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东非的香料之都
阿曼的一项重要财富,就是在东非的奴隶和香料贸易,这当中有着巨大的利润。_小-说`C¨m′s! .无/错.内\容~
奴隶贸易,一直到了19世纪初仍然存在,甚至到了21世纪在毛里塔尼亚还能够见到奴隶制。
虽然听着遥远,但是确实也存在,俄国自己还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但就是现在这个版本,欧洲也是刚刚走出来,相对而言是比较先进的。
奴隶贸易此后一直都会走下坡路,几个最后的奴隶产地,到时候也要签订条约,停止此类贸易的。
但是对于阿曼来说,他们还有着大量的珍稀资源,如果在东非能够经营妥当的话,也能够发展的很好。
只不过,神奇的非洲,就是那么危险。
虽说阿曼击败了葡萄牙,夺取了东非海岸的不少地方,但是内陆地区,他们还是很少能够涉足的,除非是捕奴队出发,但通常也不会过度深入。
内陆地区除了猛兽以外,还有各种可怕的疾病。
谁要是19世纪在非洲想要建国或者创业,你要是深入内陆,都不需要问问别的,先问问昏睡病答不答应。
这已经是各种可怕疾病当中,看起来并不那么可怕的一种了。
索洛维约夫对于东非也有些兴趣,一向重视商业的赛义德·伊本·苏尔坦也同意他们去桑吉巴尔。
这是阿曼在东非的重要据点,从葡萄牙人手中夺来。
葡萄牙作为一个欧洲国家,确实也非常奇葩,他们在海外的殖民地,经常会被竞争对手夺取。
大航海时代的红利已经过去,现在葡萄牙也就是巴西这块地还掌握的比较好,但是眼看着佩特罗王储更倾向于巴西殖民地,而不是葡萄牙的本土。
回去的路上,索洛维约夫此时尚不知道葡萄牙王室的婚姻如何安排。
他这次出使,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报更新的,可能会比较缓慢。
路程实在是太远了,不过也有很多好处。
远离欧洲的政治斗争,也能够让他更轻松惬意一些。
到了阿曼素檀这里,更是结交了这位奇怪的素檀。
但是放在阿拉伯世界,他的画风还是正常了很多,比较接轨以后的形象。
如果可能的话,阿曼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又在东非有这样的贸易体系,算是一个可以结交的国家。
如果他能够完成征服波斯的目标,大概就可以更方便的拉拢阿曼,因为近啊。
至于素檀本人给他前往桑吉巴尔的贸易许可,也是意外之喜,总之很顺利。
至于往阿拉伯海西部的航行,此时也非常容易。+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
就是真的有索马里海盗,这么大规模的船队,他们也不敢上的。
阿曼素檀还给配了翻译,他们到达摩加迪沙的时候,还能够下船来游览。
这里此时也是阿曼和葡萄牙正在争夺的一个贸易据点,阿曼方面也没有完全控制这里。
但葡萄牙人的力量,在这里已经比较衰弱。
由于气候炎热,各位老爷此时也已经顾不得体面了,穿的都是比较单薄的衣服。
不过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游牧民赶牲口过来。
索洛维约夫一向对于动物有特殊喜好,也不知道他给女儿寄养的小猎豹此时在开普敦怎么样了。
到了这里,自然也是会关注本地的动物。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整条街的骆驼。
索马里这个地方,就不适合种地,畜牧业虽然能够带来不少收入,不过这些资产也比较害怕损失。
至于街边上,也能够看到各地来到摩加迪沙来贸易的商人。
除了阿拉伯人以外,还有荷兰人、葡萄牙人、埃及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当然也少不了英国佬。
只不过他们更多的时候前往蒙巴萨,那里也是东非海岸的一个重要据点。
索洛维约夫还真的看到了,有人把狮子的幼崽给捉来。
比起来温顺又弱鸡,只是跑得快的猎豹,还是阿比西尼亚狮子,虽然威武,不过还是娇小了一些。
