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黎塞留号战列舰

第833章 033 休战期总是有意外收获

其实一群新兵在这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总是白纸。

可惜的是时间并不太够,索洛维约夫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像是之前的芬兰师一样,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

现在的办法,大概也只有老兵带新兵,尽可能快的让这些人速成了。

这样也很是麻烦,索洛维约夫也很清楚,到时候一定会有人像是法军那边一样,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是误伤友军。

至于骑兵方面,他也不用太过担心。

因为他这一支部队,虽然骑兵的花样很多,不过数量总还是缺乏的。

从主力部队里调来了冯·蒂尔曼中将指挥的骠骑兵,这两个普鲁士骑兵团可以说是很好的补充。

而且对于主力的影响,大概不像是抽调了总兵力七千人的第12旅那么大。

联军当中也不缺乏骑兵,法国人在对面大概都要馋哭了。

不过这也是拿破仑的傲慢付出的代价,在战场上法军的骑兵损失就够多了,甚至到了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元气。

在联军这边,波希米亚军团也在组建当中,只是因为涉及到了俄普奥三方的军队,因此其编成也慢了不少,在内部的指挥权上,虽然一开始确认了施瓦岑贝格,可是他那个能力实在是

如果不是为了拉拢奥地利,大概也不会有这么一个选择。

至于联军的主力波希米亚军团到了战场上以后,十几万军队的指挥调度也是个大问题。

拉德茨基听说了俄军和普军当中都在使用新型的通讯方式,于是也来到了俄军这边。

“您这个时候到来,大概也是要紧的事情。不过我这边奥德河军团也在训练当中,大概很难抽身到布拉格那边去。”

“我知道,因此我到这里来,也是来了解一些通讯手段的。”

显然,奥军方面的通讯手段差了一些,并不像是法国人那样普及了信号塔,俄军这种简单的光学器材也是匮乏的。

考虑到那个缓慢又愚蠢的施瓦岑贝格可能带来的灾难,索洛维约夫也是咬咬牙,只能进行技术输出。

亚历山大也是想要知道在另外几路军团中俄军的近况,才让拉德茨基到这里来,同时还有几个俄军的副官,其中就有库图佐夫的女婿库达舍夫亲王。

俄国的钦差大臣只管到军队中去,索洛维约夫和拉德茨基倒是可以单独聊聊。

“军官团都下到部队里去了,如果不是您今天要过来,我也是要去第9师看看的。另外.我们波希米亚军团的总司令,近来可好啊?”

“元帅阁下最近还好,只是他这个人,总是要求我修改计划。我到您这里来,倒是可以换换脑筋,在布拉格的时候,除了我们奥地利的皇帝,君主们总是聚在一起开会。军事会议以外,还有在布拉格的外交会议,法国人也派了代表过来。”

“既然军队都已经在这里了,谈判还会继续。但是我有一个观点。哪怕是我们的军队当中,有一个军团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一场战争也要进行下去,不要有任何的动摇!”

拉德茨基听他说的,也大概知道了问题所在。

只不过索洛维约夫想的,也总是大国针对小国的办法,通过空间换取时间,进而调动兵力。

“只是您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

“我想到的是过去的几次战争中,和谈的时机总是不合适,要么就是军队调动并不合适。普鲁士急于开战,最后在我们的军队还没到达的时候就输掉了战争。更早的时候,在奥斯特里茨,看起来也是类似的问题,如果卡尔大公能够摆脱马尔蒙的第2军,最终和主力汇合。”

“您的说法,听起来我们过去总是缺乏耐心。”

“就是这样。”

索洛维约夫对于过去的那些微操和瞎指挥是深恶痛绝的,可是现在看来,施瓦岑贝格.

这位奥地利元帅,大概还比较逆天,就算是以后可能击败拿破仑,大概胜利也不能算在他的账上。

索洛维约夫虽然和这位奥地利元帅很少见面,不过他那威名赫赫的历史,偏偏让伯爵印象深刻。

这位奥地利元帅在战场上的指挥,怕是真的需要亚历山大给他微操一下,要不然可能要坏大事的。

“除了耐心以外,还有关于1813年夏季作战的一些备忘录。过去虽然我来过德累斯顿和莱比锡,在萨克森境内多次停留,总是对附近的地形地貌有些了解的。这个地方总是我们的战略中心,要是在这里击败了拿破仑,整个德意志地区,依附于他的那些国家都会动摇。”

“在这里决战,看起来就是必须的了?”

“是的。而且拿破仑现在大概希望通过主力会战来解决我们,虽然总兵力的优势在我们,可是他现在具有内线作战的优势。只不过您制订的计划也很正确,先消耗拿破仑的元帅们带领的军队,他为了柏林或者某个战略枢纽,也或者是达到他的战略目的,一定会疲于奔命的。”

“我也并不能确定他会这么干。”

“可我还算是他外甥,总也知道他的脾气。毕竟我继母在和平的时期,还总是和我那位姨妈通信,多少也知道一些情况。虽然.”

