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070 此消彼长的局面(下)
这到了马厩,比让索洛维约夫去看守女眷寝宫,老鼠掉了大米缸.
总之,男人的爱好么,要是有了好马,可能好车都得一边去。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好马啊,真是让人挑花了眼。”
“我知道你喜欢白马,就是你挑选了最好的一匹,这也无所谓的。”
博布林斯基伯爵对索洛维约夫就很慷慨,这反而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最终,他还是挑了一匹杂交了阿拉伯马血统的奥尔洛夫马,看起来确实也不错。
“可以去试着骑乘一番么?”
“这匹马很温顺的,你可以试试,也让弟兄们都看看。”
俄军的那些新兵,不少都驻扎在伯爵的庄园内外,骑兵们在这里也是要给马匹喂草料比较方便,毕竟庄园内就有仓库储藏着给大军和本地马匹使用的草料。
步兵在庄园的边缘搭起帐篷,有的还用木材搭建了临时的木屋。
现在的天气还很好,甚至在俄国的内陆,感受上就像是中欧那边让人感觉舒适的秋季。
再考虑到气候的影响,虽然莫斯科纬度高,看起来也在内陆,可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对这里的影响,可不像是塞外草原和东北那样。
要是让索洛维约夫选择的话,大概以后在莫斯科定居,也不是一个太差的选择。
不过他当初和卡佳说要在克里米亚买地建设自家的庄园,显然还是更看好那里的海滨地区。
而且莫斯科这地方,说闲话的也多,到一个比较边远的地区去住,也可以把雷卡米尔夫人接去,要是
嗯,他这方面真的得意,别人确实也只能眼馋。
当他跨马骑行的时候,还特意加速。
这些当兵的看了,倒是一直在喊“乌拉”。
没别的,骑着白马的将军,只要能跑起来,别管他什么体型,就一个字形容:帅!
等到跑马回来,他也还很是得意。
“伯爵,多谢您赠送的好马。”
“这就不错,哎呀,当年在百万街的小副官,现在也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了,难得”
伯爵虽然已经胖了,可是他还能骑马出行,只不过这个体型,加上他的身份问题,他大概也不会恢复现役。
“您不想驰骋疆场么?”
“我还是算了,这样当富家翁,不给皇上添麻烦就不错了。更何况我老婆和我那皇嫂太后关系很好,受了很多照顾。再说,我又没打过仗,不像是你从还是个娃娃的时候就在服役,也是有名的少年英雄。”
说起来,索洛维约夫和另外一位师兄米罗拉多维奇,两个人都是以打仗勇敢出名的,只不过他自己还能够独当一面。
甚至米罗拉多维奇这一次被库图佐夫任命为后卫部队指挥官,才是第一次独立率领军团规模部队出击,甚至比他还晚。
“可那是过去,现在也要打败拿破仑,我要是年长一些的话,或许就能够作为主帅了,如果卡缅斯基.”
小卡缅斯基伯爵要是还活着,也是一个总司令的热门人选,如果他能上来的话,或许自己还有机会当他的副帅,或者独立率领一个军团行动,毕竟他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只是那样的话,在俄军内部也要面临着不少资历问题,到时候扯皮的官司可能还会更多,一个巴克莱就引来了多少口舌官司。
“你要是主帅皇兄还在的时候,就很喜欢你,不过那会儿你还没有什么带兵经验。”
“或许他是因为我站姿好,这才让我当近卫营长的吧?”
