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058 欧洲大概也要有命运的转折点
在几天前,法国军队刚刚把联军打了个稀里哗啦,甚至于各位君主的心情极为糟糕,他们在德累斯顿城下看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失败,优势兵力的联军居然被法国人给冲垮了,虽然只有奥地利人被重创,但是法国人看起来实力仍然很强。¢搜_搜.小·说·网, !更/新,最,快^
要不是很快就知道了卡茨巴赫法军战败的消息,大概奥地利皇帝会跟比自己年轻的两位君主说:“老弟,投了吧。”
然后当起了带投大哥,但接连收到的捷报,虽然没有改变战场态势,但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决心。
甚至于在波希米亚的奥地利女贵族们,还众筹了一个银制奖杯给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伯爵,来表彰他在库尔姆的英勇表现。
因为这一场战役出现在君主们面前,因此积极参与到战场上的将军们都有不少封赏。
在卢班的索洛维约夫,他这一仗显然就有些摸鱼了,缴获了大量物资,但是没有留下多少法军的俘虏。
他这边在听说了法军意图回师,拿破仑要给败退向包岑的麦克唐纳找场子以后,还把部队从卢班给拉了出去。
就因为这个,这一次他能够捞到奖金,已经很不错了。
卢班这个位置毕竟还很重要,不过以他手上这个小军团,对付法国人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转身离开还是符合总体战略的。
而库尔姆这边,在1813年抓到了法国的第一个高级将领,确实也出人意料。
旺达姆最后还是垂头丧气的被哥萨克从一众法军军官当中给提溜出来,这会儿他也被带去见到了沙皇。
亚历山大看到了旺达姆以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招待了被俘的法国将军和军官,简单的寒暄了一番以后,就把他们送到后方的战俘营里去。
只是这个后方,可能也比较远一些,关押高级别战俘的地方甚至在俄国境内。
“陛下,我们现在要怎么做呢?”
在这个时候,涅谢尔罗迭不失时机地提醒,总是要在外交上做出个决策。
“要拉住奥地利人,就要接下来再颁布一个宣言。用梅特涅的办法,把他们给拴住,不能够轻易的退出。随后,由于我们的法国朋友,一直都是以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打败他们,之后才能够提出我们的要求。”
涅谢尔罗迭听了以后,也心中有数。′k?a·n?s?h`u/b`o_y,.,c~o-m·
而且,他在沙皇的面前,也不会过多的表现出来自己对于梅特涅的推崇。
更何况之前沙皇因为梅特涅搞大了自己表妹的肚子,还一直心存芥蒂。
这个时代的将军和外交官,多少都有点风流债,沙皇本人也是,他前端时间大概是和法国名演员乔治小姐造人成功,考虑到他本身也擅长外交,这倒是也没什么意外的。
“另外,各个战线的情况,也都要及时报告给我,我们现在要在外交上占据主动。至于战场上米哈伊尔·博格丹诺维奇,您有什么看法?”
巴克莱连续几天的作战,他都在战场上,此时看起来有些疲劳,不过精神状态还好。
“陛下,还是按照之前的战略,但我们要让波希米亚军团重组,这段时间当中,就需要让西里西亚军团和北方军团,他们出来行动,吸引法国人的注意力。等到我们的军队完成了重组,如果按照之前的战略,能够继续削弱法国人的力量,胜利迟早都会到来。”
“可是,德累斯顿”
“陛下,现在已经不是1805年或者1807年的情况,而是1813年,拿破仑并不能够把他头脑中的宏伟构想实现。索洛维约夫曾经和我说,拿破仑的想法超过了时代,看起来更像是个狂妄的疯子。”
“嗯?”
现在俄国的高级将领,都知道索洛维约夫和拿破仑那层亲戚关系,不光是从继母那里讲,要是1812年以前,大概这小子把波琳娜按在床上,还是对法国的最大胜利.
“他确实是这么说的,不过也就是随口一说。”
“好了,您也应该休息了。现在并不适合讨论,接下来在战场上都要发生什么。嗯,还有件事情”
亚历山大回头又看了看宫庭侍从们,也提出来了他的问题。
“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如果安排和欧洲各国君主的会面,倒是可以考虑讨论一些联姻问题。但是.”
亚历山大想提到,不能够把奥地利给加进来,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到这个国家去受气,倒是在那些领地适中的公国更为合适,或者某国王室的旁系。
但现在要找,大概也没那么多合适的,更何况同一个年龄段里,还有路易丝王后的孩子和巴伐利亚王室比较有竞争力。
“陛下,不过这也要等到和奥地利发表宣言以后。”
涅谢尔罗迭不失时机地在这个时候劝告沙皇,亚历山大也明白了这个意思。晓税Cms 耕欣醉哙
而且除了家里老大已经到了有例假的年纪,适合婚配,还有小妹安娜的婚事需要操心。
事情也总是麻烦的,而且现在因为战事没有结束,也没有到俄国和战胜国坐下来划分领地的时候。
亚历山大经历了奥斯特里茨以后,也很少再干什么半场开香槟的事情了。
他也在考虑欧洲局势的变化,介入欧洲事务会给俄国带来什么好处。
而且自家的亲戚们,也不能亏待了,也不能够过分的削弱法国。
不巧的是,因为拿破仑娶了叶卡捷琳娜,法国两个问题都沾上了。
但是拿破仑这个人,只要他还在君主的位置上,一定是会制造麻烦的。
要让他离开宝座,或许将来还需要询问塔列朗先生的意见。
可是有一些人,也在支持波旁复辟,尤其是英国人那边,可能会借助着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正在英国的机会,来采取个什么手段。
而西班牙那边,拿破仑开出来的空头支票,显然西班牙的看守政府和英国人都不能答应。
威灵顿可能好说话,但是英国内阁在帕西瓦尔首相遇刺以后,新上台的内阁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与此同时,拿破仑对于库尔姆的失败,也感到愤怒。不过考虑到锅是自己一手造出来的,如果留下马尔蒙和一部分近卫军追击联军的话,或许在库尔姆也不会有克莱斯特切断法军后路的事情发生。
他没有批评旺达姆的意思,只是再考虑接下来一个阶段的作战。
现在他又想要打击布吕歇尔,然而在这个时候,属下的元帅们提出了意见。
“我们如果追击普军的话,大概又会出现之前的情况。打击北方军团也是.陛下,如果不是波希米亚军团本身行动迟缓,大概我们也很难找到这么好的击败奥地利人的机会。”
贝尔蒂埃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也总是证明他有些预判的。
拿破仑自己也清楚,但也有个问题,过去十年间,他也不止一次的以少胜多,最后让联军都成为了自己的手下败将,这个路径依赖已经能够上瘾的,很难给戒断。
甚至这一次,他也是如此自信,之前在德累斯顿已经击败了联军,更是让他坚定了决心。
只是随后的事态发展,不见得是他期望的。
与此同时,西里西亚军团方面也在采取行动,索洛维约夫撤离卢班以后,接到了布吕歇尔司令部发来的指示。
“要我们退到尼斯河的对岸去?”
