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028 赖兴巴赫的君主会议
尼古拉说的,也只是他的想法。
虽然尼古拉没有“世子之争”,将来会被兄弟们捧上去,可是索洛维约夫也是很谨慎的,他做事也谨慎,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
沙恩霍斯特在这方面安排的军团,此时还是三个主力军团,至于策应兵力要到了奥地利的人来了,大概才堪堪够用。
此时赖兴巴赫,俄国和普鲁士的代表就见到了奥地利的代表,三方正在这里进行会谈。
与此同时的拿破仑正在德累斯顿,在停战协议生效以后,他在控制了萨克森以后,就让军队在这里休整,也是宣布自己是第一阶段战争的胜利者。
在柯尼斯堡的事情做完以后,索洛维约夫和尼古拉还要返回西里西亚,尼古拉和夏洛特的见面还不是那种正式的相亲。
看起来也很顺利,这样会加强俄普同盟,可是索洛维约夫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要是普鲁士再出来个俾斯麦,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之前他没有考虑到这点,也是因为俄普联盟现阶段在欧洲还是个牵制奥地利,抵抗法国的重要手段,而且他是将军,并不是君主,这方面可没有决定权。
现在当他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也是因为俄国皇室总是按照自己的好恶和情绪做事,甚至是为了一点看起来丰厚的蝇头小利。
搞坏的事情,不少都是名为尼古拉的君主干的,前者总归大方向不会有什么后面问题,以后那个就等着吃全家桶吧。
当然,会不会有这事儿,现在索洛维约夫也不知道。
毕竟日子还长着呢,他能够管到的事情,也不是那么长远。
但这也是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事情,俄国没有在普鲁士的“统一战争”当中介入,最后结果也可想而知。
以索洛维约夫战场上反对法国人,时刻提防普鲁士和奥地利,而战略目标上要和英国对抗的姿态来看,他将来要是上位了,对于英国来说,大概也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这个人,太熟悉英国人的那一套,而且也真正知道英国的命门所在。
现在他们往西里西亚而去,中途在波兹南歇脚的时候,也得知了不少法国人的要塞,此时仍然在坚守当中。
不过从一开始的进攻,现在已经变成了围困。
朗热隆占领了在西里西亚边缘地带的一个波兰据点,很快一些小规模的据点也开始头像,可是莫德林要塞和但泽这样的地方都在坚守。
事情总是有进展,但是并不如预期那样。
赖兴巴赫的联军总部,亚历山大和普鲁士国王都在这里,他们也在等待奥地利的代表到来。
此时奥地利人也不愿意加入战争,只是愿意在中间作为调解人。
原因无他,奥地利事实上还没有做好准备。
英国人这个时候有了加码,要是索洛维约夫在这里的话,大概也不会感到惊讶,他在王后那里已经知道了相关消息。
资金支持,也是此时缺乏陆军的英国人能够提供的帮助,除此以外就是在半岛和西班牙一起牵制法军,那里的法军抽调了很多兵力来到德意志战场。
亚历山大也在等待英国和普鲁士的第一轮磋商,为此他把鲁缅采夫伯爵和涅谢尔罗迭都叫来讨论对策。
“陛下,我想英国应该还要保证普鲁士过去在1806年的领土,但是这也更多的和汉诺威有关系。”
“伯爵,如果只是因为汉诺威的话,应该也不会谈这么长时间。”
“陛下,您也知道,普鲁士人的外交谈判,一向都是这样。”
“要是米沙在这里,他又会提出来他的菜市场理论了。”
亚历山大知道自己最信任的外交官和目前最有出息的青年将军是朋友,这种结交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坏处,他是很清楚其他国家外交官和军人之间关系不和睦,总是会闹出来问题。
像是梅特涅这样,不过涅谢尔罗迭过于推崇奥地利的外交大臣,这让亚历山大很不高兴。
他睡了自己表妹不说,还有很多的麻烦事,奥地利也一直致力于防范俄国的力量进入欧洲。
这样就算是,俄国是欧洲的打手,可是要上桌的时候,这些人总是防范他们,要俄国人在门口看大门。
以前看大门的匈牙利,还有作为打手的波兰,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欧洲人经常是这样的,俄国人其实也清楚。
至于索洛维约夫提到菜市场,大概也是因为他知道,欧洲人这边要么讨价还价,要么就是小儿斗嘴,你不听我的,我就不跟你玩了。
只是以前多少还有些框架在那里,不会弄得太过离谱。
以后那是直接撕破面皮,搞得自己颇为低级。
至少现在还是密室政治为主的外交环境,这个版本可能和对手交涉,还需要花钱,有时候需要的是女人.
想到这里,亚历山大因为自己表妹被梅特涅搞大了肚子,一直也耿耿于怀。
巴格拉季昂亲王怎么说也是他们父子的心腹爱将,虽然已经故去,不过这个事情,总也是要有个说法。
“菜市场索洛维约夫去柯尼斯堡多长时间了?”
