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风筝步枪子弹

第八百四十九章,意义重大

    裕仁对田中裕隆甘愿背锅的表现非常满意。

    「田中君,自从你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之后,各方面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裕仁当即肯定了田中裕隆这段时间的表现。

    田中裕隆闻言便松了口气。

    内阁总理大臣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容易坐的。

    既要让方方面面的利益集团满意,又要让皇室满意,一旦平衡不好利益,很容易就会遭受利益倏关方的反噬,落下黯然下台。

    所以裕仁的肯定,对田中裕隆来说很重要。

    当下田中裕隆又接着问道:「陛下,关于缅甸战局,您接下来有何旨意?」

    「朕没什么旨意,毕竟朕不了解前线情况。」裕仁摆了摆手,旋又说道,「关于缅甸战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还是多听一听寺内君还有石原君的意见吧。」

    「哈依。」田中裕隆虽克不情愿,但也只能老实的答应下来。

    ……

    曼德勒,缅甸战区长官部。

    韩勇终于得以睡了个好觉。

    一觉睡了整整十六个小时,直到第二天傍晚时分才终于醒来。

    匆匆洗漱过,韩勇容光焕发的走进作战室,只见王赓、史迪威早已经在,就连温应星都从密支那赶过来。

    「韩勇,这是蒋委员长的贺电。」温应星将一纸电报递过来,笑道,「祝贺你在曼德勒会战中取得的胜利,不过……」

    顿了顿,温应星又接着说:「蒋委员长还极为贴心的提醒你,远征军只是在曼德勒会战的第一阶段中击溃了日军一个师团,鬼子的缅甸方面军实力犹存,让我们务必提高警惕,提防小鬼子的反扑。」

    「呵呵。」韩勇便笑着说道,「这才是咱们蒋委员长的作风啊。」

    「可不。」朱良清也笑着附和,「委员长特意点出了咱们只击溃了日军一个师团,主要目的是想提醒我们,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胜利而已,让我们不要骄傲,一定要戒骄戒躁,争取击溃甚至全歼更多的日军,哈哈哈哈。」

    韩勇和温应星便跟着大笑起来。

    蒋委员长的心思他们还能不明白?

    这是不愿意承认华夏远征军已经赢得曼德勒会战的事实。

    或许以蒋委员长的眼光来看,日军仅只是被击溃一个师团,就输掉一次会战,实在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韩勇他们能理解蒋委员长的心思,史迪威却没有办法理解。

    美国人的观念里没有模糊地带,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于是史迪威立刻不乐意了,说:「这可不是一次小小的胜利。」

    顿了顿,史迪威又接着说:「这次虽然只是击溃了日军一个师团,却直接瓦解了日军缅甸方面军的攻势,使得整个缅甸战场的局势由防御作战转入相持阶段,这不仅对于缅甸,甚至对于世界反***战场都是一个重大转折!」

    这不是史迪威个人的评价,而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评价。

    得知曼德勒大捷的消息后,罗斯福便立刻发来了祝捷电,并且在祝捷电文里对这次曼德勒会战的胜利进行了高度评价。

    罗斯福之所以会这样高度评价曼德勒会战,也是因为盟军在其他战场的表现太糟糕,缅甸战场几乎成了唯一的亮点。

    曼德勒会战的战果不大。

    但是战略意义非同凡响。

    ……

    蒋委员长对此有不同意见。

    「战略意义非同凡响?」蒋委员长皱眉道,「什么战略意义?」

    在云岫楼的书房之中,蒋委员长当着几个心腹幕僚提出了质疑。

    「能有什么战略意义?」蒋委员长哼声道,「不就是击溃了日军一个师团?而且只是击溃而非全歼,能有什么意义?」

    「三次苏皖会战歼灭的日军数量不更多?」

    「曼德勒会战的战略意义还能比三次苏皖会战更大?」

    「校长,这个不一样。」张治中小声说道,「三次苏皖会战歼灭的日军虽然更多,但是限于现实条件,苏皖战区在重创日军后根本无力发动反攻,但是曼德勒会战却不一样,华夏远征军在赢得曼德勒会战后,很快就能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胡说八道。」蒋委员长说道,「击溃了日军一个师团,就能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了?石原莞尔的缅甸方面军可是下辖两个军,足足有八个精锐师团!仅仅只是损失了一个师团,日军缅甸方面军立刻就丧失了进攻能力?开玩笑嘛。」

