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有法可依

第707章 有法可依

“贾相,我乃堂堂朝廷命官,为何当众辱我?”“醒来”的吴静安面带悲愤的哭诉,引起了现场官员的共鸣,奈何畏惧贾琏,只能面露不忿。

当着一众百姓,贾琏头也不回道:“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你是读书人,个中意味心知肚明。”

吴静安再次瘫软在地,无力辩白,躺在地上喃喃自语:“吴某十年寒窗,图的不就是做一个人上人么?”

贾琏不去管他,只是让人防着他自尽,继续断案,涉事工厂主需赔付工人损失的工钱(含罢工期间),被打伤的工人每人赔偿五百元,行凶者立刻缉拿到案。工厂主本人扣押在案,等待后续判决。

一份状纸断案之后,接看是下一个案子,还是劳资纠纷的问题,还是要把事主带到现场。还是当真所有人的面审案。

苏州知府再次被提问,摆出一副自己死猪不怕开水烫,自己一个人扛下所有的架势垂头不语。

贾琏一个下午审了三个涉及伤人的案子,立场上都是偏向工人,天色渐渐的暗了,百姓依旧不肯散去。

贾琏再次拿起喇叭:“苏州的父老乡亲们,时候不早了。大家若是相信贾某,明日继续审案,欢迎大家到场旁听。如果大家不信贾某,这就安排人点灯,连夜审案。”

人群中立刻有人喊了一嗓子:“我信的过贾青天,明日再来就是。”

还有人喊:“钦差大人累了一个下午,大家都回吧,明日再来。”

人群渐渐的散去,贾琏起身朝四周抱手致意。陆续有百姓走之前,来到贾琏跟前,磕头三响才离去。

每次贾琏都站着承受,并抱手致意,一言不发的承受了这份对公平的寄托。

最终剩下五个代表,还有零星的一些围观者,贾琏目光过去,这些人都心虚的低头走掉。奈何这些人没走一会,至僻静处时,立刻被龙禁尉密探拿下。现场的贾琏询问各位代表是否要安排住宿,代表们表示各自回家,明日再来。

府衙后院,面对江南省一干高官时,贾琏嗓音略带沙哑:“别说本相不给你们机会,今天晚上自觉一点,把自己干的那点事写清楚交冯大人处。夜了,本相也不留各位吃饭,都回去吧。齐盛小税徃 已发布醉辛蟑劫”

贾琏也不怕这些人跑路,毕竟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些人也没有鱼死网破的勇气。

真要有这样的人,没等贾琏出手,其他人都得拿下他,将功赎罪。交代了冯敢几句话,贾琏离开前堂,去了府衙后院。知府和家人已经被关在偏院内控制起来。

年过七旬的林如海,发须花白,人已经站不起来了,此刻坐在软垫子上,眼神锐利的看着进来的贾琏。

“你真是一点都没变!”林如海开口如是说,贾琏抱手笑道:“国家总是需要一些人从全局看问题,为何不能算我一个呢?”

“为了所谓的大局,牺牲了个人乃至家族,这种事情老朽做不到。如此说来,老朽不如不器多矣。”林如海自嘲大佬笑了笑。

做过多年首辅的林如海,宦海沉浮几十年,他怎么不知道国家的情况呢?怎么不知道如何做对国家好呢?

人生在世,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人。

个人的背后寄托着很多人的希望,在这些希望的压力下,是选择国家的整体利益,还是选择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完全看个人选择了。

“我也没有泰山大人说的那么特别,如果个人以及家族利益与大局冲突,那便顾大局。能兼顾的时候,还是要兼顾的。”

一番话说的林如海哑口无言,他就是做不到兼顾,所以才苦恼啊。

很多时候如何保证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一致实在太难了。人生有太多面临取舍的时候。

即便是贾琏,也只能保证大体上三者之间利益一致。

问题是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凤毛麟角。

“不说了,就是来看看你,此间事了,记得去看看你姑姑。回了!”林如海也不多话,他能来一趟就不错了,可不保证有效。

实际上林如海早就知道来了也白来,但还是要来的,毕竟他还要在苏州继续生活下去。

有的事情林如海不会开口,否则就是自取其辱。做了那么多年的翁婿,谁不知道谁呢?

下人进来将林如海抬出去,走后门出了府衙,上了马车离去。

贾琏坐着没动,鸳鸯进来低声问:“老爷,该吃饭了。”

点点头,丫鬟们端进来饭菜,贾琏确实饿了,拿起碗筷就吃。,墈^书^君~ +毋.错?内?容/

次日一大早,贾琏起来梳洗时,冯敢已经到了,看他脸色,应该是一夜没睡。

贾琏笑道:“今日你来审,我坐着看就是了。动作快一点,苏州的事情了结后,还要去松江。”

冯敢点点头道:“昨日送来的最新消息,松江等地的罢工还在继续,还有数百女工堵在府衙门口。”

贾琏知道他的意思,淡淡道:“龙禁尉一直盯着,松江知府怕是跑不掉的。”

冯敢心头微微一凛,事情果然如自己所料,那边早有布置,这次涉案官员真是在劫难逃了。

回望过去,每次贾琏来到江南省,总是要有一批官员倒楣的,这次应该也一样。

“一大早卑职便收到了百馀份悔过书,大人要不要看看?”冯敢打起精神,这一关能不能过,就看今天了。

贾琏吃完放下筷子,擦嘴之后拍拍手:“拿来我在堂上看,免得审案时太过无趣了打瞌睡。”

遭到连续暴击的冯敢收起侥幸的心理,咬咬牙:“贾相放心,本官一定秉公断案。”

贾琏笑道:“涉案官员暂且不处理,回头将报告送往京城,由陛下决定该如何处置。

你我可以给建议。”

