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黎塞留号战列舰

第1027章 047 索洛维约夫二进养心殿(下)

“若要加强海防,当有战舰在紧要各处把守。”

索洛维约夫这一次能带副官来,因此也带着地图进来。

把几个船模拿开以后,他就用红蓝铅笔开始进行图上作业。

“索卿这是何故”

“皇上,外臣昔日在恩师苏沃洛夫亲王帐下充任副官,就是精于图上作业,于各处都要留意观看。后来多次担任参军,也是如此。”

嘉庆差点没憋住笑,参军,那索洛维约夫不就是满配的马谡了么

但是他这么表记在图上,各位军机大臣,也有在兵部干过的。

不想索洛维约夫竟然从广州一直到大沽口,沿线海岸经过之处,炮台布置如何,他全都知道。

如此过目不忘,心思机密,可惜不是大清的军门,是俄国的。

林则徐在一旁看的,倒没有吃惊,他看了看这些要冲所在。

“皇上,列位大人,请看此图。”

索洛维约夫标记完毕以后,就拿出来马鞭,在上面一一指出。

“尼古拉,你把船模都摆在海上。”

回头还要用俄语给小尼古拉公爵,也就是安德烈的儿子发信号。

他带着的副官,要么是自己弟弟,要么就是朋友的儿子,这次出来成年的副官倒没几个。

也是俄国的学徒制度所致,从彼得大帝那个时候开始,俄国将军们经常会给自己的随从,或者亲友自己传授知识,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也是俄国特色。

而船模摆好了以后,索洛维约夫又解释道:“英夷的舰队,虽说也有本土的主力舰队,然而出征时总以分队或者中队为主,其中主力就是这样的一等战舰,然而天朝距离英夷实在太远,巨舰耗费甚大。如今要用,大体以三等战舰为主力,护卫舰巡防各处,八至十二船为一队,每船有数百人操作,‘大将军炮’各自数十,火力极强。以天朝如今水师,据守各处炮台时,以火船辅助,尚可应对。然而英夷还有兵舰,每船若运一营人马,二十船便是二十营,多者可有兵勇万人,少则数千,如此.尼古拉,把兵人拿来。”

在尼古拉去打开盒子,把兵人拿出来的时候,此时还是热血翰林的林则徐,倒是问了一个问题。

“索军门,与英夷交战,其劳师远征而来。天朝各处皆有兵马,岂不是以逸待劳”

“若是寻常交战,少穆之言,倒也有些道理。然而英夷在印度广有领地,在马六甲又有前哨,其能远来,必有所恃。更何况荷兰在南洋有领地,被英夷强占二十年,在此也是根深蒂固。其调动兵马,往而复来,更兼调动各处粮草,以海运之便,则天朝有雄兵百万,皆在陆上,又要防备各处,断不能集中一处。”

说话间,小尼古拉已经把兵人都拿出来了。

“这就是英夷的步兵,上身着红衣,而头戴军帽,配鸟铳一杆,刺刀一把,子药六十发。若是选锋之属,称‘掷弹兵’,于俄军中有投掷引火之物及‘震天雷’者,英夷亦有之。”

他把步兵一个个摆成队列,就摆在地图上的广州外海上。

嘉庆离着远,看的也不方便。

因此他也要靠近了看,托津和董诰都给皇上让了个边。

毕竟他是清朝历任皇帝里,画像上看第二胖的。

前面是皇太极,人家是冲锋陷阵的猛男。

而嘉庆是个大白胖子,总是要多占点地方。

索洛维约夫把二十四个兵人摆成三列,也就布阵完毕。

“皇上,各位大人,虎门此处极为紧要。若是加强炮台防御,英夷若无兵舰前来,最多也就炸毁炮台,甚至可能互有胜负,远不能取胜。然而英夷有步兵前来,其号令森严,兵士皆畏惧将校苛法,作战无不奋勇向前,甚难胜之。”

