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040 干净利落的战斗(上)
法军在最侧翼的部队,是劳里斯顿第5军所属的罗尚博师。
虽然也姓罗尚博,不过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当中那个罗尚博的儿子,他倒是在海地残酷的镇压了当地人。
索洛维约夫目前惟一一次到新大陆去,还是走了这么一趟,和海地的总督做了交易,把几千个法国人最后送到了罗斯堡去。
要不是他真的使用了炮决、犬决和硫磺决等一系列处决方式,大概海地的黑人反应也不会那么激烈,最后甚至屠杀中立甚至友好的法国白人的地步。
报复总是循环升级的,其实法国这地方,说是老区,但是下手的时候,也都是极为狠毒的。
一百年后的革命,从杀人方面来比较,跟法国大革命比起来可能都有点小儿科,毕竟还有红白双方的战斗,在法国可能因为一点小问题,脑袋就要到筐里去了。
俄国的问题虽然也不轻,可是没有法国这么疯。
索洛维约夫在俄国久了,也难免会有这种想法。
但是以后要怎样,大概英国人的宣传,才是最离谱的。
法国大革命期间最血腥的一些事件,后来法国人自己都三缄其口,倒是英国人宣传的很多。
同理,在美国那边,宣传俄国也是用类似的办法。
但就是这样,在对面阵营当中,还是有很多人认为革命是个高尚的事业,这一点也是什么宣传都无法掩盖的。
奥德河军团的联军,此时沿着下游的河岸快速前进,也是这边的地势平坦,而且在平地上树林也不是那么多。
要是树林比较多的,还是那些沿着山脉而来的地方。
索洛维约夫率军急进,就是为了要捉住罗尚博的部队,然后予以打击。
他的行动倒是积极的,可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联军开进的道路前方,预定的战场,也就是罗尚博的驻地,那里地形并不宽广,甚至要说起来,还很适合防御一方的行动。
一侧是丘陵,一侧是河流。
好处大概就是,法军这边要来援军,也只能够从河这边过来。
索洛维约夫其实心里清楚,这种费边战术,拿破仑一定是能看穿的。
因此要是个有能力还忠诚的将领来指挥,大概也会按照皇帝本人的指示,在普军撤退以后尾随追击,不急于渡过卡茨巴赫河。
看着一旁水位仍然在不断上涨的河流,索洛维约夫都有些揪心。
“卡尔,包岑会战前后,我军曾经经过这里吧?”
“是的。米克,那会儿的水位还没有这么高。”
“要是水位再上涨一些,大概就要暴发洪水了,那时候就是这条道路,走起来也不甚安全。我想应该这样,我军要快速过去,这些天降水不断,要是上游的洪峰下来,我们还没有离开这里,那样可就麻烦了。”
事情就是这样,要不是为了快速推进,去抓住在外侧的罗尚博师,大概索洛维约夫也不会选择这么条奇怪的道路。
而罗尚博那边,作为整个军团最侧翼的部队,附近有第5军的其余部队,以及第11军的拉格朗日师,都有些距离。
他认为这个地方的地形,还比较适合防守,因此在这里驻扎,甚至他认为要是挡住联军,还是很需要借助地利优势的。
对岸的联军不会在自己的地段行动,而从北面来的联军,大概也是这样。
他想的是这样,而且河水暴涨以后,对他构筑阵地都很是有利。
甚至还是有所防备的,只不过他并不清楚这一路有成建制的联军活动。
之前曼施坦因率领的轻骑兵赶上来,也只是和第2军的猎骑兵交手,甚至法军这边因为是主动撤退,也并不清楚到底是简单的普军游骑,或者是更低级的游击队,还是更高级的联军。
倒是索洛维约夫这边,越靠近战场,得到的情报就越多。
他是没想到,德国人武德最费拉不堪的时候,大概都让他给赶上了,尤其是指普鲁士人的。
他居然在行军途中,还遇到了整营整连溃散的普军边防军.
