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黎塞留号战列舰

第1038章 近代的平等条约《钦定清俄圆明园通

“朕是觉得,你这里有些计谋,毕竟是带过二十万大军的的一等将军,如今不过数千兵马,又能如何应对”

“皇上能借我两个佐领,六百兵马么”

嘉庆听到他要借兵,都懵了一下。

“索卿,你还要跟朕借兵”

虽说八旗兵的战斗力,那是一直在下滑,不过也要分地方。

索洛维约夫其实更想要六百索伦兵,但是没这个基础,嘉庆也不会给。

“皇上要借天兵,外臣还皇上一个只效忠天朝的琉球,如何”

“朕于卿平日言行奏报,也知道是知兵的大才。如今要借六百兵马,无非是要借天朝声威,伊自家精锐,恐怕也能视周边各国如草芥一般。更兼朕也知晓,俄国与日本有隙,如今从西洋调动精兵而来,甚为困难,若能借兵而往,则事半功倍,可是此意”

嘉庆到底还是当了二十几年皇帝的,他虽然比乾隆平庸,不过也在合格皇帝的平均水准之上。

索洛维约夫借六百八旗兵,也是让清朝看看,什么叫坚船利炮,欧洲人都是怎么打仗的。

而且这六百兵,到时候还要还给嘉庆,在日本的事情完事以后,还需要运兵船给送回来。

索洛维约夫的舰队,也不是全都要回国。

其中絮库夫的武装商船,就是要留下来在东南亚做贸易的,甚至清朝粤海关要差遣,也要派出其中二三商船来广州听令。

那些运兵船和运宝船,满载以后倒是跟着主舰队一起返回。

而空出来的一批船只,有些就直接开始在北太平洋和东亚地区活动,俄国还是很需要在这些地方保持一些力量存在的。

这样看来,嘉庆这支兵,倒也能借得。

不过嘉庆倒是也想让欧洲人看看,大清八旗精锐的威风。

说起来,锐健营的兵还是不错的。

索洛维约夫觉得,这大概是关外八旗以外,清军最后一支还能队列严整,又敢于白刃肉搏的精锐了。

要是把这支军队给他,自然也能够发展成精锐,起码是俄军当中精锐掷弹兵的水平。

每个牛录都有佐领,一个牛录又有三百人,从其中挑选精锐,也是足够了。

嘉庆只要借兵,索洛维约夫也会推出那个“远东共同防御协定”,如果俄国在北太平洋的殖民地遭受攻击,清朝方面知道消息,两广督抚就要按照皇帝下达的诏书,对于停靠在广州的该国商船停止补给供应。

换成了清朝要是一不小心和欧洲哪个大国打起来了,俄国倒是有仲裁协调,以及在欧洲威慑其本土,从而达成停战的义务。

在密约当中,清朝方面在广州的通商口岸,对于俄国的船只补给,也要提供一些帮助。

当然,俄国方面按照索洛维约夫的意思,必须要付钱。

之前可是发生过,俄国军舰在法国维修,最后没给钱,导致战舰被法国人扣押,编入法国海军的事情。

这样的话,在密约当中,双方的义务还是大体平等的。

各自要提供帮助,要是在欧洲的话,恐怕这个共同防御条约的威力还能更大。

另外,就是大清他有百万大军,听起来这个规模确实也非常庞大,还有点吓人。

但是,绿营是弓箭手开的弓,还没有乾隆拉断的八力弓强,嘉庆用的弓水平也要超过清军一般兵。

至于这样长长见识,倒也不是坏事。

嘉庆虽然保守,不过对于琉球这事儿,他也算上心,因此就同意了索洛维约夫的要求。

“皇上,外臣还有一事相求。”

“除此一事,不能再多了。剩下的事情,索卿要和军机处、理藩院尚书、鸿胪寺卿,还有礼部两位尚书去谈。”

其实嘉庆因为对索洛维约夫印象好,这已经是特别开恩了。

索洛维约夫听到这话,就知道门路来了。

“皇上若是恩准,将来俄国商船往琉球去时,可否悬挂贡旗往宁波而来”

嘉庆听了以后,也不免发笑。

“你呀!索卿这样,朕也有所预料,汝出自商贾之家,虽然也有爵位,不免有些市井气。朕也就准了你这个人情,只是到时候,也只许俄君批准的商船,每次不超过四艘,每年往来宁波两次。”

“谢皇上恩典!”