索洛维约夫自己,倒是给打赢了,他的情况还不太一样。

“彼兵若来,以大兵扣关攻击炮台,以绿营兵战力,恕我直言,断难取胜。就是集中各处精锐于一地,英夷往而复来,于海上寻找防备薄弱处,或调兵遣将,集中于一地,这样下来。若无水师以御敌,纵有百万大军,亦不能取胜。”

“以索卿之意,当于何处调遣”

“皇上,外臣此来,有三策可用。若圣上有意,三条之中哪条可用,便纳其策,不用者去之。”

“索卿,朕也愿闻其详。”

嘉庆虽然水平不够,但是他能够听进去话,这也算是个优点。

宏亮吉把他喷成那个样子,他都没有把这个嘴欠御史给送去菜市口,最后是免职回家。

“其一,加强海防,这是要务。英夷不知何岁而来。其大举往天朝运入鸦片之时,若天朝禁之,大战就可能来临。如今要冲之处,以虎门、厦门、定海、镇海、吴淞口、镇江、江宁、大沽口与胶东,更兼辽东,这几处皆为紧要。平日当勤加练兵,勤习守备战法。这一条是寻常防备之策,皇上不知可否”

“这一条,朕自与大臣商议,要各部及督抚办差料理便可,不过是寻常之术,索卿既言,朕自知之。”

嘉庆还很听劝,就是清朝这些兵力弄下来,确实也有些能够再战的精锐。

绿营在乾隆时期重整了战力,有一定的恢复。

而八旗兵的情况呢,也是如此。

但嘉庆年间,又开始下滑了。

但就这个水平,暴打几个中亚军阀,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对付英夷,显然不够用。

第一条,也不过是必备的。

随后索洛维约夫又指着战船说道:“这第二点么,就是招募兵勇教习,然非本国之人,盖西洋各国之中与英夷有大仇怨者,当聘其为夷官,日夜教习。若有可能,还可以收纳各国兵将,授予田产,或予以粮饷,时时教习练兵,屯兵于险要之处。”

索洛维约夫刚说完,托津就发话了。

庆溥和苏楞额级别低了点,满官还是得他发话。

“索将军此言差矣,从诸夷雇佣兵勇,此天朝所未见者也。将军若为客将,教习诸军,以本官之见,尚可信用。然而其余夷官.似有不妥。皇上,这一条似有不妥啊。”

托津对索洛维约夫还是很客气的,在他眼里,要不是这小子是十五岁上投军授官,也算是文武双全的儒将,而且说话也受听,更兼熟悉天朝文化。

别人,那都是洋夷,甚至连官话都不一定会,怎么当教习呢

“这就是中堂不知英夷又多拉仇恨了。”

索洛维约夫随后就讲了讲,英国都和哪些欧洲国家打过仗。

除了英国从西班牙和法国手里保全的葡萄牙,其余的都被揍过。

甚至和他们关系不错的瑞典,也差点打起来。

自家亲戚的丹麦,那更是被打了两次。

就是葡萄牙这个应该感恩英国救命的,也因为英国人长期在葡萄牙驻军,导致葡萄牙本土对于英国不满的人很多。

这就更不用说,英国人在别处还干过什么大缺大德的事情了。

“.除此以外,爱尔兰虽是英夷领土,其上红毛夷在英夷统治之下,备受煎熬,其惨状连英国诸位王子都看不下去,常求国会议事以善政,然而投票结果,皆不许善政,又强变其信仰,更天主堂为国教堂,于是红夷怨声载道。以至于摄政王此前,有所爱女子,因教派之事,也不能成婚。”

好家伙,连摄政王自己都是受害者,可以说这英国的统治,也太不是人了。

“既如此,索卿想必是要招募红夷为兵勇,用以抵抗英夷了。”

“皇上圣明,外臣正有此番议论。”