    「校长说的没错,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陈实道,「石原莞尔的缅甸方面军仅仅只是损失了一个师团而已,何况日军大本营在得知消息之后,说不定还会再次进行增兵,到时候就算远征军新兵到位,又能如何?」

    「没错。」何应钦也附和说道,「五十万新兵是不少,可那终究只是新兵,跟日本兵的综合素质是不能够比的,所以缅甸战场转入反攻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吹牛而已!」

    「好吧,卑职也就是这么一说。」张治中淡淡一笑,主动放弃了这次争辩。

    夏虫不可语冰,真是蠢货一群,根本就不具备什么战略眼光。

    ……

    蒋委员长和几个心腹幕僚看不到这一战的意义,石原莞尔对此却是洞若观火。

    跟石原莞尔一样看到这一战重大战略意义的,还有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所以,当石原莞尔搭乘飞机紧急飞到新加坡的南方军司令部,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便把冈村宁次的电报拿给石原莞尔看。

    「石原君,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寺内寿一道,「你跟冈村君想到一块去了。」

    石原莞尔并没有因为寺内寿一的称赞沾沾自喜,皱着眉头说:「总司令阁下,关于这次曼德勒的失利,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我知道。」寺内寿一肃然说道,「这次战役的损失虽然不大,但是政治意义却绝对不容小觑,这是真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世界大战的走势的。」

    石原莞尔这才松了口气,说道:「总司令阁下明鉴。」

    寺内寿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好好的讨论一下缅甸战场接下来究竟该么办吧?」

    「哈依!」

    道家的阴阳学说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无论美国的罗斯福,还是日本的冈村宁次、石原莞尔都看到了华夏远征军赢得曼德勒会战之后带给盟军的好处,却没人能看到这事的负面影响。

    只有韩勇本人有一些隐隐的担心,担心德国的反应。

    史迪威看出韩勇有些忧愁,问道:「韩,你在担心什么?」

    韩勇缓步走到贴在南墙前的世界地图前,盯着欧洲说道:「我在担心曼德勒会战有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史迪威愕然说道,「钟,你在开玩笑么?」

    旁边的朱良清、温应星两人也被吸引过来,朱良清更是问道:「总座,曼德勒会战的胜利对盟军只有积极影响,怎么会有负面影响?」

    「怎么就没有?」蒋委员长道,「日本政府已经进入战时动员,几乎是倾尽国力来发动东南亚以及太平洋战场的攻势作战,在太平洋战场确实战果辉煌,但是在东南亚战场尤其在缅甸战场,却叠遭败绩,你们觉得,轴心同盟的高层又会怎么想?」

    「轴心同盟?」史迪威道,「韩,你是在说德国政府吗?」

    韩勇点点头,又接着说道:「更确切点说,我是在说元首。」

    史迪威说道:「这个独夫,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欧洲的东线战场,只怕是没闲心关注东南亚战场尤其是缅甸战场吧?」

    「那可未必。」韩勇摇头说,「他就算再忙,讨论的时间总还是有的。」

    史迪威、朱良清还有温应性便立刻沉默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

    韩勇一语成谶,此时此刻,元首的目光真的从欧洲东线转向了缅甸。

    在狼堡巨大的地下指挥所,元首目光依旧还是那样犀利,炯炯有神。

    足足一刻钟后,元首的目光才终于从缅甸的地图上挪开,扭头看向站在他身边的绝对亲信,国防军参谋长凯特尔上将。

    「威廉。」元首沉声道,「你怎么看待缅甸的曼德勒会战?」

    旁边的戈林等一干德军高级将领面面相觑,心忖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东部遭受苏联红军顽强阻击,已经是寸步难行,甚至连莫斯科市区的抵抗都有死灰复燃之势,元首却居然还有闲心情问凯特尔对于缅甸战场的局势的判断?

