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动力不足

第837章 动力不足

“董大人……”

秦羽整理了一下思路问道:“你知道目前咱们大乾的弓箭,一般能射多远?”

董国昌有些疑惑秦羽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但还是认认真真的回答道:

“就咱们工部制造的弓箭,一般能射一百步,当然,这个也是看士兵的身体强壮程度的,有的只能射八十步,有的能射一百二十步。2?看<书£屋??小}说÷网=t t无#错?&内1(+容¨

当然,还有一些强弓能射一百五十步,但普通人拉不开,咱们工部也不制造,毕竟绝大多数士兵都是普通人嘛。”

八十步,差不多就是一百二十米。

秦羽在军中待了这么久,自然清楚。

他又问:“咱们就以普通士兵为例子,本官再问你,有效射程是多少?”

八十步差不多是射的最远距离,实际上当你把弓箭射到八十步的距离时,已经不具备杀伤力了,除非是那种强弓。

“有效射程大约是六十步,如果敌军穿着甲胄的话,破开皮甲的有效射程是三十步,破开普通铠甲的射程是二十步,如果是重甲的话,哪怕是五步都未必破的开。”

董国昌想都没有想,直接说道。

可见他对这方面还是非常了解的。?l^u\o¨l.a\b+o*o+k′.¨c!o^m?

秦羽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

“董大人,就工部生产的弓箭,普通士兵一般能连续拉几次?”

“根据兵部反馈来的情况,普通士兵连续拉十次就没力气了,强壮一点的能拉十五次,极少数能拉二十次。”

“董大人,你有没有想过,这火枪的设计就是为了替代弓箭?所以射程不是那么重要,能在三十步内破敌人重甲,五十步内破敌人皮甲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啊这……”

董国昌闻言愣了一下,思路逐渐打开。

秦羽提醒道:“普通士兵只能拉十次,火枪只需填充火药就能一直发射铁丸,且威力和射程比弓箭要强,这才是它存在的价值啊!”

“嗨!我怎么没想到呢?”

董国昌狠狠拍了下大腿道:“秦大人,下官明白了!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话,火枪的重量至少能降低一半!

这样士兵能拿得动,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国家压力也能小一些!远程有红衣大炮和投石车,咱们完全没必要把火枪的射程搞那么远啊!

我真是蠢,怎么就没把这事儿给想明白呢?秦大人您提醒的好啊,这下下官明白火枪怎么制造了,您就放心吧!”

秦羽本想给他更详细的设计思路。ˉ看~*书ee:君2? (;免>{费\$/阅x读t`

但见董国昌如此自信,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得让他再失败一次,或者说是设计上依然存在巨大缺陷,到时候自己才好改进,彰显自己的价值。

“实际上董大人能造出这个火枪已经极为难能可贵,我相信以董大人的聪明才智,定会造出更好的火枪。”

秦羽鼓励了一番。

董国昌闻言自然是连连拜谢。

等他准备告辞离去时,秦羽将其叫住问道:“对了,制造铁甲战船的事情,陛下有没有给你说过?”

“啊呀,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

董国昌拍了拍脑袋,正色道:“下官早已经将全国最好的造船师傅召集了过来,现在都在无定河码头那边侯着,造船厂也快建造好了,还有钢铁也足足准备了两万斤,就等秦大人您去现场指导了。”

“两万斤……”

秦羽大概估摸了一下道:“这个数量还不够,造一艘铁甲战船勉强够了,多了就不行了,还得继续准备。”

“这个有点麻烦啊,咱们大乾没有那多人手,你也知道,先帝打天下时就足足用了十几年,天下人口几乎减半,后来休养生息十余年也没恢复过来,而开采铁矿需要的人太多了,秋冬季农闲还行,现在提不起产量啊。”

董国昌有些为难的说道。

秦羽闻言眉头紧皱。

这还真是个问题。

现在已经入秋,到了粮食抽穗的关键时刻,等秋收彻底结束也得是一个月后了,那时候才会有大量劳动力。

以这个世界的劳动效率,等开采出足够多的铁矿石,再冶炼成铁运到无定河,想要形成一定规模的话都到冬天了。

秦羽可不想等那么久。

很快他便想到了注意。

“人手的事情本丞相来解决,你做好提高产量的准备,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二十天左右便会有大量劳动力去支援铁矿开采。”

“哦?这大量的劳动力从何处而来?”

董国昌好奇的问道。

秦羽也不隐瞒,直言道:“高利国和天狼国那么多人,总得让他们为我大乾做点贡献吧?普通百姓也就罢了,那些闹事造反的,关着浪费粮食杀了可惜,总得利用起来才是。”

董国昌闻言恍然。

然后摇了摇头道:“这个想法

不错,当初下官不是没有跟陛下提过,只是陛下说将这些人押往内地需要大量士兵,还需要大量士兵便否决了。”

“现在不同了,天狼国和高丽国已经征服,如果陛下不打算在秋季对毛子国出兵的话,便能抽调出兵力来。”

毛子国当然要打。

但秦羽觉得在今年开战的几率很小。

现在粮草还很紧张,秋收之后才会彻底缓解,但那时候毛子国那边已经非常冷了,等大军开拔过去就要入冬,开打时便是深冬。

毛子国的冬天多可怕,李承业应该知道。

要打,也是明年春天了。

李承业还年轻,肯定不会如此如此急功近利。

秦羽也不耽误,董国昌前脚离去,他后脚换上朝服便去往皇宫,只不过这次李承业见他的地方不是御书房,而是御花园的一个凉亭。

凉亭石桌上摆着茶点,李承业躺在躺椅上,将脚搭在石凳上,嘴里嗑着瓜籽,好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

秦羽多少有些意外。

“陛下,你跟先帝都勤勉的令人发指,就没听过你们有什么娱乐活动,每次入宫见你不是在御书房就是在议政殿,今日怎么会在这御花园?”

“给秦爱卿也搬个躺椅过来。”

李承业对不远处的小太监交代了一声,尔后指了指石凳:“坐吧,你都说了朕勤勉的令人发指,那还不得劳逸结合?对了,你体内的毒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