这些人甚至是一枪未放,拿破仑本人都转身去德累斯顿了,他们还在这里跑路。
“你们是哪一支队伍的?”
“阁下,我们原属于维尔腾堡亲王的第1军。”
“是谁要你们跑到这里来的?”
索洛维约夫看到这些人,话语里还是很不客气的,一旁的那些普军骑兵也在皱眉头。
敢骑马作战的,除非是实力极为悬殊,或者是那种落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逃跑。
换成这些步兵,甚至可能还算是新兵蛋子,居然跑的漫山遍野都是。
这些普军的逃兵,都低头不语。
甚至他们很多人都是丢盔弃甲的状态,能够妨碍他们逃跑的东西,都给扔在路边。
这些普鲁士人,他一个俄国将军,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也不能去越俎代庖,直接来按照军法处置。
他是不知道,在布吕歇尔那边,萨肯已经表示抗议,甚至布吕歇尔自己都准备解除格奈森瑙的职务。
只是因为问题在于这些普军新兵实在是太烂,甚至入伍的时候空有爱国热情,到了真的要动手的时候,就是这种抱头鼠窜的。
“你们走吧,我不想再看到你们逃跑的样子。我们这些俄国人,都是为了打败拿破仑才来到这里的。”
多余的话也没有再说,奥德河军团当中的普军士兵,也是以新兵为主,“黑公爵”的部队还是要单算的,毕竟他这一队人马都是自己招募的,曾经在西里西亚和西班牙作战。
虽然中间一度和英国人协商,这些部队归英军指挥,而“黑公爵”有两年时间是在伦敦的不伦瑞克宫住下当寓公。
乔治王储虽然对自己妻子不满,可是对于表弟兼小舅子还是没得说,甚至还安排他在伦敦的一些活动,让本来就已经债台高筑的王储本人,又多了一笔开支。
就是这样,不伦瑞克志愿军,还有那个公爵家直属的近卫营,此时的表现都还是很出色的。
他们继续向前开进,也靠近了罗尚博营地。
那里从林地到战场东侧的河流,距离也并不太宽,不过几公里罢了。在联军这一路行军的时候,麦克唐纳也在准备继续追击,他已经不顾拿破仑留下的指示,还想要进一步追击。
这种堪比联军卧底的行径,也难免拿破仑知道元帅本人的忠诚,还要开玩笑说。
“他要是听到苏格兰小曲,大概就会动摇的。”
现在麦克唐纳就让先头部队准备过河,在卡茨巴赫河的这边,来打击布吕歇尔的部队。
甚至他都不去看看天气预报,就采取了这样鲁莽的措施。
而侧翼的部队,很多都还没有过河。
现在法军的状态确实也很奇怪,但是对于准备发动反击的一方来说,他们也只是看自己掌握的时机。
“米克,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法国人虽然有了防备,可是他们没有在北面的路口设防,那里只有少数哨探活动。”
克劳塞维茨转述的也是负责侦察的普军轻骑兵的最新报告,索洛维约夫听到以后,也放下心来,一边擦拭着望远镜一边说。
“这样就好,只是附近还有其他敌人么?我可不想用手上的三万多人,在这个时候跟敌人硬拼。”
“今天碰到了很多逃兵,我们也大概知道,法国人是要奔着布吕歇尔将军那边去了。”
“到那里去.好啊,只是不要有太多援军过来,要是战况不利,我们就要撤出战斗。你先去安排一下,到了下午,我们在树林的边缘展开的时候,可要给这些法国佬一个好看。”
与此同时的罗尚博,居然一直都不知道北面有联军在活动。
至于麦克唐纳给各个部队下达的新命令,现在他们也只有照做,毕竟拿破仑留下来负责指挥的是这个苏格兰人。
他在普军这样的溃败,却很少看到俄军的俘虏时,已经感觉很是奇怪了。
普鲁士人光是逃兵就数量惊人,这可是在保卫他们的国家,和拿破仑进行战斗。
这些人的表现确实也够差,普军的正规军中也有问题,不过还没有这么严重。
没有经过战斗,就这样损失,也难怪西里西亚军团内部会有所不满了。
倒是在七年战争中经常被嘲讽能够在行军中解体的俄军,现在士气高昂,而且还准备加入反击。
而且法国人居然还渡河追过来了,这一点也让布吕歇尔和萨肯都认为应该反击。
但是他们这边还没有行动,索洛维约夫那边率先采取了攻势。
天气确实也很差,索洛维约夫率军走到法军阵地的北面时,甚至又开始下大雨了。
只不过没有雷电天气,很多联军士兵的制服都打湿了,看起来就像是一群落汤鸡。
虽然有雨衣,不过就这个状况来看,战后要感冒的人,大概也不会少了。
“这种时候应该洗个热水澡,不过我们还要继续战斗。”
索洛维约夫很少受伤,他是不用担心,以前遇到过这种天气,只是没有在雨天作战过。
“要怎样发布命令?”
