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044 边界就是按照现在这样固定下来
索洛维约夫倒是想编戏,不过他也没有那个时间。
过后和托津、章煦等人还要继续谈判。
实际上谈判地点就是在庆郡王府内,索洛维约夫肩负的使命当中,还有勘定边界。
如今他自己能够做主,倒是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俄国和清朝的领土问题,那可是很敏感的。
外交部内部,虽然主张的是现有边界,可是俄国内部有些人,态度还是很激烈的。
他们认为,当初俄国的哥萨克探险队已经到了阿穆尔河的中游地带,在这里和清朝发生了冲突。
起初俄国的探险队给清军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是后来清军陆续调兵,还从朝鲜找来弓箭手和火枪手,总算是把俄国人从这里赶了出去。
这还只是起初的交手,以后就是雅克萨。
当然了,像是俄国人这样把腿伸到别人家里来的,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
索洛维约夫还能够记得一些以后的,像是印度人日常喜欢搞磨擦,贪得无厌的小日本,还有那些在网上嚷嚷,也不知道是不是收了钱来挑拨关系的网民。
疆域领土在两个邻国之间固定下来,也是很正常的。
之前经过了《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清朝和俄国的中段和东段的分界线已经固定下来。
剩下的也就是西部的一小部分,还有乌第河的待议地区。
出发之前,就有强硬派声称,应该把分界线画到阿穆尔河。
索洛维约夫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他们可是不用去前线打仗,也不是他们去谈判。
以后穆拉维约夫那样的,索洛维约夫也在想,只要自己掌握权柄,一定不会闹出这种荒唐事情来。
毕竟俄国在远东的投资么,都是亏本买卖,也不见好处,还让人记恨。
这种只让他自己留了大名声的,还能够捞到钱去巴黎养老,确实也讽刺性极强。
那些亏本的贵族,还有宁愿逃亡也不愿意留在远东的农民,就是例证。
要是清朝这边开放沿河的活动,一直让流民和出籍的汉八旗控制住乌苏里江和黑龙江这些地方。
就是乡民的械斗,也够任何敢过来的人喝一壶的。
可惜的是,清朝这方面的转变比较慢。
这种时候,倒也不能说一个汉人王朝会怎么样。
连用兵准噶尔和回部的时候,都是乾隆被满汉群臣给逼急了,最后力排众议把那片都给平了。
换成个汉人王朝,大概也就少数几个皇帝能这么干,要干到底。
至于这么大的领土范围,初次固定下来统治,还真是清朝。
索洛维约夫这个时候,你也不好说他胳膊肘往哪边拐,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划界谈判的时候,就按照现在的这些来。
至于托津和章煦,倒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要特意在两国签订的条约当中,确定了当前两国接壤地带,以及共同关心的西北边疆,当前的各自疆界。
“索将军这是何故”
“按照康熙爷和雍正爷与我国划界,应当重勘疆界,以免日后有歹人行事。”
索洛维约夫随后又解释了,虽然目前的西伯利亚总督是他妹夫,又是个精于治理,不愿意生事的文官。
但是难保以后会不会有这种人,而且还是那种趁人之危的。
因为东西伯利亚总督,西伯利亚总督和奥伦堡总督,加上北美如今新设立的俄属美洲总督和罗斯堡总督,都和俄国首都距离遥远,要是谈论各种事物都需要有些独断权。
说起来,看着俄国这边使者自家上报的疆域,就是不算西伯利亚的深山老林,元朝时侯的日不落之山也包括在内,而且俄国还不止一处晚上不落太阳的。
就现在这个架势,北极圈里起码有一半都让他们给“占领”了。
那当真是很大,而且地球是个球这事儿,其实清朝官员多少也知道一些。
可能也要比大清更大,只不过很多地方都是荒地,因此清朝这边的实际有效控制地盘要更多一些。
甚至要说起来,清朝这么治民,再怎么骂他们鞑子,还有那些日常扣的帽子,也要比当时世界上很多地方要好的多。
之前那个明朝,恨不得流民全都饿死的,也不是没有,就是那个人还不错的杨鹤的儿子杨嗣昌。
比起来在砍头,一直在剿匪的洪承畴,大概除了没头了,处处都透露着不是人,起码砍了还算给个痛快的。
至于索洛维约夫解释过了以后,托津就一直在战术摸胡子。
“将军此言,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且俄国也会给清朝的商人提供便利,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在俄国境内建立商馆,只是到了当地,也要受俄国各地总督和下属官员的管理。
对清朝也是有对应优惠政策的,索洛维约夫显然是想要整活。
俄国手上要是有三个口岸可以做生意,那么清朝北方的晋商,那是会闻着银子的味道就过来的。
清朝这边,虽然说按照嘉庆的说法,那是物产丰盈的。
然而也要考虑到,清朝有些东西,虽然不见得没有,那也是比较缺的。
有些行商的商人,他们家里用的木材,如果本土此时缺乏的话,也是可以从国外进口的。
而且索洛维约夫其实很想做缅甸的柚木生意,这都是上好的甲板料。
如今英国,大概也很快要对缅甸动手了。
这英国人啊,他们也是嗅到味就往上去的。
接下来,要是能够把各方面的生意做好了,甚至他都考虑要在外交层面上,反过来包围了英国在印度的领地。
只不过这样宏大的构思,也有些困难。
索洛维约夫自己也清楚,因此他要把清朝的问题解决了。
通商已经是嘉庆皇帝恩准的事情,如今又要重新确认,而不是原来的划定疆界。
搞不清楚他葫芦里卖的药,于是托津又给嘉庆上了个折子。
董诰和卢荫溥两个没有参与到谈判当中,军机处里还有不少事情需要他们干。
看到了托津上的折子以后,又是不明白俄国人搞的什么迷惑操作。