索洛维约夫本来想着,嘉庆脾气再好,这种卡bug的事情,他按照大清朝廷的规矩,也很难应允下来的。

只不过这几个月在清朝,因为印象实在是太好,索洛维约夫得到嘉庆的信任,也就恩准了这个要求,算是个天大的人情。

索洛维约夫甚至回去以后,因为他们父子都是俄美公司的股东,自然也是可以派商船到广州来的。

就是这个卡bug的渠道,握在他自家手里,将来回到欧洲的船只,因为这一船队到达宁波,当地关税很低,而且浙海关的陋规并不多,乾隆年间又是出名的服务态度好。

荷兰人也更喜欢从浙海关下属港口上岸,可惜乾隆二十二年英国人告状以后,本来就打算对洋人关闭江海关和浙海关的乾隆,最终下定决心把通商限制在广州一地。

这也算是索洛维约夫这一家子,在嘉庆面前刷足了好感,能够得到的回报。

要是这个特权,只在索洛维约夫自家流转,将来也是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

他努力得到的贸易特权,给了别人也有些可惜。

但这也作为一个外交成果,秘约也仅限于皇帝本人和军机大臣知晓,特许的事情,诏书也只会发到闽浙总督和浙江巡抚。

回程的时候,索洛维约夫也会确认此事。

等到回到欧洲,自然也是哄动性质的。

嘉庆等到二月间,还要到大沽口去观兵。

到时候俄军的近卫军,会在他面前表演实弹射击,还有各种战法的演练。

另外就是那些巨舰,皇帝本人也想要见识一下。

嘉庆再怎么循规蹈矩,他也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正常男性,哪怕已经是从中登迈向老登的年纪,这么大个的玩具,他是不可能不好奇的。

按照当年接待过马嘎尔尼使团的大臣们描述,以及各位提督、总兵的报告,这玩意儿比英夷的船大多了。

甚至清朝官员都有些奇怪,俄国军舰这么大,甚至还打赢过英夷,为什么还要说英夷更强呢

他们毕竟对于海军的力量,还一无所知。

嘉庆本人给到俄法二国使团的待遇,自然也是没有前例的。

毕竟他们给的太多了,以至于清朝皇帝的不少回礼,到了嘉庆二十二年正月间才陆续置办完毕。

景德镇的督陶官,也又忙活了一阵。

这才把需要的各色瓷器,总算是装箱启运,都送到京城来,由内务府查验。

但字画之类的,想必欧洲那边,也没几个能够看得懂的。

因此给的主要还是瓷器和各种手工艺品,代表了大清手工业目前的成就。

但比起来乾隆时期,还是要差一点的。

“皇上所赐器物,皆是上品,还望索将军能运抵西洋。”

“托中堂尽管放心,皇上的使团也要一并前往欧洲,宣慰之事,我自当从旁协助。而这些器物,也代表天子洪恩,自然要送到各位君主王公宫中。”

客套话说完了,也要开始接下来最后的谈判,以及条约的正式签订工作了。

索洛维约夫最关心的其实是通商,托津拿出来的章程当中,允许增加了广州和塔尔巴哈台两个通商口岸。

除此以外,还有浙海关的秘密航线,如果索洛维约夫能够摆平了萨摩藩,让幕府承认琉球是大清的藩属,解除萨摩藩对琉球的压迫。

那么琉球的这条秘密航线,就相当于给俄国的一点微小红利。

而陋规与海关费用,也要对俄国商船一应讲明,列下清单。

清朝方面的答复是同意的,陋规当中的一些被废除,但是还有存在。

只是现在明码标价,一根筋的洋人都能够给搞明白。

在广州开设商馆一事,倒是清廷有所让步,俄国商馆可以在广州开办,按照俄方所说,还可以具备一定领事馆功能。

至于在京城开大使馆这件事情,就是嘉庆皇帝对索洛维约夫的观感不错,也没有答应下来。

只是允许广州的俄国商馆大班,在经两广总督上报,朝廷同意以后,才允许到大沽口来,往直隶总督处禀明事项。

这一点也算是俄方能够接受的,毕竟京城还有东正教堂,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喝酒的神甫,将来还得通过莫斯科的大牧首换一批办事麻利的。