“他和尼古拉殿下一起出发,在那边应该和普鲁士的王后殿下已经交换了意见,这是报告,从波兹南发出的。”
“这么说也快回来了,我来看看。”
亚历山大打开索洛维约夫的报告,他在上面看的也非常清楚。
王后那边已经知道英国开出的价码,同时瑞典愿意投入一支军队,除此以外,就是瑞典军此时并没有一位合适的总司令。
看到这里,亚历山大也笑了,要不是索洛维约夫当初在瑞典打的太狠,要瑞典军队的宿将几乎全部名誉扫地,现在要选拔一位统帅,也不需要这么麻烦。
不过这也有些好处,似乎可以让英国人派人进入汉诺威。他们和普鲁士的外交谈判当中,普鲁士也承诺要恢复不伦瑞克-吕讷堡领地,除此以外就是汉诺威的边界范围,以及众多的小国要如何规划。
亚历山大要知道这些也很快,因为俄普双方大致都清楚,英国人最后要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倒是颇为大气,把自己祖母留下来的奥尔登堡几块领地,都交给了亲戚们,并且表示要恢复奥尔登堡的领土。
可是别人家,可不像是他这里,有一大堆稀碎的海外领地可以用来交换。
除此以外,大概就是向着大西洋方向的土地。
瑞典有挪威本土的主张,可是法罗群岛、冰岛和格陵兰,此时要归属哪一方,其实也是个问题。
但这是次要的,现在要看的,还有英国人给俄国开出的价码。
除了每个月的军费支持以外,俄国还承诺组织一支15万人以上规模的军队加入反法同盟。
这样下来,仅仅俄罗斯和普鲁士承诺的军队,最少有23万人之多。
后续加入战争的,大概还有更多。
现在的规模已经算是适合当前后勤系统的了,奥地利没有加入以前,物资供应也是ihen紧张。
等到涅谢尔罗迭进去和英国人密谈的时候,其实亚历山大的心情还是很放松的。
他正在看着沙恩霍斯特的作战计划,这位将军此时还活着,而且很健康,因此能够完成他的作战计划。
虽然来自汉诺威,但是他要比传统的容克灵活的多,并且也表示在三个主力军团之间,也可以有策应的别动队,这样的小军团可以由擅长指挥这个规模军队的将军来指挥。
但是,有一点沙恩霍斯特说的也很明白,必须要这个将军有很强的自主能力,能够独立指挥战斗,还能够判断战场局势。
俄军当中能够独立行动,还表现出色的,大概就是巴格拉季昂,可惜他已经不在了,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是痛失良将。
至于其他人,要攻守兼备,智勇双全,沉着冷静
这种将军,大概也是俄军当中比较稀缺的。
他没考虑到索洛维约夫,也是因为之前他只是在巴尔干和瑞典打比较弱的对手发挥出来,要在欧洲战场上单独指挥一个分队,其实还是有些问题的。
三方之间谈的都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应该是梅特涅这个混蛋来了。
索洛维约夫对梅特涅的敌意,倒不是什么女装大佬之间的相互敌视。
他是青春年少的时候,因为实在缺一个保护怀孕皇后的侍女,有一些医学的急救经验,因此女装的。
梅特涅那是以后被革命者吓破了胆,穿了那么一身跑了,这两者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要紧的是,他似乎就跟着苏沃洛夫这边的人过不去,他的情妇阵容当中,包括了阿尔卡沙那没有成婚的未婚妻,还有巴格拉季昂的老婆,恼人的是“小妖精”本身和索洛维约夫也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只是一直没有发展到床上)。
涅谢尔罗迭的问题,就是梅特涅似乎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将来他要当外交大臣的时候,这里面的问题大概还更离谱一些。
四方之间的谈判,除了赖兴巴赫的正式谈判以外,还有就是拿破仑还要和梅特涅沟通。
亚历山大想到了一个外交上的计策,以他对自己这个妹夫的了解,拿破仑会过度痴迷于武力,而且对于掌握麾下的各级盟友和仆从国有着迷之自信,大概也是他成功控制了荷兰和意大利造成的错觉。
拿破仑那先入为主的习惯,梅特涅要是去谈判,大概他会以为是调停的,而不是代表盟国一方来陈述谈判条件。
这当中一定会闹出来乱子的,以拿破仑的情况,他一定会上套。
如果能够借着梅特涅到德累斯顿去的时候,进行这类的计策,对于盟军的备战,事实上还是很有利的。
尤其是奥地利本身还没有准备好,虽然已经有若干部队正在组建当中,但是很多部队都缺编,而且奥地利的兵工厂恢复生产的速度也很慢,之前和法国订立的条约,实际上已经说明了这些问题。
这些德意志国家,大概都渴望着复仇,至少是找回些场子来——这不包括给拿破仑当打手获得好处的那些。
不过他们在枪炮的轰鸣声当中,最后大概也会认清形势。
亚历山大还要等待弟弟到赖兴巴赫来,康斯坦丁从军中过来,尼古拉则是跟着索洛维约夫从波兹南进一步到这里来。
谈判进行的也很顺利,剩下的大概就是四方之间达成一个新的共识,只是奥地利暂时还不会加入到战争同盟当中来,甚至也不会过早的对法国宣战。
调停期间,双方实际上也没有放弃最后要动武,武力总是最后的保障。
拿破仑就过于相信这个,当他拥有的力量破灭的时候,大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时在路上的索洛维约夫,还在抓紧时间给尼古拉授课。
毕竟这回和战争有关系,他肯定愿意学。
“.现在的总体战术就是这样,就像是追求女孩子.不对,是女孩子最好用的手段,那种有魅力的女人,像是雷卡米尔夫人。”
“头儿,我知道你和那位夫人关系好,可是她和战争也没有什么关系啊。”
“她曾经把吕西安波拿巴和莫罗将军给迷住了,一个女人保持其神秘感,这种可以看到却不能够触碰的感觉,会让你更有欲望去追求她。我们在打仗的时候也是,拿破仑要和我们打仗,但是我们却不要和他轻易的展开战斗。”
索洛维约夫没有说,那就是联军的主力军团,要是不幸的和法军交手,碰上个愚蠢的统帅,大概还是非常要命的,他可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
毕竟随着联军总兵力的增加,以后的优势就会越发的倾向于联军,而不是依靠着法国本国和部份德意志国家的拿破仑。
这场战争从战略上,大概已经注定了结果。
可是最后的结局,还是要在战场上决定的。
这一点,索洛维约夫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毕竟人多了在这个年代就很难指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