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下聘之后就是成亲了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下聘之后就是成亲了
“我懂了,咱们的粉条做起来方便简单,半个时辰就能做好几百号人的饭。?·白§d马d_#书u&院}\ ?ˉ?更¢;新#`{最-¨快1t
我要是洪老丁家的媳妇,我也闹着买粉条,多省事啊。”有金兴奋的接话。
末了又呸一口,“个老东西忒不是人,又不是穷的揭不开锅,非把三个媳妇当牲口使唤。
嫁到他家也真是倒了血霉……”
“大哥,你要给谁当媳妇啊?”铁蛋含着糖块,口齿不清的问。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满是真诚。
“……”有金强硬扭开铁蛋的头,“吃你的糖去,大人的事你少打听。”
“人家的事和咱没关系,明个你去镇上的时候多带一百斤粉条,给他送过去。”甜丫把装定银的袋子递给他,“我收了他五百文定银。
他买的多,价格按一斤二十四文算,剩下的钱你明个收上。”
“成,明个我进镇先给他家送去,顺便看看他的脸色,指定好看不了……”
回来时还好好的天,到家不到半个时辰就变了,灰蒙蒙的云层一片片覆盖在天上,遮住本就没什么存在感的太阳。
寒风骤起,寒意上来了。
门口突然想起甩鞭子的声音,伴着骡子叫唤的声音。
甜丫探头瞧了瞧,正看到从车辕上下来的二伯,后头板车上的田氏也看到了她。
视线下意识避开。
人家不搭理她,她还不乐意搭理人呢,甜丫转身就走。
没想到后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儿,“甜丫,你阿奶在屋里吗?”
桑二庆现在面对大侄女,有些抬不起头。
“在屋里。”甜丫不咸不淡的一指。
她对二房如今既没有气氛也没有恨,家都分了,以后各过各的日子。
“我去……去找你阿奶说一声,今天我们就搬家,那边房子已经收拾好了。”桑二庆结巴的解释一句。
甜丫摆摆手,没接话。
老太太已经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对于一前一后进门的一家四口,她面上没什么不舍。
很是平静,只有当视线落到宝蛋和草丫面上时,眼里漫上不舍。
“房子都收拾好了?”她主动开口,又招手喊宝蛋和草丫过来,把今个甜丫给她买的糕点、饴糖递给姐弟俩一份,“这都是你们大姐买的。
到家的时候你俩不在,阿奶就把你们这份单独分了出来,一会儿走的时候带上。”
迫不及待就把油纸包解开吃起来。
草丫有些吃不下,不过还是懂事的没说啥。
有两个孩子在中间活跃气氛,夫妻俩齐齐松口气,终于没那么尴尬了。
“都收拾好了,娘别担心。”桑二庆虚虚坐在炕延接话。
冯老太嗯一声。
田氏两个手指头搅在一起,偷偷觑着老太太神色,半晌才干巴巴说一句,“娘,以后您好好保重身子。”
“别的就不用说了,我只一句话。”冯老太耷拉着眼皮子,看都不看田氏,“既然分了家,以后过成啥样就靠你们自己了。
过好你们享福,过不好谁也别抱怨,我能替你们做的都做了。”
虽然把二房分出去了,但是该给的她一分都没少给。
当娘的做到这个份上足够了。
桑二庆哽咽着嗯一声,冯老太不想多说,桑二庆愧疚的抬不起头,屋里又陷入沉默。
每时每刻都变得煎熬,就连啃糕点的宝蛋都停嘴了,刚想说话,旁边的阿姐就给他塞过来一颗糖。
正堵上他要出口的话。
桑二庆和田氏待不下去了,领着两个孩子落荒而逃。
今天起,二房彻底从老宅搬去村东头。
家里一下子空出两间房子,冯老太每每看到心里就不是滋味。
桑大吉和桑四余见了,兄弟俩心疼老太太,当晚凑到一起嘀嘀咕咕。
第二天,本该去学堂的几个孩子都留在家里,被兄弟俩一起打包送去老太太屋里。
叽叽喳喳吵个不停,老太太都没个伤心的时间。
兄弟俩也没闲着,让有金收拾收拾直接搬到二房夫妻俩的屋子,免得屋子空着,老太太看着不舒服。
“等你娶了媳妇,这就是你俩的新房,早住晚住都是一样。”二房的房子大吉买过来,本就是给两个儿子的。
有金搬出去,原来的屋子就是有银独占。
如今屋子有了,钱氏和大吉一商量,合计着找媒人给两个儿子做媒。
亲事不是几天能定下的,钱氏托了人也就暂时不管了,最近家里忙的厉害。
甜丫下聘的日子定下来 ,离成亲就不远了。
昨儿老太太把两
房叫过去,“明面上 甜丫是跟咱们分家了。
但是她家没个大人,亲事还得你们帮着操持。
按说都分家了,甜丫成亲的嫁妆不该你们准备,我也没想让你们掏银子。
银子我这有,你们搭把手就行。”
“娘,您说啥呢,甜丫是我们的侄女,给她准备嫁妆是我们做长辈的该做的。”桑大吉把老太太的银子推回去。
脑子一热,话脱口而出,“没有甜丫就没有我们几房今天的好日子。
这样吧,娘?我们大房掏十两给甜丫置办嫁妆。”
乡下人家,给闺女置办嫁妆至多花费二三两银子,男方那边也只准备几两银子聘银。
大吉一下子掏十两已经很多了。
钱氏在后头听得嘴唇紧抿,这事突然,男人都没跟她商量。
大哥表态了,四余也赶忙表态,“娘,我也出十两,咱家风风光光把甜丫嫁去穆家。
我三哥和三嫂在天有灵看到,定会高兴。”
孙氏倒是不反对给甜丫置办嫁妆,十两虽然多,但是对比甜丫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些银子也不算多。
听两人这么说,冯老太心里高兴,笑出一脸褶子,连说三个好。
笑过却话锋一转,把钱袋子重新塞给大儿子,“你们的心意娘知道,但是家都分了,让你们再掏银子也不合适。
何况,你们还得给甜丫添妆呢,添妆和准备嫁妆可是两回事。
让你们又添妆又掏嫁妆银不合适。
你们家底不厚,娘都知道。
这袋子里有十五两银子,你们要是想出,一家出个一二两银子行了。
就这也不少了,足够给甜丫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