知府衙门再次开堂,今天围观的百姓还是很多,只不过不是昨日那样,直接在大门外审案。

贾琏坐在侧后方,堂上主持审案的是冯敢。

冯敢站起身朝四周抱手:“本官两江总督冯敢,受钦差大人委任,今日负责审理百姓的冤案。请各位苦主,有序登堂。事先说明,无需下跪。”

江南省一干官员,今日也都到场,只不过没有出现在大堂上,站在后门的走廊里等侯看,一千官员脸色都不好看,这是一夜没睡呢。

唯独一个官员例外,那便是苏州知府吴静安,官服被拔下了,穿着常服站在一旁等侯询问。

别人的结果如何尚未可知,他的结果肯定是好不了的。

贾琏其实也挺失望了,给了一夜的时间,居然没人对吴静安下手,搞的贾琏都没借口往狠里搞。

在苏州可以让吴静安颜面扫地,但是其他官员的脸面必须要顾及。所有人都推到对立面,那是愚蠢的做法。

冯敢一个上午审理了五个案子,当事人一个都没跑,乖乖的到场。看来昨夜冯敢的工作做到位了。现场的原告百姓,尽管不让跪下,还是一一都跪下了。可见惯性之强大,贾琏也没去纠正,就这么挺好的。百姓要的是一个公平。告状不跪的规矩,还是让皇帝来立的好。

贾琏来苏州就没想过大开杀戒,对于贾琏而言,最关键的还是要明确今后的劳资关系的处理办法。

昨天的做法属于特殊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安抚住民心,让沸腾的民意降温。

冯敢审案明确一个原则,那便是有没有伤人,伤人的案件有没有涉及命案,具体判决时,抱定一个宗旨,有限度偏向弱者。

贾琏始终一言不发,中午休息,下午继续审案。

下午继续,又审了五个案子,等着告状的百姓还有很多。涉及官员的此前不公平的判决,当事官员必须出来自辩。

这一日,又有两个官员因为自辩不过关,被冯敢当众训斥,回去等侯下一步的处置。

贾琏两次站出来向百姓解释,因为官员过错的处置,需要陛下来决断,钦差也只有建议权,请大家理解。

第三日,贾琏还是坐着听审,涉及的案子还是劳资纠纷,但是案子越来越小了,也没有涉及官员。毕竟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打官司的。

第四日,审案的人换成了巡抚,第五日,审案人换成了布政使。

第六日,劳资纠纷的案子基本审完了,贾琏再次站出来说话。

“诸位父老,相关的案子判决,大家能否满意?有不满意者可以站出来说话,要求重申。”

没有百姓站出来说话,贾琏继续。

“大家不说,那本官说几句。百姓个体弱小,工厂主有钱有人,一家一户的百姓是干不过他们的。吃了亏往往都是忍着。这类的事情今后还会发生,如何避免不至于爆发百姓大规模的不满,本官回京之后,一定向陛下建议,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尽量的保证百姓的利益。这里本官要求各级官员,一定要顾及底层弱势百姓的利益,在审理相关的案件时,多为底层弱势百姓考虑。为富不仁者,必须严惩不贷。”

贾琏的总结,引起了一阵欢呼声,现在的百姓还是很好忽悠的。

苏州的事情告一段落,贾琏将一干官员叫来

开会。

“对于苏州和松江发生的事情,内阁很不满,陛下也很不满。你们这些做官的,拿的是朝廷的俸禄,就该为陛下分忧。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即便本相不处置尔等,陛下也不会饶了你们。到底该怎么做,你们自己想想清楚。”

说着,贾琏拿出所有悔过书道:“念到名字的,自己来取回去,本官不要看你们的悔过书,你们自己上本请罪。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最少都是个视察之罪。”说着贾琏一一念姓名,官员一一上场,以袖掩面,取回悔过书。

次日,贾琏前往松江,两江总督、江南省巡抚、三司使陪同这边处置起来更快,松江知府的命运和苏州知府一样,当众拿下,送京审判。

即便不死,最差也是个被流放的结局。

松江这边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因为涉及到了多起人命案子,上海县等三个县令也被当场拿下。

贾琏下来前后二十日,总算是基本将所有案子都审了一遍。

朝廷方面,李元很快给了一系列处置结果,两江总督冯敢有失察之罪,调任辽东总督,级别没降,实际上还是降半级。继任者为江北省巡抚林平。江南省剩下的官员,最好的结果是降级任用。苏州知府、松江知府,流放安西。一位知县被判流放,三位知县被罢官,剥夺功名。

说到的都是朝廷官员,李元秉承先帝的做法,能不杀的一律不杀,除非是谋反。

涉及人命以及伤人的工厂主,判斩立决者三人,流放者十四人。五百馀帮凶被从快从严审判,其中斩立决者二十二人,百馀人流放安西,馀者判刑年数不等。

贾琏回京之前,李元根据官营企业的待遇和规则,发布了关于劳资双方关系的相关法律条款最重要的一条,规定了顾工无论是长期还是临时短期工,每日工钱也不得一块银元。

否则被雇佣者可以向官府提告,各级官府必须依法处置。

最后一条则比较特别,那便是工人有结社自保的权利,结社必须去官府报备,如有纠纷必须要派出代表与官府交涉,不可擅自组织上街闹事。

关于最后一条,不是贾琏建议的,但是人在江南的贾琏,也没法现场反对,毕竟皇帝都批准了。

可见,这一系列的法规,出自皇帝的意思。

以上系列法规名日《关于劳资关系的若干法律规定》。

这一法规的出台,在贾琏看来才是最最重要的,执行如何不去说,但你得先有法可依。从此劳资纠纷摆脱了混沌的野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