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沈清棠不问季宴时他在忙什么,却也能从说书先生那里听说一些。^秒,蟑\节^暁+税+旺+ -罪_欣+漳·洁?埂+鑫!哙?

这说书先生虽不知是何方人士,但是朝中之事都能在他嘴里化为乡村、大户人家的故事。

沈清棠在忙,也会抽空去茶馆坐坐。

有新故事,她就坐下听听。没有新故事,她放下茶水钱就走。

三个村子的故事在二月底有了更新。

边关三城都落在大乾的事在二月底终于暴露。

西蒙和北蛮同时屯兵边关向大乾施压,希望大乾归还边城。

守将伍善急的嘴角起了一圈燎泡。

边关总共驻守了三十万秦家军。

按理说边境线长,三十万兵马不多,而且时有战争需要经常补充新鲜的将士。

可朝廷为了限制秦家军发展,不但不给补充新兵,如果有战争,伤亡了也不许补人。

剩下这些将士里其中半数都要守着城防不能动,能动的二十万将士里有一半没有名单的将士还没补齐。

十几万将士听着不少,真用来打仗很是捉襟见肘。

伍善听说西蒙和北蛮各在边境屯兵二十万时,急的恨不得连夜逃回京城。

可送回去的军情,都如泥牛入海。

在边关,天高皇帝远,很是自由。

同样,有难时,在边关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还有和亲公主沈清丹。

沈清丹本就是非自愿离开北川的。

她也心心念念想回京,也不想当和亲公主。

沈清丹再傻也知道当和亲公主不是好事。

若是好事为什么皇室不出真正的公主而是要册封一个民间公主?

在父母和祖母跟她提及想让她当和亲公主时,她就抗议过。

然而一向宠爱她的父亲却不肯让步半分。

她试过绝食、哭、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几天不出门。

换以前,父亲或者母亲早该轮换着来劝说自己。

可这一回,谁都没有哄她。

父亲还骂她不懂事。

圣旨下来那天,是沈清丹最不愿意面对的一天。

祖母寿宴,一大早沈清丹换上自己最华丽的衣裳。

她知道如今家里落魄,比不过三叔家。

不止是她,家里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父亲、母亲都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裳。

只是他们家最好的衣裳还是去年买的,款式旧,衣裳也旧。

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她的衣裳很少会穿第二回,一般都只穿新衣服。

看见二伯一家穿的比他们寒酸,沈清丹心里才好受些,甚至找回了一点儿久违的优越感。

可是这些优越感在三叔一家登门时彻底粉碎变成了疯狂的嫉妒和不甘。

三叔他们衣着虽还比不上在京城时华丽,但是身上的衣服料子已经是北川时下最流行的。

三婶儿头面都是金的。

沈清丹看的眼都红了。

别说她,连祖母手里都拿不出一样金首饰。

不对,她们已经没有头面。

她没有,母亲没有,祖母也没有。

更让沈清丹无法接受的是沈清棠。

沈清棠坐着华丽的马车,下车时还有丫环搀扶。

她身边依旧跟着那个如谪仙般的男人。

两个人站在一起,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尤其是沈清棠,她的头面不是金的。

甚至不能叫头面,除了一支看不出什么材质但是明显十分昂贵的步摇之外,她头上大都是鲜花。

沈清棠出落的越来越美。

她比刚到北川时,胖了一些,终于不显的枯瘦如柴,脸色红润,眼波流转间带着一抹不自知的媚。

彼时沈清丹还不清楚沈清棠这种媚是什么。

只知道很嫉妒。

待她嫁到北蛮,经历了男女之事后,才明白沈清棠那种像经过雨水滋润后的千娇百媚意味着什么。

纵使不知道也足够沈清丹嫉妒。

嫉妒的她咬牙切齿,指甲掐进掌心,更想掐上沈清棠的脖子。

然而,根本没有她发挥的余地。

沈清棠看她的目光如同看蝼蚁。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那个小时候在她面前总是唯唯诺诺的堂妹变得高高在上,像是习惯发号施令、高高在上的贵人。

像曾经在沈家说一不二的祖母。

不,比祖母气势还盛。

凭什么?

凭什么

她们越过越落魄,而沈清棠越过越好?

沈清丹十分不甘心。

甚至生出了去当和亲公主也挺好,最起码是个公主能压沈清棠一头的公主。

沈清棠一到家里直接跟父母对上。

嫉妒像是万千蚂蚁,一点点的啃噬着她的心。

可,跟沈清棠对战她从来没赢过。

和亲的圣旨终于下来。

沈清丹顿时忘了想要借公主的名头压沈清棠一头的心思。

对北蛮人的害怕占据了上风。

她再次哭闹哀求。

却换来了父亲重重一巴掌以及祖母狠狠地教训。

凭什么?

她才是金尊玉贵的沈家千金,为什么会这样?

被绑上马车的时候,沈清丹已经没有眼泪可以流。

日思夜想的京城成了她最不想去的地方。

可是车队赶的非常快。

来时用了两年的路,去时只用了不到两个月。

京城还是沈清丹熟悉的京城,她却不再是曾经的沈家千金。

别看圣上金口玉言亲封她为和亲公主,却连召见她都不曾。

他们回曾经的府邸,上头却还贴着封条。

沈家查封的祖产一样都未归还。

最后他们暂时在如姑姑的院子里落了脚。

如姑姑在京城有一栋不大但是位置不错的院子,是当年她拒绝当妾后,祖母送她的养老宅院。

如姑姑没有卖身契不是沈家人,她的房产自然没被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