,韩勇忽然又说道:「史迪威将军,黑格尔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存在两面性,涌入缅甸的这些华人难民固然是一个负担,但是也有可能是一大助力!如果能够加以利用,这就是一笔庞大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史迪威闻言心头一动,道,「韩,你的意思是说……」
「就是你心中想的那样。」韩勇点点头说道,「你应该也已经预见到了,世界反***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至少两三年内是结束不了的!」
「两三年内,不仅是欧洲战场,亚洲战场也需要美国输送军需物资!」
「我不知道以美国的工业实力,是否承担得起这样庞大的物资需求,但是既便是美国的工业制造基础能够承受得了,你们的物资运输能力只怕也是承受不了吧?」
「由于太平洋遭到封锁,从美国本土发出的物资必须先经由大西洋,再经过非洲南端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从印度走陆路再到缅甸,这样漫长的运输补给钱,不仅耗时漫长,而且容易遭受攻击!尤其容易遭受日本海军袭击!」
「保守攻击,从美国发出来十吨军需物资,能有三到四吨输送到缅甸就已经不错了,如果日本海军不惜代价的封锁,可能一吨都不到!」
「其实,物资的损耗还在其次,关键还是运输船只以及军舰的损失。」
「这样的物资损耗及舰船损失,既便是以美国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时间一长只怕也未必承受得了。」
史迪威闻言便陷入长时间沉默。
韩勇说的这个问题,史迪威也有想过。
但是想来想去,也没能想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基本上,韩勇所说的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好半晌,史迪威才无奈的说道:「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无论有多困难,这场反***战争总得继续打下去,我们总不能直接投降吧?」
韩勇说道:「其实办法还是有的。」
「有办法?」史迪威道,「什么办法?」
韩勇说道:「办法就是,在缅甸打造一个大型工业区,生产从军装到子弹,从飞机到坦克,从罐头到药品的所有的军需物资!这样一来,就免去了从美国本土到亚洲的漫长的运输线,物资、运输工具以及护航舰队的损失也就会大大降低!」
停顿了下,韩勇又说道:「关键是,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哦不不,你在开玩笑。」史迪威听了却连连摆手说道,「钟,这不可能,这个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真的做不到。」
韩勇反问:「为什么你会觉得做不到?」
史迪威道:「首先,缅甸的安全不能够保证,如果真要建,也只能建在印度,但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及印度人的懒惰会使得工业区的生产效率非常烂,到最后你一计算,还不如从美国本土转运物资更划算,这一点我们做过调查。」
韩勇说道:「现阶段,要想守住缅甸全境的确是非常困难,但对于守住缅北,我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所以将工业区建在缅北就没问题!」
史迪威道:「建在缅北,你就能够保证安全吗?」
「我能!」韩勇斩钉截铁的道,「我以五十万川军的名义起誓,一定守住缅北!」
史迪点点头,旋即又摇头说道:「但就算你能保证缅北的安全,也还是不行啊,因为工业区的建设以及动作没有那么容易,这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各个方面……」
韩勇摆手说:「工业园区的建设,说复杂的确很复杂,但是说简单其实也简单。」
「你说什么?其实也简单?」史迪威连连摆手,说道,「哦不不,不可能简单。」
「我说简单,就一定简单。」韩勇反驳道,「我们其实可以对整个工业园区的建设进行分解,先来说基础。」
史迪威说道:「基础就是三通,水,电还有公路。」
「对,三通。」韩勇点点头说,「缅北的水资源有多丰富就不用我多说,既便放到世界范围内也堪称优秀,对吧?」
怒江的水资源有多丰富,鬼都知道!
「电力资源也不用担心,缅北不仅水力资源丰富,煤炭储量也是超大,所以无论水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很容易!」
「公路方面,滇缅公路已修成通车!」
「既便将来仰光港遭到了日军封锁,我们也可以从陆路再修一条印缅公路直通印度的英帕尔地区,所以公路交通也是不成问题。」
「再来说说其他的资源,缅甸境内不仅有优质的铁矿,仁安羌更有一口大型油井,这口油井也是日军出兵缅甸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缅甸境内还有大片的橡胶林!」
「史迪威将军,只要你能够想到的,缅甸几乎全都有!」
「所以,缅北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这点完全没问题!」
「是的,这一点我承认。」史迪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旋即又说道,「但是要想建起一个大型工业园区,除了要有资源基础外,还得有人力资源!尤其是像炼钢、炼油、化工以及制药等基础行业,需要一大批熟练工人,这个缅甸并没有。」
韩勇摇头说:「史迪威将军你说的对,缅甸的确没有发展工业所需人力资源,但是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了,要不了多久,这点就会改观!」
史迪威闻言心头便一动,目光转向火车上下来的华侨难民。
「你是说……」史迪威道,「从南洋各地涌来缅甸的华侨难民?」
「对,就是他们。」韩勇重重点头道,「这些华侨难民中间,很大一部分原本就是各行各业的工人,我们华人的纪律性、勤奋以及善于学习可是举世闻名的,既便让他们从事一个全新的工种,也只需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即可!」
史迪威终于有些心动,说:「我考虑一下。」
「史迪威将军,别考虑了!」韩勇沉声说道,「时间不等人!缅北的工业基地越早建成投产,反***同盟所承受的各种损失就会越小!反过来,我们缅甸战区的五十万大军的战斗力就越强,打赢缅甸战争的可能性也就会越高!」
「好!」史迪威立刻做出决定,接着说道,「我立刻致电华盛顿!请总统阁下郑重的考虑你的建议!」
这时,安镇远走进来报告说:「总司令,外面有华侨要见你。」
「哪国的华侨?」韩勇一边说一边往外走,「是不是陈嘉庚先生?」
「不是陈先生。」安镇远摇头说,「是个年轻人,应该三十岁不到。」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来到司令部的大门口,然后韩勇一眼就看到了、踌躇不安的站在大门口的那个年轻人。
看到这年轻人,韩勇不由得一愣。
这个就是胡林给自己安排的家人,也是说,本来就有韩勇这个人。但是韩勇至于怎么样,只有胡林知道,但是肯定的是以前的韩勇已经不复存在了,胡林和他们的情报人员厉害,韩勇还是知道的,不会有大的差距。
几乎是在同时,那年轻人也注意到了韩勇,然后呆呆的站在那里。
下一秒钟,韩勇脸上就涌起一抹狂喜之色,一边大步迎向年轻人,一边说道:「哥,你什么时候回的缅甸?」
年轻人脸上也立刻涌起激动起来。
不过嘴唇嚅动两下,最终却说道:「总司令。」
「什么总司令。」韩勇在兄长胸口砸了一拳,笑道,「我是你兄弟!」
说完,韩勇又拉着兄长向安镇远介绍说:「小安子,这是我哥韩刚,他可是仰光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
「韩先生你好。」
安镇远啪的敬礼。
「你好,你好。」韩刚却有些手足无措。
韩勇又接着问道:「哥,你什么时候回的仰光?」
「接到你电报就回来了。」韩刚神情有些复杂,这才十年不见,当年那个一脸稚气的臭小子居然就成了统帅几十万大军的总司令,这世事变幻也太神奇了,现在就算他兄弟站在自己面前,也仍旧跟做梦似的。
韩刚又接着问道:「老二,回孟拱了吗?哦对,滇缅公路要经过孟拱,你肯定是从孟拱过来的,已经见过爸妈还有大妹、小妹了吧?二老的身体都还好吧?」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