    戈林很想说一句,元首,你是不是太闲了?

    但这也就是想想,真让他问是绝对不敢的。

    凯特尔对于元首的这个问题也是猝不及防。

    但凯特尔毕竟是个有能力有眼光的指挥官。

    在略一思忖之后,凯特尔便说道:「元首,日军在缅甸只怕要有***烦。」

    元首脸上没任何表情,更看不出对凯特尔这一判断的任何倾向性,又道:「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凯特尔认真的看了看元首,希望从元首的表情中看出些微的端倪。

    但是最终,凯特尔失望了,他没能够从元首脸上看出丝毫的端倪,所以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往下阐述。

    凯特尔说:「我们原以为,日本政府在进行全面动员,转入战时体制后,将会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力,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美英等国在亚洲、澳洲的军事存在,再出兵远东与帝国夹击苏联,这样的话,苏联的败亡就指日可待,轴心同盟赢得最终胜利,也将再没有任何悬念,但是……」

    说到这里一顿,凯特尔又去观察元首的表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终于让凯特尔注意到了一个细微的细节,他发现元首的眉头不经意间微微的扬了一下。

    凯特尔心神大定,看来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当下凯特尔又道:「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期望已然化为泡影,日军不要说出兵远东夹击苏联了,甚至就连摧毁美英在亚洲的军事存在都无法办到,哦不,日军甚至都没办法迫使华夏屈服,曼德勒会战的失败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元首终于开口了,沉声说:「也就是说,帝国终究要独自面对苏联、美国以及英国的东西夹击,是这意思吗?」

    至于意大利王国,已经被元首直接给忽略了。

    因为意大利军队在非洲战场的表现太让元首失望了。

    「是的。」凯特尔点头说,「帝国终究要独自面对苏联、美国以及英国的东西夹击,没有任何国家、任何人能帮我们。」

    元首点点头又道:「威廉,还有别的发现吗?」

    「是的,我还有。」凯特尔肯定的说道,「日军在缅甸战场的失利,对于我们第三帝国来说是个警示,日本已经进行了全国总动员,以狮子搏兔之势进攻缅甸,尚且遭受了失败,那么我们第三帝国是不是也应该全力以赴呢?」

    元首的目光骤然之间变得更加的犀利,问道:「你是说我们第三帝国也应该进行全国总动员,转入战时体制?」

    旁边戈林等高级将领闻言,勃然色变。

    进行全国总动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是的。」凯特尔沉声道,「元首,我认为第三帝国是时候进行全国总动员了,趁美国的战争机器还没完全开动起来,立刻转入战时体制,进行全国总动员,动员以及武装更多的军队投入到东线战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苏联!再然后集中全力对付美英联军!不然的话,帝国一旦陷入到两线作战,局面将会不可收拾。」

    ……

    在缅甸,曼德勒。

    韩勇幽幽的说道:「我担心,元首会从曼德勒会战之中汲取教训,然后学习日本转入战时体制,再然后进行全国总动员!」

    顿了顿,韩勇又接着说道:「德国的工业制造基础不是日本能比,所以,德国一旦转入到战时体制,一旦进行全国总动员,所能迸发出的战争潜力却会五倍、十倍于日本,一旦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苏联能顶住德军的大举进攻?」

    史迪威、朱良清还有温应星等人听了后,勃然色变。

    史迪威甚至感到嗓子眼一阵阵的发干,太可怕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