要不然,就要被法国传教士给比下去了。

想想人家南怀仁,在清朝都能得到追赠的谥号,这是清朝官员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得到的荣誉,洋人里面也是独一份。

对于清朝和俄国方面各自关心的主要问题,也就集中在这里。

而那个扩充八旗的,增加俄罗斯佐领数量,并且增加兵力,要一批哥萨克解除对沙皇的效忠,从西伯利亚到清朝来的计划,嘉庆皇帝也是允许的。

这些队伍,都算在镶黄旗下佐领,暂定要增加到六个佐领。

按照原有的佐领,这里又要增加一千五百人。

至于什么爱尔兰人给运到清朝来,这点托津倒也不反对,不过也要等到人运来了以后,再编进两红旗。

而将来的教习洋人,托津也提出来了,这些人都要算是大清的武官,领着俸禄,要按照大清的律法和军令来办事。

也就是枪炮、队列、参军几种教习,到时候还要俄国方面精挑细选。

索洛维约夫倒也觉得没有问题,毕竟俄国有的是军官和冒险家。

也不排除有那么一批人,就是要来清朝寻求个刺激。

到时候光是他认识的那批,在军中晋升有些困难的没背景老实军官,就能够找来一批。

给清朝招兵买马,也不能搞的大张旗鼓,整一帮惹祸精过来。

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他最了解的就是,要守住一个地方,就需要那种坚韧顽强的军官。

这又不是要清朝八旗又入了哪个关,就是要守住沿岸炮台,要什么人去,他也是清楚的。

托津的这些要求,索洛维约夫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于是都应允下来。

除此以外,就是给清朝提供的军火,都要在恰克图和塔尔巴哈台两个口岸验货,由俄国总督和清朝将军及办事大臣负责交接。

每天要过来的武器,也不是个小数目。

光是俄军历次战争缴获的各种武器装备,在仓库当中就已经是堆积如山了。

尤其是,有奥斯曼帝国这么个经验包,俄军从他们手中就缴获了上万支各种步枪,大炮的数量也很惊人。

还有鲁密火铳,这玩意儿清朝也不是不熟悉。

就是福康安以前那个作战环境,燧发枪有时候可能也不算好用。

甚至于,俄军的一些现役火炮,也是能够提供给清朝的。

而军舰的事情,将来在恰克图双方进行商议。

在恰克图商议的原因也简单,那里就是清朝和沙俄的边境口岸,只有清朝和俄国的官员、商人,还有附近的蒙古牧民,谈判的时候保密的很。

当然了,这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而且这个条约还是平等的,双方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就是索洛维约夫来的时候比较费膝盖。

在俄国使者离开以后,托津和章煦还要和内伊签订清朝和法国之见的条约。

至于这些条约叫什么名字

因为在圆明园签的,就成了《钦定清俄圆明园通商章程》,《钦定清法圆明园通商章程》,至少两家都是平等的外交身份,清朝也没有把他们看作朝贡国。

至于嘉庆这边,因为有法国的传教士,实际上法国人在外交途径还占有一些优势。

索洛维约夫提到这个,就想要再次怒斥那些教堂那几个酒鬼,明明不受太多限制,结果只能一直挂机。

要是他们以前能够起到些作用,也不至于这一次这么大的手笔。

至于其余各国,还是按照朝贡国原来的水平进行的。

只是荷兰和葡萄牙两家,因为都是老熟人了,还有些优待。

但大家总体上都是满意的,各自都拿到了希望的贸易特许,尤其是广州的商馆,都可以独立运营,但还要接受清朝官员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