当然,这是和别处狮子比较而言的。
索洛维约夫看到这些狮子,确实也有些兴趣,不过他只有饲养人形猫科动物的经验,这个还真不行。
而且这一次他是没带着女儿过来,要不然莉莎肯定也想要。
她就是那么喜欢这些大猫。
索洛维约夫也是特
别宠女儿,对于儿子们,要求就比较严格。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卡佳要求的,儿子们长大以后,总不能没有出息。
但也不能象是彼得堡街头那些近卫军的浪子们一样,还是因为她比较保守。
在摩加迪沙,他们停留的时候,哪怕是帕沙也很想上岸去,索洛维约夫总是没答应。
但是到了桑吉巴尔,那里此时在阿曼素檀的控制下,倒是可以去的。
只不过,这个岛屿,以后会成为坦桑尼亚的一部分。
陆地上还有坦噶尼喀那一部分,而且这里向内陆进发,就能够看到乞力马扎罗山。
因为阿曼在非洲最大的贸易据点,就是这里。
甚至他还来得及派出一艘护卫舰,去马达加斯加,给那位年轻的国王去信,表示他很快就要到达马达加斯加。
嘉庆皇帝对于来组团的小国,也是非常关照,有一份给伊梅里纳国王的赏赐。
虽说马达加斯加本土的动物,实在是奇丑无比,丑出了一定风范。
至于这个“宣慰”的工作,昭梿倒是不会亲自去宣慰个非洲国家。
但可以派人去,他和索洛维约夫商议以后,就要奕山去。
一起前来的宗室,就他一个是侍卫,其馀的都是文化人。
至于其他的清朝使团成员,到时候都要留在马达加斯加的港口,虽然这里有可怕的传染病肯尼亚氏病,通过蚊子传播,不过上一次大流行已经过去,暂时会有一点低潮。
不是非洲每个地方,都会一直闹瘟疫的。
而索洛维约夫更关心的,还是桑吉巴尔本地特殊的情况。
如有可能的话,从波斯湾出发,把船开到这里来,贸易路线可以说是大幅度缩短的。
而且考虑到非洲那一圈海岸线,缩短这条贸易路线,也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倒是也可以接受。
能够给英国人添堵的事情,他是一定会做的。
至于桑吉巴尔这里,此时阿曼素檀也没有大兴土木,只有清真寺是修葺一新的。
将来阿曼苏丹国一分为二的时候,桑吉巴尔作为其中之一的素檀国,也会拥有素檀的宫殿。
这都是赛义德素檀以后的事情了,索洛维约夫也不关心这个,甚至他一直认为这里面有英国人的介入因素,在任何地方都制造分裂。
不过阿曼本土还是保留了下来,等到石油开发出来的时候,阿曼虽然不是最富的那个,但是国内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至于在这里采购香料和木材,主要还是各位清朝官员的爱好。
比如说,用质量上乘的非洲木材来做一套家具,质地坚硬又耐用。
龙汝言作为桐城出身的状元,难免会对于这些木材有些兴趣。
至于非洲紫檀,用料倒也不错。
出了一趟国以后,大清的官员们,也是大开眼界。
不过他们现在还在桑吉巴尔这个海岛上,并没有到大陆上去。
就是这样,他们也看到了麒麟不对,是长颈鹿。
和四百年前的明朝人一样,清朝的文武官员们对着这个大个子也充满了好奇心。
“索将军,这就是麒麟了。”
“前朝时各国多有贡献,然而此物”
至少在朝鲜,还是管长颈鹿叫麒麟思密达。
日本,他们也是这个情况。
“若是相较,不似麒麟,明朝之时,难免有牵强附会之语,人之认识有限,不知宇宙之无穷。”
当然,他肯定是不信祥瑞的。
而昭梿本人看到以后,难免会有些好奇心。
只不过此次出使,也没有带回去麒麟的任务。
想想乾隆就不太信这些,而且规定没有朝廷认证,都不准转世,清朝这边的迷信活动虽有,但是也不是非常流行。
而且还有个麻烦事,来自孔子。
孔夫子表示:“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
这么看来,叫门天子收到了“麒麟”,不是吉兆,反而大凶。
也是明朝早期,大概儒学进入了洼地,这句话没准乾隆就能反应过来。
他要是当时问了这个,没准和大人也能够给答上来。
昭梿的学问大,各
位翰林的文化水平,哪怕现在公羊学已经不是显学,他们也是知道的。
“王爷为何长叹?”