索洛维约夫又掏出来了一张地图。

“此英夷本土之图也。外臣留于虎门之管带参将克朗,乃拱卫我国京城水师总兵官之子也。其原为苏格兰人,少时家贫,然而喜好水战之事。在英夷水师中,曾管带六等护卫舰。然英夷之处,升官也要贿买,克朗并无钱财,只得投军于我国。其后屡立战功,在海上多次击破敌舰,遂有镇海巴图鲁,水师提督一等将军之职。君上又授其田产,是故感恩戴德,阖家效忠于君上。苏格兰之民,素来悍勇好战,然往日却不得见用。近年来,因英夷需大军四处征战,征募其兵,方得见用于大战。如爱尔兰之属,百姓往往是饿殍于野,不得已四散流离于海外。外臣见之,倒觉其与英夷有深仇大恨,可以用之。”

嘉庆没说话,他思索了一阵,点头同意。

索洛维约夫说英夷驾驭百姓就是大缺大德,连摄政王和各位王子纳妃、公主下嫁都要非议。

这里面就是乔治三世和议会的问题了,嘉庆甚至觉得英国这么搞实在是没什么前途。

但嘉庆只是点头同意,索洛维约夫还是要看看各位大人的反对意见。

这会儿还是董诰发话了,老大人总是在考虑深层次的问题:“红夷与英夷,可谓有四大恨。然而英夷之兵,其中尚有红夷来人,这又何解索将军所言虽善,然而如何调遣,也是大事。皇上,以老臣之见,还需斟酌,不可轻动。”

“老大人所虑甚是,不过我也知红夷之属,困居岛国,皆为劣地,众人也无有田产。若是天朝有垦荒之处,以出旗之人,回关外开垦之八旗,又有爱尔兰红夷杂处,在各处荒地开垦新田。其所耕之田,授予一定作为职田,从军者又发给兵饷。红夷素来勇猛善战,必死命效力于天朝,而不负圣上洪恩也。”

道理是这样的,爱尔兰人确实也被英国人坑惨了。

除此以外,索洛维约夫还提到了一点,那就是俄国人在八旗内部还有些人。

镶黄旗内,都有一个佐领了。

有些在西伯利亚的哥萨克,确实也比较麻烦,索洛维约夫想把他们打包送给嘉庆。

这个佐领的兵力,对于哥萨克能来的人数,都算是少的。

而且清军中,倒是缺少战斗力更接近现代军队的马队。

倒不是说蒙古马队不行,毕竟时代变了,战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一点,沙皇也是同意的。

毕竟有些不安分的哥萨克,在国内也比较麻烦。

把他们打包送出去,只不过是他们的盖特曼从沙皇变成了清朝皇帝。

甚至哥萨克原来那个头型,还颇有些草原遗风。

但这个还需要再议。

至于水师各处教习,嘉庆知道索洛维约夫是有意卖船的,而且还是友情价。

这次远航的战舰,倒不见得会卖,拉货回去还有用。

但是絮库夫的法国商船队,全都是武装商船,对付附近的大小海盗还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絮库夫他本来就是海盗。

有这种熟悉远洋的教习,倒也没什么问题。

更何况嘉庆身边的传教士,主力都是法国人,南弥德在这里也能够发挥作用,给清军这边充当翻译。

他能够跑这么远出来,航海知识总是要知道一些的,翻译起来也容易。

而索洛维约夫力荐的,还是丹麦和西班牙的海军军官。

这两国的水师官兵,也一样和英国人有仇怨。

嘉庆虽然同意这个意见,不过他出于天朝上国的面子,愣是没有吭声。

基本上就是董诰和托津两个人在说话,不过在知道红夷本身也是优秀的劳动力,而哥萨克自己都会带着马匹前来,还能够有俄国从恰克图和塔尔巴哈台输入马匹给各路驻防将军,这样清朝的马政也能够有所改善。

俄国还对于清朝这边,有很大的进货需求,这个贸易自然是盘活的,而且相比于英夷,俄国是能见到回头钱,加上索洛维约夫这一派的人都是主张对清朝友好,要联手对付英夷的,总是让嘉庆比较放心。

“索卿之言甚善,然而这只是两策,还有第三策呢”

“皇上,外臣以为,当缔结秘约,外界不知,只有各国使节与本国宰辅,皇上、法王与我国君上知晓,外人一概不知。若英夷来犯于天朝,则俄法二国,约为合纵,以击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