“也有可能,你现在站在这里,姿势也很漂亮。”
保罗那点毛病,要是去练兵,一个沙皇大概就能练出来一个军的规模.但这在沙皇当中,居然都算是天赋型选手。
再看看尼古拉索洛维约夫就知道,这一根筋的毛病,大概就是彼得三世带过来的。
博布林斯基伯爵这一点是不像彼得三世的,也不像是他的生父格里高利·奥尔洛夫伯爵,他还是更喜欢享乐,要是算起来,已故的阿列克谢伯爵是他叔父之一,小卡缅斯基和安娜夫妇还得叫他阿列克谢堂兄。
在俄罗斯,有时候这辈份
考虑到当年女皇身边那群小白脸,这乐子怕是还更大。
索洛维约夫在图拉的时候,库图佐夫正在梁赞附近,他凑巧还去了索洛维约夫家的庄园,在这里住着总是能让这位年迈的统帅能够放松一些。
他年纪大了,但是有一点和年轻的时候没什么分别,也是索洛维约夫对他的第一印象,那就是好色。
毕竟那会儿他总是对着风韵犹存的勒布伦夫人的脸瞄几眼.
说起来,他和多尔戈鲁科夫家当中,索洛维约夫的岳父这一脉关系还很深,毕竟卡佳的爷爷当年因为俄土战争的战功成为亲王和俄军总司令,老亲王的女婿和儿子和他都是老同事,而且年纪也差不多。
对于瓦西里亲王的遗孀,他也是很礼貌的。
“伯爵您住到这里来倒也好,我那姑爷还要蒙您照顾。他别的不说,打仗还是一把好手,就是年轻一些.”
“谁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夫人,我想您应该还记得,当年波将金亲王在军营里的时候,没少给瓦夏找麻烦。”
虽然这话有点不上道,不过因为是熟人,库图佐夫这么说亲王夫人也不会生气,都是很多年前的往事了,那会儿她还年轻貌美,是彼得堡社交场的明珠。
当然,现在年龄也不算大,甚至按照她的登记年龄,还不到五十岁.保养的也很好。
“是啊,那个时候.现在看起来,是孩子们的时代了。我还有个小女儿,索尼娅这孩子似乎喜欢上了我那姑爷的副官,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
“要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像是彼得堡的那些人,倒也还是好事,毕竟有些年轻人,要是惹祸的话,就是有个将军叔叔也免不了”
这话说的,多洛霍夫被贬为士兵不止一回,甚至他在奥斯特里茨以后因为表现英勇而恢复军官身份,以后又给丢了,这一次是在博罗季诺冒险到敌人的阵地下面侦察,以及救下了一个将军而被恢复原职。
因此,库图佐夫最近对他是印象深刻。只是库图佐夫的副官么
“元帅阁下,有从弗拉基米尔来的消息,关于”
“孩子,怎么了?”
杜罗娃只有咬着嘴唇的时候,还能够看出来她是个女的,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
索尼娅在母亲背后看着这进来的年轻军官,也不禁有些好奇。
可能她也觉得杜罗娃英气十足,不过还达不到有好感的程度,母亲提到彼佳的态度也并不厌烦,只是因为他学业不上心和调皮捣蛋,都少还有些担忧。
叶卡捷琳娜亲王夫人的态度很微妙,她认为这是自己姑爷的副官,也不指望将来的二女婿有多大出息,只要对自己女儿好就好了,最好专一一些。
索洛维约夫虽然表现还不错,对卡佳很关照,两人夫妇关系也很好,但是这个姑爷的前途很好,这样就很少在家里。
除此以外,大概就是他实在是多情.因此二女婿要找个有志气但是不要太出息的,对自己女儿好又比较专一的。
要是儿子的同僚或者姑爷的下属,都是可以的考察范围。
她就看中了杜罗娃,这“小伙子”往哪里一站,就是个好军官。
可能比姑爷的副官还好一些,那个孩子还一脸稚气。
不过因为杜罗娃的面容,多少有点让人误判——更何况她一直被传闻是皇上的干儿子。
弄的好像沙皇是唐王一样,那谁是李克用啊?