“索将军可知夫子伤麟之事?”
“王爷所言,是麒麟之事吧?”
“正是如此。”
“若是此事,为吉为凶?”
“似是五星出西方。”
“我知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不知出于西方何解?”
昭梿没说,旁边的牛鉴已经抢答了。
“索军门,王爷所论,为太史公于天官书所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者利’是有此语,此合将军于西方用兵之事,又合”
牛鉴这货,那可是逃跑带师,鸦片战争败者组中比较小丑的大员之一。
不过后面的话他没说,索洛维约夫师明白了。
“如此以来,更是上邦与我国,应该并力抵抗英夷。英夷荼毒百姓之甚,于天竺见者,不过冰山一角而已。”
这一点,各位翰林也点头同意。
至于昭梿,他看到麒麟有这种想法,也是路程走了不到一半,见识涨了不少,最后还是有所感慨。
哪里都有英夷,对于清朝来说,将来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在观赏过长颈鹿以后,一行人又在海岛上游览。
对于异域风情,众人也是多有记述。
相比于陆地上,在桑吉巴尔这样一个海岛上,倒是生活更为惬意。
如果不看到阿拉伯人对当地人的统治,大概还能更好一些。
除此以外,一行人还看到了本地的豹子,这是一个珍贵的亚种,后来也是灭绝了。
索洛维约夫这一路,虽然是出使,但是也变成了神奇动物在哪里,看到的珍禽异兽颇多,见识也颇为增长。
而且对于本地的贸易,也包括象牙和犀角,他只能表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虽说现在这些资源还颇为丰富,但是随着一些人的须求增长,大象制品么
索洛维约夫就是个奇怪的有钱人,他虽然对于珠宝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动物制品,也只是喜欢搞些海水珍珠、淡水珍珠,毛皮的东西,也只有熊皮帽和海獭皮草能够引起他的兴趣。
昭梿曾经和索洛维约夫在船上论道,发现索洛维约夫对于孟子更熟悉一些。
也包括孟子的一些保护山林,以为长久之计的设想。
但更激进的,象是王安石那样去引导君主的行为,这一点索洛维约夫都没有说。
考虑到王安石要不是个人文采和历史地位过硬,差点就被南宋那个九妹和一群大臣在翻案的时候彻底搞臭,这就已经让人感慨了。
当然了,王安石不修篇幅,确实也有些
索洛维约夫自己倒是有这个条件,毕竟尼古拉是他的学生。
至于象牙和犀角,索洛维约夫就很怀疑后者的作用,到底是不是那么神奇。
就是真的要涉及到使用这些珍贵的动物,倒是可以考虑驯化和饲养。
而且言语间,索洛维约夫还对龙骨大加批判,还有自宋朝以来对殷商故都的盗掘,损失了大量的青铜器。
这还不算甲骨文,和同样倒楣的恐龙化石。
不知道有多少都给吃掉了,实际上矿物药和化石药,功效也是成谜的,有些确实有作用,有的就很迷。
至于甲骨一事,索洛维约夫也对昭梿提到。
“王爷若是见到龙骨这味药材,不妨一探虚实,究竟是古兽的骸骨,还是先人祭祀时所用的骨板。”
索洛维约夫这么说了,昭梿也就明白了。
旁边还坐着几位翰林,自然也知道他什么意思。
以一味中药的批判,将来有什么重大发现,大概也是福份。
索洛维约夫还不知道,他嘴里说的话,以后有多大威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