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百年大计!

姜离所担心的一点也没有错!

想要让全国的孩童都去读书,那么就有一个大前提,这一家人都是解决了温饱,没有生存压力的。¨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

要是连吃饭都成问题,那谁家还会让孩子去读书?

毕竟对于所有的老百姓来说,十岁八岁的孩子都是劳动力,更别说十几岁的了。

林澈早就有了标准答案在心中,毕竟没有穿越之前,他可是看着华夏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教育的前提,当然是要先解决天下百姓的温饱问题。我们要定的不是三年五载的国策,而是百年大计!”

繁华闹市之中,一眼看去都是烟火气息。

姜离抬起头来,看向林澈的眼睛,郑重道:

“还请先生教朕!”

姜离虽然从小就开始批阅奏章,任何一个国策,她都小心翼翼的,在金銮殿上和文武百官一同商议,商议,再商议,就是生怕出错。

但现在,关乎到大乾未来的走向,百年大计,她却不想问文武百官的任何意见,她有一种笃定,就在这龙虚的街道上,她和林澈商议的,就是整个天下的走向,就是整个人族的未来。+三+叶_屋\ ^蕪~错_内+容*

林澈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统天下,在起初肯定会有阵痛,会有反对的声音。但这都不重要,我们有最强大的军队,有律法,更有半圣,大儒相助,这些就是稳固江山的底气。”

“接着下来,我们第一步就是要人口普查。将天下所有百姓都登记在册,给他们身份和保障。减赋税,轻徭役,藏富于民。这一次,我们从万妖族带回来了很多粮食种子,只要种植下去,用不了三五年,就能普及全国……”

才听到这里,姜离又皱了皱眉:“减赋税,轻徭役,这也是我想做到的,但一旦削减。我们国库空虚,任何事都办不了。虽然你说将部分产业收归国有,但相对于赋税的收入,这些产业根本弥补不上,尤其是前期,这些产业甚至是亏钱的……”

林澈夸赞道:“你考虑得周到,我们是减赋税,并不是一点赋税也不收。而是将重点收赋税的对象落在各位富贵人家身上,皇侯将相,也要交赋税。按照大乾百姓的收入来举例,我们稍微提高一些。一年之中,只要他不超过六千两,那我们不收他们半点赋税。但如果超出了六千两的部分,我们直接收取一半。*微`趣+晓,说? .追¨最′歆!漳~踕·”

“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他一年赚了一万两。超出部分是四千两,我们就收两千两!”姜离喃喃地开口,忽然眼睛一亮:“好啊。这样一来,老百姓能解决温饱,同时我们又镇压了那些权贵。绝对不能再让他们成为一方诸侯。这些权贵,要胆敢不服气,那我不介意背负千古骂名,直接将他们抄家!”

现在的姜离可是拥有雄心壮志,同时又知道自己时间无多了,干脆就一条道走到黑,要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林澈继续道:“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你收复苍梧之渊,应该也看到了无数的贫穷村庄。他们一辈子也走不出那个小山村。我们需要让他们走出来,让无数小村庄汇聚成一座城市,更重要的是让无数的货物流通起来。”

姜离又陷入了沉思:“修路,建造城池,这并不是最难的。我们现在的军队,五品,六品,七品都不少,而且你的问道学宫也发明了不少东西。我们能轻易的将山头推平。最难的,就是让百姓舍弃他们的故乡,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村之中,强行让他们搬离到城池去吗?怕是会引起民怨,得不偿失。”

“其实,我们不需要强行让他们搬离。”林澈摸了摸鼻子,有时候国策这种东西,就是那么无情,又那么润物细无声,他是领教过的:

“我们只需要将最核心的设施都设置在城池之中,就能一步步消灭农村了。比如,儒家学院,兵家练武堂,还有售卖日常用品的店铺,以及城池的安全,修建的道路,全部都优先落在城池之中。”

“强制孩童读书,修炼,同时我们给一定的经济支持。像是有孩童读书,就免去更多的赋税。儒家学院也好,兵家练武堂也罢,我们都在明面上划分三六九等。想要进入最好的学府读

书修炼,那就必须要在城池里拥有户口,拥有房子,最起码,孩童的父母有一个在城池里工作。才拥有资格……”

姜离听到这里,忽然面露古怪神色:“你,你怎么会这么腹黑的治国之策?虽然,按照你的说法,他们的确逼迫从家乡之中出来了,但这样……会不会有伤天和?将学府分为三六九等,是不是有违我们初衷?我们追求的不是没有剥削和欺压吗?”

“世间安得双全法?要是没有竞争,我们人族也不可能真正的选拔出人才来。那些老百姓,想要改变自己,我们就给他们机会,只要他们拼命一次,就有可能改变一生。”

姜离也不是迂腐之人,她接触过无数的国策,就眼前大乾,苍梧之渊,临海诸国这些情况,的确只能这样了。

“按照你的国策,二三十年就会有巨大的改变。到时候,出来读书修炼的孩童,是不可能再回去那个一无所有的乡村了。只是,人力,物力,简直无法想象……”

林澈又沉声道:“我们既然开设了学府,所谓的科举,就要改变。从全国挑选出来的人才,一步步从低到高地学习,最后都会到天都城的最高学府去深造。他们就是天子门生,将来是要入朝为官的。想要入朝为官,自然是要从最基层做起,派遣到全国各地,职位也要比之前开设多数十倍,掌控全国的根本命脉……”

姜离听着听着,轻轻的咬了手中的果子一口,被一点就通:

“林澈,你的想法,简直惊天动地,太大胆了。如果是这样,我们一座城池里,学府,演武堂的老师,管理民生的官员,维持秩序的衙役,甚至是道路,商户,农业耕种,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需要官员去管理。而不是一个县太爷就管理一大片地方了,所谓的乡绅,里正,族老都是朝廷派遣的人才……”

“林澈,要是真能做到。这就是真正的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