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黎塞留号战列舰

第795章 097 别列津纳河(一)

在鲍里索夫这地方,拿破仑也没有闲下来,他正在审视自己此时的处境。

跟过去那会儿的狂妄相比,现在倒是更像是平常的自己,做回自己的拿破仑,还是很难对付的。

只是他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恶劣,只有别列津纳河上的一座桥梁可供撤退,而且这座桥现在还受到了俄国人的威胁。

“要是照这个情况来看,我们在别列津纳河上要架设浮桥,但是也要考虑到俄国人正在逼近,这座桥大概不能用了,但是我们可以派出一些部队在这里进行牵制,来分散俄国人的注意力。”

“可是这样我们这里的兵力又要削弱了。”

“不要紧的,要一个师去那里守卫渡口,也是为了虚张声势,我军可以在别列津纳河的对岸虚张声势,要维克托把部队都带过来,做好接应的准备工作。至于真正的架桥地点,也不要让俄国人发现了。”

“那应该怎么办?”

“南面似乎有个地势平坦,非常适合架桥的地方,而且在俄国人的必经之路上,我们在那里设置一个假的渡河点,真正采取行动反而不在这里。”

拿破仑准备采用个声东击西的办法,在这里摆个假的,就是为了掩护真正的渡河地点。

他料想从南面来的奇恰科夫肯定会沿着别列津纳河东侧活动,而不是转移到西侧去。

如果这位海军上将肯渡河去追击,拿破仑也并不是没有办法,他把维克托元帅率领的部队放在那边,除此以外还有从奥热罗和镇守后方但泽的拉普那里抽调的部队,足以暂时抵挡多瑙河集团军的行动。

较为麻烦的,反而是北面,维特根斯坦本人指挥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是他这个人有些一根筋,接到任务命令以后就会直接为了贯彻目标到战线上来。

拿破仑倒是担心这样并没有多少脑子的将军会减缓自己撤退的速度,于是也虚张声势,在北面总是要部署一些部队的。

与此同时,俄军这边,由于三路大军还没有汇合,因此要说有些优势,库图佐夫现在也并不能确认。

他认为拿破仑可能还有8到10万军队,哪怕给第3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俘虏了大量战斗人员,总司令本人还是做出如此谨慎的安排。

“要判断拿破仑的行动,其实也很容易,可是他究竟有多少力量呢?从克拉斯内这一战当中能够看出来,法国人在经过了巨大消耗以后,还能够保有一定的战斗力,因此我们大概也只能在别列津纳河这里采取个行动。能够把拿破仑留在河的这边,我们也许会取得一个胜利,不过势必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库图佐夫对于人员估计,大概还是有数的,毕竟从远处哥萨克们日夜都在观察拿破仑败退大军的动向,当中大概有四万有战斗力的士兵,四到五万伤员和抛弃武器丧失战斗力的士兵,还有数千名家属和逃难的平民,当中包括不少法国侨民。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以前,还是有很多法国人都在俄国定居的,这里面的成份就有些复杂。

“现在要追击的话,应该要第3军咬住拿破仑的后卫,不过索洛维约夫的行动有些延迟,他晚了一些,没能抓住法国近卫军的后卫部队。”

“但也要理解这种情况,叶尔莫洛夫。”

其实库图佐夫也知道,叶尔莫洛夫平日里和索洛维约夫关系还不错,他这会儿是陈述事实。

但是索洛维约夫这么干,多少也是库图佐夫现在为了保存精锐部队而采取保存实力的手段,这是有授意的。

当然了,他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拼消耗,在前面的部队追击已经很是疲劳,要是打拿破仑的话,这一场搞不定,以后还要到欧洲去。

这件事情,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清楚。

而北面的维特根斯坦么,他是直接从沙皇本人那里接到命令的,因此在“微操”之下也抓紧向别列津纳河这个地域开进。

有想要追击获得荣誉的,也有划水的,不过以别列津纳河这个天然地理条件,以及当时河流还没有完全结冰,倒是有机会困死拿破仑。

要知道之前撤退的第3军,他们虽有几百人从第聂伯河那边过来,可是之后低体温症倒下的人也不在少数。

内伊元帅自己也已经感冒很严重,要不是从小体力劳动,在箍桶匠的家庭锻炼出来的强健体魄,怕是也凶多吉少。

这副好身板,还是真好用啊。

甚至在拿破仑召开会议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坐在一边旁听了。

“在斯图登卡村,这里也是我们唯一可以突破的地段,明斯克被俄国人给占领了,我们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从这里出发,到波兰去。”

“只是工兵需要的各种材料”

“你们要在这里尽可能的准备一切需要的建材,尤其是搭建浮桥需要的木材,在这里总是有很多树。”

“可是.”

虽然几个工兵长官还想说话,尤其是缺乏酒精给工兵热身,也缺乏必要的保暖条件,这样几乎是要工兵们,从军官到士兵用自己的命来填坑。

但拿破仑拒绝了他们进一步的要求,并且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尽可能多的人撤退。

法国军队此时还是相信拿破仑的,但是主要负责这个行动的,还是那些擅长使用木料的荷兰工兵

是的,他们在水利工程和桥梁方面也确实有一套。

这个决定下达以后,众人也都开始准备。

法国人很快就弄到了大量的木料,甚至从附近的村庄里也能找到一些。

但是在这附近活动的哥萨克,也发现了行动,但是因为一开始的隐蔽行动,以及法军设置的假渡口,以及有一些部队在外围保护,他们也搞不清楚真实的情况。

于是负责追击的维特根斯坦、奇恰科夫和托尔马索夫现在接到的情报,都是有问题的。

就是在主力前面开路的索洛维约夫,他也不大可能判断出来拿破仑真实的渡河地点,虽然对方也可能来一个虚张声势的手段,虚晃一枪就躲开了俄军大部队的追击。要是在渡口的问题上判断错误,那么也就不要考虑要消灭这些对手了。