“是的,阁下。就是这样一条指示,您的部队相对于大部队来说比较孤立,虽然之前给法国人制造了不少麻烦这是格奈森瑙将军让我传达给您的。”
索洛维约夫也知道,要是撤退到一侧,拿破仑大概也只会耀武扬威的在西里西亚方向武装游行一番,等到德累斯顿和柏林方向出现问题的时候,他还是要转向那边。
然后还是徒劳无功,等到了法国人也感觉到疲惫的时候,大概他会在某个地方等待着和联军的决战。
如果调动得当的话,大概会有两个军团出现在战场上,到时候兵力优势就不是拿破仑的指挥能力可以抹平的了。
要是按照索洛维约夫的想法,大概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机会,但是那个时候普军送了,以前也是这些君主没有决心,只有沙俄这一家出力,英国人出钱,显然也是不够的。
只要猪队友们不去送,其实赢面还是不小的。
不过他这个身份,也不大可能讨论什么重要军情,除非他愿意当个并不带兵的侍从将军,在沙皇身边能够发表意见。
但那个地方,因为宫廷里的复杂关系,他主观上还是不愿意去干的。
而现在这个战况当中,他指挥的奥德河军团,能够在损失很少的情况下,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尤其是缴获了大量物资,还是值得满足的。
这个时候不要太显眼,大概也是一件好事。
随后拿破仑又试图追击,并且派内伊去取代乌迪诺,在柏林方向企图采取行动,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显然拿破仑的仆从国们,这些德意志国家,都开始动摇了,巴伐利亚开始私下和奥地利方面接触,希望能够体面的退出战争。
除此以外,在北方开始有萨克森的士兵开始逃亡,而威斯特伐利亚也开始不那么稳定。
汉堡这一带,至今为止还没有出什么问题,也是达武率领着法国和丹麦联合军队在那里镇压的结果。
但这也牵制了数万人的法军,而从西班牙抽调的老兵,大概也只是来得及到达法国境内,要么就是因为奥地利的战况,被派去了那里,就是要守住意大利北部,也需要给欧仁增兵。
他回到了米兰以后,也发现了此时的局面非常不妙,在放弃了伊利里亚以后,奥军开始向着意大利东北部发起攻击。
只不过和十几年前的奥军一样,奥地利人在法国人不选择主动出击的时候,还是无能为力的。
欧仁甚至还几次在交火当中让奥地利人吃了亏,这样下来,可能意大利方面还是比较稳固的。
只要米兰的参议院不跳反,大概拿破仑输掉整个法国的时候,欧仁还能够控制这里,只是以后的局面就不好说了。
欧洲现在大概就是这个情况,而拿破仑还试图主动采取一些行动。
不过9月份除了内伊的失败进攻,在萨克森周边的战场上,就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
拿破仑还是会恼怒于联军并不愿意和他选择决战,但是现在他也毫无办法,并没有一个能够把联军某个军团单独吸引出来的办法。
于是他也做了安排,在德累斯顿部署了部队,给波希米亚军团在这个方向上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不能够轻易的和另外两支军队联络。
而他自己,最后的选择,是要和另外两个军团会战,总是要选择个合适的位置。
至于他要进行会战的地方,最后也选择在了莱比锡一带。
但这也是1813年10月份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拿破仑要解决的问题,是军队当中糟糕的供应而引起的疾病,还有到了9月份这个阶段大量出现的逃兵。
虽然补给还能够勉强维持,不过以法国目前的情况,虽然不能说是山穷水尽吧,但是也比较接近这个状态。
如果现在要开始动员1814年度征兵计划的年轻人,大概都已经来不及武装他们。
拿破仑过去在战争中已经损耗大量的年轻人,1813年的新兵虽然在战场上士气高昂,愿意去做任何事情,但是他们缺乏训练,在战场上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同时,联军这边也一样,俄国军队因为离家太远,很多人又语言不通,因此逃兵现象也不是那么严重。
换成了普鲁士人的话,和法国人一样,在最初的热情冷却下来以后,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守在岗位上。
双方的逃兵数量都不少,甚至普军和奥军这边还更多一些,只不过因为联军的规模如此庞大,加上最新的外交谈判,规定了各方在前线要保持的军队规模,以及应尽的义务,这才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而且在解决了波兰境内的几个据点以后,后备军团也从华沙向前线移动,对于法军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再去弥补人员数量上的劣势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