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归回阳光灿烂的时光

第1744章 金穗庆丰年,同心话绵长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金穗庆丰年,同心话绵长

赞比亚西部省的十月,是玉米成熟的季节。′顽¨本`鉮/占* ,哽`鑫_罪.筷\连片的“中赞3号”玉米地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饱满的穗子压弯了秸秆,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唱着丰收的歌。李渊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测产仪,屏幕上跳出的“亩产862公斤”让他忍不住笑出声——这比预期的产量还高,意味着西部省五个村庄的农户,今年冬天不仅能吃饱,还能有多余的玉米卖给加工厂。

“李经理,您快看!马库斯大叔家的玉米,一穗就有半斤重!”卡隆达提着一篮刚摘下的玉米跑过来,脸上满是激动。他剥开玉米外皮,金黄的籽粒紧密排列,映着阳光像撒了层碎金。“去年这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竟然能有这么好的收成,真是不敢想啊!”

苏瑶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农户们的收成数据:“卡隆达,我们统计了一下,五个村庄的平均亩产都超过了850公斤,比当地传统品种高了三倍还多。马库斯大叔家种了五亩,今年能收四千多公斤玉米,足够他们家吃两年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李阳和李悦跟着卡姆、莉莉跑过来,手里都抱着一大穗玉米。李阳跑到李渊面前,兴奋地说:“爸爸!我刚才帮马库斯大叔摘玉米,他说要把最大的一穗玉米送给我,还说要教我做当地的玉米饼!”李悦则举起手中的玉米,给苏瑶看:“妈妈,你看这个玉米穗上有好多籽粒,我数了一下,有一百多颗呢!”

卡隆达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笑着说:“李经理,苏经理,明天我们要举办丰收宴,邀请五个村庄的农户都来参加,还想请你们一家人做主宾。`0_0/暁\说′惘¨ ?冕^肺·跃/犊+我们要烤玉米、煮玉米粥,还要跳传统的丰收舞,庆祝今年的好收成!”

李渊和苏瑶对视一眼,立刻点头答应:“好啊!我们明天一定来,还要给大家带些中国的调料,教大家做中国风味的玉米美食。”

第二天一早,李渊和苏瑶就带着孩子们,还有准备好的酱油、醋、辣椒粉,坐上了前往西部省的越野车。李阳坐在副驾驶,手里拿着一个相机,这是他特意从国内带来的,想拍下丰收宴的热闹场景;李悦则靠在苏瑶怀里,手里拿着一个花环,这是她昨天用玉米叶编的,准备送给莉莉。

车子驶进西部省的村庄时,远远就看到村民们在村口忙碌——有的在搭烤架,有的在煮玉米粥,还有的在布置场地,五颜六色的布料挂在树枝上,像一道道彩虹。马库斯大叔看到他们,立刻迎上来,手里拿着一个用玉米穗做的花环,给李渊和苏瑶戴上:“欢迎你们,我尊贵的朋友!这是我们的丰收花环,戴上它,来年一定会有更好的收成!”

李阳和李悦也收到了村民们送的玉米穗花环,李悦开心地把自己编的玉米叶花环送给莉莉,两个小姑娘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去看烤玉米。+第+一\墈-书?蛧_ \更\鑫?醉*全?李阳则跟着卡隆达,去给玉米拍照,他一会儿拍村民们烤玉米的场景,一会儿拍金黄的玉米地,忙得不亦乐乎。

丰收宴开始了,村民们围着烤架坐下,桌上摆满了各种玉米美食——烤玉米、玉米粥、玉米饼,还有苏瑶教村民们做的玉米烙、玉米炖排骨。马库斯大叔举起一碗玉米酒,大声说道:“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能有这么好的收成,要感谢李经理和苏经理,是他们带来了好种子和技术,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提议,大家一起敬李经理和苏经理一杯!”

村民们纷纷举起酒杯,高声说着“谢谢”,李渊和苏瑶也举起酒杯,跟大家一起干杯。玉米酒的醇香在口中散开,李渊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各位乡亲,看到大家丰收的笑容,我们比谁都开心。这些种子和技术,是中赞友谊的象征,未来我们还会带来更好的种子,教大家更多的技术,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饭后,村民们拉起手,跳起了传统的丰收舞。音乐响起,大家跟着节奏摆动身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李阳和卡姆也加入进去,两个男孩手拉手,跟着村民们一起跳;李悦则被莉莉拉着,在场地中间转圈,裙子像一朵盛开的花。苏瑶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也忍不住跟着音乐轻轻摆动身体,李渊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温柔。

就在这时,马库斯大叔走上前,手里拿着一个用红木雕刻的牌匾,上面刻着“中赞友谊,金穗长存”八个字,还有玉米和棉花的图案。“李经理,苏经理,这是我们五个村庄的村民一起做的牌匾,送给你们。感谢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希望中赞友谊像这玉米一样,年年丰收,永远长存!”

李渊接过牌匾,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一块牌匾,更是村民们的心意,是中赞友谊的见证。他紧紧握住马库斯大叔的手,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我们会好好珍藏这块牌匾,它会时刻提醒我们,我们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更多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丰收宴结束后,李渊和苏瑶带着孩子们,在村庄里散步。夜色渐深,村民们家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温暖的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像一颗颗星星。李阳靠在李渊身边,轻声说:“爸爸,今天真开心!我看到马库斯大叔的笑容,觉得你们做的事太有意义了。以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苏瑶握住李悦的手,温柔地说:“悦悦,你今天跟莉莉玩得开心吗?以后我们还会来这里,跟他们一起种玉米,一起庆祝丰收。”李悦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妈妈,我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玉米地,我还要教莉莉学中文,跟她一起画玉米画。”

返回卢萨卡的路上,李阳靠在车窗上,看着渐渐远去的村庄,小声说:“爸爸,妈妈,我以后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培育出更好的玉米种子,让非洲的小朋友都能吃饱饭,让中赞友谊永远传下去。”

李渊摸了摸儿子的头,认真地说:“阳阳,只要你有这份心,并且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实现愿望。爸爸和妈妈会永远支持你,我们一家人一起,把这份初心和友谊,传递给更多的人。”

车子驶进卢萨卡市区时,已经是深夜。示范园的玉米地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李渊和苏瑶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景象,心里满是希望。他们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他们会带着“中赞”系列种子,走进赞比亚的每一个角落;会建起更多的农技培训站,培养更多的本地农技员;会让中赞友谊的种子,像玉米一样,在非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李阳和李悦,也会带着这次丰收宴的记忆,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守初心,传递温暖,成为中赞友谊的小小使者。就像示范园里年复一年生长的玉米,一代又一代,把希望的种子播撒下去,让金色的穗子,永远在非洲的大地上绽放光芒,让中赞人民的友谊,永远像丰收的玉米一样,饱满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