提起来继母的文字水平倒还好,约瑟芬姨妈.她那个水平,也是飘忽不定的。

不过用来了解亲戚们的情况,这也足够了。

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他都不需要开挂。

什么历史挂,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候,都是浮云。

他可以通过已知的情报来进行分析,也就能够知道拿破仑的一系列坏习惯,最后找到机会来一击致命。

也就是拿破仑对于中国的典故并不了解,要不然大概法国人那边都在讨论着,项羽被困垓下。

这个场景,看起来倒也很像,不过拿破仑也不能让叶卡捷琳娜来放枪,毕竟现在的老婆是沙皇的亲妹妹。

只不过在欧洲,历代大规模征战,从罗马人进入日耳曼地区开始,虽然经常只是在西面的莱茵河流域活动,也已经很多了,几十次总是有的。

就在这个时候,对于军队的调度确实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拉德茨基也提到了奥军的问题所在,他们的部队编制大也是个顽疾,最近才有所改善。

至于奥地利方面对于这次战争的决心,弗朗茨皇帝总归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这一次对于前线的干涉也要比以前少的多。

“您要是按照我们这个办法来的话,也总是要考虑到,这都是要进行编码的,每一组收集到的信号,会有重复发出的时刻,我一般叫这个‘摩尔斯码’,就是通过百页窗,也能够在夜晚,利用较为明亮的灯光,发出类似的信号。”但是也不可能给拉德茨基看一集斯派克和它儿子作为主角的戏码,那里面黑猫就演示了一次用法。

现在这个年代,连个动画都没有。

索洛维约夫也寻思过,他快死了的时候,能够出现电影就不错了,要么也就是“动态序列照片”,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因此,也只好靠他嘴上说,顺带在司令部的百叶窗这里演示一下。

“您明白了?”

“我大概是清楚了,而且还能够起到加密作用。”

“是的,法国人甚至知道我们使用这种办法,可能还对于过去使用的明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跟电磁波不一样,光学信号是可见的,也难免法国人会动什么歪心思。

因此索洛维约夫也没有闲着,在他出征的时候,总是请高斯博士来想办法。

毕竟是高斯本人,不是“半岛高斯”,他在数学方面的天才,别人也是比不了的。

哪怕是他平时并不关注的学科,只要下了功夫,很快也会有些成果。

集中了俄国境内聘任的这些数学家,总归是弄出来了一套比较好用的加密光学通讯。

就算是拿破仑这边解读了其中意义,甚至手上可能还拿着密码本,大概也不会猜到里面都是什么内容。

在战场以外,索洛维约夫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的。

等到他给拉德茨基讲了,对方显然也是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

“这大概算是意外收获,我也只是计划向您了解一下通讯手段,是没有想到这些地方的。”

“毕竟很多技术,各方面都会有掌握的。我们俄国军队使用的步枪,就不愿意轻易的被对手获得,我想现在法国人应该也很清楚里面的原理,毕竟不少专利上,法国的技术要比俄国先进的多。”

在军事技术上的微小优势,很可能就会被工业能力更强的一方给学去。

只不过,现在拿破仑还来不及提升产量,可能要倒霉的.按照情报估算,要到1814年,法国军队才能够批量生产一些武器。

要是再往后来看,那要倒霉的应该是英国人。

挖了这么一大圈的坑,总算是有些效果了。

但现在连索洛维约夫自己,对这事儿都没谱。

他只是按照原计划正在和拉德茨基进行沟通,并且表示加密光学信号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到时候要是会影响到内容的传播?必须用明码通讯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办法。

他索洛维约夫又不是金丝眼镜湖南腔的某人,就是用了明语,也会想办法的。

至于接下来,还是拉德茨基根据最新的战略,来提醒索洛维约夫,应该如何行动。

“如果开战的时候我们不加入战斗,那也太不合适了。至少我们应该在波希米亚军团或者西里西亚军团的侧翼活动,如果拿破仑的本队来了,甚至我们可以进行策应。只是可惜现在这支部队,因为有不少普鲁士新兵,我并不能保证他们在后卫战当中的表现。”

“我知道,这些年来,您总是在后卫部队当中,这种经历也不止一次了。”

“就在萨克森这么个战场上,最后我们的命运要怎样决定呢?我现在也有些紧张啊,毕竟未来能够预计到,只是胜利在什么时候,要付出多少代价,这我并不清楚。拿破仑或许会认为他是命运之子,但是他不能主宰所有人的命运,他要是把国家想象成个人的话,那真的是疯了。”

索洛维约夫还看了看窗外,现在正是春天时节,这一处庭院里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候。

“您喜欢看这庭院,我之前就发现了。”

虽然拉德茨基比索洛维约夫大了十五岁,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年长就摆架子,这点倒是很像库图佐夫。

总司令还活着的时候,就会做手磨咖啡。

索洛维约夫这里就不用咖啡,他虽然能喝得惯,不过也只是在战争最紧张的时候使用。

“您还是来品尝一些中国茶叶吧,据说这是中国皇帝的茶庄里能够使用到的。”

“那一定也很珍贵了。”

“是的,不过我也不太信,可能是商人为了抬价而使用的一些手段。但口感确实也不错,是比较新的货色,从恰克图的边境来的。”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种一些呢?”

“需要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我想英国人天然有这种优势,他们在印度有殖民地。不过.我更讨厌的还是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他们在那里种植一些东西,又卖到中国去。中国人向我们输出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是合法的,赚到的钱那是没有问题.”

索洛维约夫在闲谈的时候,也难免会给拉德茨基上点强度,他要说明鸦片的危害。

现在英国人干的事情,其实在英国国内也是有反对声音的。

拉德茨基也同意,从个人的道德感官上来说,英国人在印度的玩法么

等到林大人想到了本土化生产的办法以后,他们也就会知道一个体量巨大的农业国有多么可怕。

要是中国以后成了工业国,也是同样可怕的。这个体量,只要掌握了更强大的能力,竞争对手的压力就很大。

金发的拉德茨基能听明白,而且频频点头。

可是有个金毛,他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