现在法军当中一些之前在侧翼作战的部队,也已经到达了这里,除了从被后来接应的维克托以外,甚至还有乌迪诺的第2军已经调动到他那里的部分胸甲骑兵,这样总归让拿破仑还保有了一定数量的骑兵,不至于连反击的能力都没有。

然而在前方,战斗也在继续当中,俄军的前卫部队来的很快,不光是在明斯克夺取了大量的物资,甚至主力都要到这里来。

兰伯特上将作为俄军一方的指挥官,可是他是个法国人。

而法军这边负责指挥的,是东布罗夫斯基将军,他是个波兰人。

这也跟两家特殊的情况,都有些关系,俄国总是会招募外国军官,也不止是那些德佬,而法国人当中长期有波兰人在他们的军队当中。

两家的战斗打的还很激烈,哪怕只是少数人马在这里,但是交战时看起来却有上万人交战的气势。

俄军并没能打退在这里阻击的法军,波兰军的一部分援军到达,双方到了入夜,也不得不各自罢兵,在最近的村庄宿营驻扎。

如果不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冻死人的。

这一次,大概又是天气挽救了拿破仑,极寒天气的到来,让适应这种环境的俄军经常也不能在野外坚持。

另外一个原因,大概也是因为多瑙河军团本身长期在南方作战,更适应敖德萨和摩尔达维亚的环境,对于白俄罗斯这种地方,那确实就不一样。

因此他们也放缓了追击的速度,而且奇恰科夫是个海军上将,他对于指挥陆军么.

大概也更重视水文气象这些环境,在听说了法军在假渡口的行动以后,他就把先头部队所携带的炮兵都给部署到那里去,企图以逸待劳,等到法军到达时在那里用重炮给拿破仑毁灭性的打击。

想的倒是不错,可是法军真的没有在这里行动。

至于正在搜集木料的法军,现在他们也已经把物资都给集中起来,这时就有了大麻烦。

科尔比诺将军率领着他还算完整的骑兵旅通过了别列津纳河,而且对于马匹来说,这条河流看起来也没什么,甚至都不一定有巴黎的一条大街宽。

这位将军找到的地方倒也不错,可以说替后续的工兵找到了一条通路,工兵们于是准备在这里架桥。

可是问题又来了,不少材料实际上送过来以后,发现也是不合格的。

拿破仑认为需要三座浮桥才能够保证现在还有战斗力的部队撤退,他们还要掩护已经丧失战斗意志的数万法军从这里撤离。

和以往相比,达武的第1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而内伊这个军现在剩下的不过是几百名残兵,欧仁的部队变成了徒手兵,所有人想到的都是要逃到河对岸去。

除此以外还有平民,在兰伯特这边的追击当中,他已经看到了不少在地面上被剥去衣服的尸体,这当中除了伤兵还有平民,甚至是妇女儿童,这样的残酷场景让他这个法国人看到了都有些震惊。

他的副官还随手给写在了自己的笔记当中,甚至可能还有些夸大。

法国人经常自称给欧洲带来了文明,不过在白俄罗斯这里,看起来只是为今日的俄国带来了战争,把这里变成了露天停尸房和道路沿途的废墟。

对于这种情况,拿破仑也并没有办法制止,除了近卫军,从莫斯科出来的军队现在已经只顾逃命。

还需要没有获得多少好处的乌迪诺和维克托来替他们抵挡一阵,而工兵们在齐腰深的河流当中架桥,刺骨的河水可以说是致命的。

不过他们仍然坚持在那里架桥,虽然材料不够,可是仍然拼凑出来了两座适合的浮桥。

只是这些浮桥,现在还要伴随着浮冰的冲击。

强度是否足够,他们也没有个准确的评价方法,也就要一些马车上去。

可是这里的环境也不好,很多炮车在经过的时候,几乎要把桥梁给压塌,这还是要通行大炮的那座桥。

但这也是因陋就简,别列津纳河上的这些地方,就不适合渡河,要是现在是夏天,在沼泽地里行动的话,可能法国人要突围还更容易一些,毕竟他们也在当年波兰的作战中俘获过俄军士兵,知道他们通行沼泽地的手段。

后续的军队上桥也很勉强,能够通过的骑兵,尽量也是利用这里河段还比较浅,让他们打的战马小心翼翼地从还没有结冰的水面上通过。

这样最多一个人也就是因为裤腿和靴子被打湿而结冰,到了宿营的地方就好了。

但现在骑兵也不好都从这里通过,要炮兵和辎重先行,另外一座桥是用来通行步兵的。

拿破仑的撤退,在这个时候也就开始了。

奇恰科夫在11月25日这一天,围绕着拿破仑的假渡口转了一天,并没有发现法军有进一步增兵的迹象(此处应有平静练习曲),才意识到自己被法国佬给耍了。

他是个海军的将军,确实对水文气象更了解,甚至这一处地方通行的话也是个好地方,可是法国人走的是另外一处。

为此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之前没有从别列津纳河上渡过,随后自然也要找一些补救的手段,过河去的部分骑兵和法军发生了交火,而他本人此时则率领多瑙河军团和第3集团军主力赶来真正的渡口要拦截拿破仑。

北面的维特根斯坦也要加入战斗,只是他们上来以后先遭遇了法军小分队的袭扰,就是以急行军,他现在距离渡河的地点也有一天路程。

背后赶来的托尔马索夫和米罗拉多维奇的距离也很远,毕竟在克拉斯内还抓了不少俘虏,总是需要清扫战场的。

索洛维约夫距离这里也是一天,他作为主力大军的先头部队,自然也是要加入战斗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