甚至这都不是俄国内部的统一意见,虽然沙皇、外交大臣和不少人都主张现在的疆界,可是俄国内部有些人不安分,他们会做出来什么事情,这也很难说。
索洛维约夫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不过这一点重新确认,嘉庆倒也没说什么。
毕竟北方只要安定,事情就算是解决了,只是双方重新勘定边界,还要涉及到一些不接壤的地区,这个迷惑操作,倒是让人搞不明白。
“皇上,以老臣之见,俄使是有意示好。英夷每以急,俄使必以缓;英夷每以无礼,俄使必以恭顺;英夷于天朝之外,多有强横行事;而俄使如今,倒是以和为贵。”
“若是如此,如何应对”
“皇上也不必担忧,索郎虽是将军,倒也是忠厚之人,此处若是定例,必然其中有事。皇上不如,来日再次召见,命其解释。上次老臣也见他到了养心殿,不知奏对何事”
“言语中倒是颇为巧妙,为将者当识得天文地理,索卿倒是熟悉地理,好似三国中的邓艾。”
“若是如此,必然也是精熟地理,能自行画图之人。”
董诰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作为长者,还是能够提供一些宝贵经验的。
“若是如此,老臣以为,当在养心殿再度召见,如方才所言。”
“也罢,要他来倒是无妨。”
其实嘉庆还知道,永璘的上报当中,提到让俄国和法国使者能够在接待官员引领下,在京城内活动以后。
内伊一直在海淀那里招待的地方,就没有到城内来。
而索洛维约夫带着同父异母的弟弟,两人倒是去逛戏园子。
奕毓还记载下了,他对于戏曲倒是有些见解。
若是多编一些历史剧,以三国、隋唐、残唐五代、两宋时的故事来教化民众,倒也是个办法。
毕竟古代的人,都有些朴素的是非观。
而且清朝虽然搞文字狱,但是对于戏曲这块倒也宽松的很。
要不也不能一直在戏台上看到明朝衣冠,岳飞北伐和金兀术干架的故事,也一直都没被禁了。
就是作为武将,来评武圣,清朝内部还有不少满人是支持岳玛法的。
只不过最后,还是关玛法的人气更高一些。
就是明朝的魔改戏曲,这也不是没有。
等到了清末,大概还更多一些。
有时候古代街边上的市井小民,或者是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他们听了书,也是有自己的是非观的。
谁家是好的,谁家是坏的,都是能分清的。
像是南北朝都没到,曹老板的名声就臭的不得了。
司马懿那更是自家后代都嫌弃他的作为。
到了宋朝,大家也都不喜欢这两个白脸的。
曹老板的脑门上还是一点红,在早年间他还算是个忠臣,毕竟敢去找董太师麻烦,还打算极限一换一的,那也是壮士。
最后就是杀了伏后,还给汉献帝留了自己三个女儿当保命符。
倒不是说司马懿对曹丕和曹睿不忠,是他以后做的事情,显然非常过分,还不如曹操呢。
到了现代,倒有人标新立异,吹起来各路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了。
到了清朝,那更是形成了大家一致的意见。
这种意识形态上,倒是形成了各方面高度统一。
要编个戏码,用于教化,顺道还能过年的时候过一回戏瘾,这是清朝的皇帝,听了你都不敢信。
毕竟嘉庆确实是没有多少时间来听戏,除了写诗他就这么点爱好,而且水平还不低。
有了理由,不过也是嘉庆自己放在心底的,他也不敢随便弄出来。
至于索洛维约夫呢,他在这轮谈判过后,也等着清廷的回复。
边界上的事情,要是全都给固定下来,也是好事。
有法理依据的话,到时候就是他不能控制的状态。
只要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不是两个傻逼,哪怕是怂成奕山那个样子,只要把这个条约内容拿出来,那这事儿还有回旋的余地。
索洛维约夫为了俄国和清朝的关系,也是操碎了心。
他是不知道,以后居然还有个鼓捣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他在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打到大沽口以后,居然还主张沙俄和清朝同盟。
无论那种行为,都是用实力证明了,俄国是抽象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源地。
但军机大臣,或者王爷层面的,就没有什么答复。
还是永璘进了宫一趟,和嘉庆兄弟两个见面碰头,最后定了主意。
索洛维约夫又要被召见,这一次又是去养心殿。
而且永璘回来,还提前说明了情况。
“索将军啊,这一次可是皇上和各位中堂,要好好问问你,如今的形势,还有你的看法。”
“皇上方才召见外臣不久,这次又是何故王爷,您倒是给我个说法。”
“还是你行事有些古怪,哪有重新确定一次边界的皇上看了托大人的折子,也是迷惑不解,这样才要你入宫面圣啊。”
好家伙,索洛维约夫一想,这嘉庆皇帝是让自己打白工。
不过他又不是玛丽亚,索洛维约夫以前在宫里给女大公办事的时候,多少也沾了她是个小姑娘,又是老板的女儿。
嘉庆皇帝不过是一大白胖子,人倒是不错,不过和他也没有什么隶属关系。
这样下来,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他必须亲自上场,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这一次可能还要冒点风险,把底牌给亮出来。
倒不是像马齐那样收了俄国银卢布,把老多子的成果都给弄没了。
他这里要说明的,就是索洛维约夫此行实际上最大的一个目的。
在俄国、法国和清朝之见缔结密约,是一个针对英国将来在东亚活动的攻守同盟。
要知道,法国在印度和越南都是有利益的,而俄国此次签订了通商条约以后,也在广州有了自身的利益。
这种时候,英国人要是进一步在东南亚扩张,又向清朝倾销鸦片,对于法国和俄国,还有清朝的共同利益,都有很大的损害。
这个节骨眼上,不摊牌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