库图佐夫看到以后,脸色并不太好,他回身到书房里去坐了一阵,过了一会儿才出来。
亲王夫人意识到有些问题,也就没有第一时间提出来总司令副官的问题。
或许以后还有些机会,但要是当时她提出来了,大概会因为这位年轻军官其实是个女的,有一些尴尬。
之前杜罗娃就被服役的骑兵团里团长的女儿看上了,因此闹了不愉快,不得不转到其他部队去。
库图佐夫看到的,是巴格拉季昂和图奇科夫的死讯,两人先后因为重伤不治而去世。
“年轻人总是走的早,留下我们这些老人”
他自己也失去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女婿,不过巴格拉季昂和图奇科夫的父亲已经去世,倒是他这个作为军队前辈和亲友长辈的人,这会儿独自来承担这份痛苦。
过了一会儿,他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还在用手绢擦拭着眼睛。
“伯爵,您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夫人只是想到了有些伤感的事情,老年人对这种事承受能力也差一些。有时候真羡慕年轻人,可是他们要是过早的离开没什么,我是想起来了我的女婿”
“要是没有战争的话还好一些,您的内侄情况怎么样?”
“他失去了一条胳膊,不过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少,医生想办法把伤口的腐肉都去除掉,应该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那样倒也还好,只是伯爵夫人也会担心。”
“我会安排好的,只是现在有些事情,也不便于讲。米沙是个出色的将军,只不过还太年轻,我倒是很期待他的未来,这一次才会派他到侧翼去。或许在侧翼,他能够发挥出来自己的本事呢。”
库图佐夫也是有些安排的,因为之前战场上部队损失严重,重组以后的部队当中,米罗拉多维奇、拉耶夫斯基、多赫图罗夫和巴戈武特会担任重要的指挥职务,并且处于主力部队当中。
索洛维约夫么,他到侧翼去,库图佐夫在让亲王夫人离开以后,独眼就在关注着地图。
法国人的主力在莫斯科,背后拉了一条长线,在莫扎伊斯克和斯摩棱斯克都有驻军,不过有些地方就空虚一些,像是维亚济马和叶利尼亚这些地方。
但后备部队的行动方向,也总是要看前方战况如何,如果损失很大的话,可能还需要让这些部队也投入到战斗中来。
因此他也没有下定决心,加上习惯上的迟疑,这会儿他总是有些顾虑的。
甚至要换成别人的话,大概早就采取行动了。
“阁下,拉耶夫斯基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吧,我正好有些事情要谈谈。”
他决定挨个找这些将军们谈谈,倒是不急于开会,米罗拉多维奇正好在梁赞大道上拖着缪拉,双方甚至还在“联谊”,似乎战争很快就要结束,可能沙皇会订立个和约。
可是库图佐夫心里清楚,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可讲的,就应该打到底,让法国人彻底的失败。
因此他也后续想彼得堡派出了信使,在拿破仑派出信使向自己抗议的时候,选择性的无视。
至于他授意之下,游击队的活动也更加频繁。
拉耶夫斯基过来,也是因为原属第2集团军的部队,不少都被抽调,他指挥的步兵受的影响不大,可是骑兵队给抽走的太多了。
光是普拉托夫的哥萨克骑兵,就已经抽走了至少八个骑兵团,现在主力部队的骑兵数量,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了。
“总司令阁下,我来找您的目的,您应该从来信当中知道了。”
“是啊,骑兵队不够用,可是我们的不少龙骑兵都还在南方。这只能指望托尔马索夫能够尽快的靠拢过来,只是他那边还要牵制奥地利人,在沼泽地的边缘行动。俄罗斯的领土是如此广阔,敌人到来以后行动上会有很大的困难,要走很远的路。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尼古拉,你也要有耐心,我们决定了放弃莫斯科,这以后付出了巨大代价,也不会让敌人轻松的。”
“因此您抽调了骑兵队出去,我也能够理解,而且”
“先不要声张,从弗拉基米尔来信,巴格拉季昂亲王.真是可惜啊,他还年轻,妻子在国外,女儿们年纪也小。”
拉耶夫斯基的面色凝重,不过他也是有些决心的,总是要给法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