“我们的部队展开,施维林旅在最左,中间是不伦瑞克旅和巴尔干师,右翼是第9师,最外侧是骑兵。这是要展开以后的队形.要第9师率先向前,直接对敌发起冲击,只用刺刀进行战斗!”
他也是看准了这种天气,而且第9师之前经历的战斗较少,训练充分的老兵很多,加上在巴尔干的作战,总也是经验丰富。
索洛维约夫也是庆幸,还有一个指挥过的师在手里,要不然战斗就很难打了。
而法国人这边,他们在大雨当中,对于前方的警戒也比较懈怠,是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居然会有一支俄军从自己的侧面出现。
阿尔卡季在接到命令以后,他也看到了附近几座村庄法军部署的态势,于是决定冲击在路口高地上的村庄,也是要控制住附近的道路。
而俄军高呼着“乌拉”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再一次让法军陷入了慌乱当中。
跟内伊在大格尔申被突袭的情况不一样,这一次罗尚博作为师长可是在部队里的。
但是法军在俄军这种突然发起的冲击当中,还是出现了巨大的混乱。
一时间,部署在村子里的两个营就被赶了出去,有些人甚至狼狈的连靴子都来不及穿。
也好在现在意大利军团的老兵已经不多了,要不然还会有人回忆起来那段皇帝陛下还没来当总司令的时候,龙骑兵没有粮食就杀马充饥,步兵连鞋都没有,炮兵的大炮都供应莱茵军团的时光了。
俄军在雨中的冲击是这样迅速,以至于罗尚博不得不放弃了正面路口上的村庄,在南面的村庄重组。
并且快速的派出副官和传令兵,向劳里斯顿将军求援。
劳里斯顿这会儿正在组织第5军的先头部队渡过卡茨巴赫河,和麦克唐纳一起到对岸去。
他接到了罗尚博的求援以后,也大吃一惊。
有一支俄军突然出现在北侧,罗尚博被打了一个冷不防,至于战况则是一概不知。
这样的情况下,他又派人到麦克唐纳那里去。
元帅的回应是,要第11军在附近的部队,以及第2骑兵军的一部分去支援,其余部队的行动按照原计划来。
他是不相信在这边会有太多的俄军,之前的情报也显示,西里西亚军团当中大半兵力还是俄国人。
这边还有俄军?
甚至他怀疑是朗热隆分兵,没有想到是索洛维约夫在掩护侧翼的时候,又冒了出来,出现在了他们这一大坨的队尾。
要是按照法军此前获得的情报,索洛维约夫大概是俄军将领当中不良嗜好最少的了,除了女人的问题,大概也找不出来什么,他甚至几乎不喝酒,对于打牌和赌博也没有爱好。
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过于谨慎”,但是“下决心以后行动极为迅速”。
这一次显然就来的很快,劳里斯顿这边来不及派出援兵,也只好去问一下第11军那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