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准备开店卖臭豆腐

……

刘光奇表示:搞事业,咱是认真的!

第二天,两口子起了个大早,刘光奇把结婚时穿的中山装都翻出来了,皮鞋擦的锃亮。

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甚至还学人家扎个小辫,说是什么当下最时兴的发型。

腰里还装模作样的夹个包,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猛一看跟个成功人士似的。

“爸,您歇着,我们出门了啊。”

“老大,你这一身,干什么去呀?”

“我们去谈租店的事,钱我都准备好了。”

说着,刘光奇拍了拍腰里鼓鼓囊囊的公文包。

言罢,小辫一甩,大步甩开,迈步朝外边走去。

刘海中一看,这是来真的呀,当下忙追了出去。

“老大,你先等等……”

刘海中琢磨了一宿,越想越觉得老大儿子的这个商业帝国有搞头。

他今年已经六十有八,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可能是他最后一个能扬名立万的机会。

所以,必须抓住!

为此,不惜赌上全部身家!

但是,由于好大儿有前科,他必须谨慎行事!

眼下听到好大儿要去谈店铺的事情,立马敏锐的察觉到这是一个探清虚实的大好机会。

啥也别说,跟着瞅瞅。

毕竟,眼见为实嘛。

……

琉璃厂长这块,确实有一家国营饭店——琉璃厂第三食堂,在对外出兑。

或者用关店来形容更准确一些。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里面地方还不小呢,光大厅就小二百平。

众所周不知,四九城的琉璃厂,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收藏家聚集之地,品牌效应深入人心。

如今改开盛行,来这里的游客和外国友人也是愈发的增多。

还大都是外宾、华侨这一类的有钱人

一句话:不差钱!

如此一来,原本平平无奇的第三食堂就有点不够看。

有钱的看不上,一看这饭店的名字就不想进去。

直接去老莫,或者四九饭店不好吗?

那里才能彰显自己的高贵身份嘛。

而没钱的普通人呢,同样不想来,因为有更便宜的地方选择。

其实说到底还是店里菜品的味道做的不怎么样,没什么拿手绝活镇场子。

再加上如今国营饭店是出了名的铁饭碗,一个月挣几十块钱,玩什么命啊。

工作越来越敷衍,把附近的食客都得罪光了。

随着食客的流失,再加上私人饭馆的兴起,到现在食堂里的生意已经是入不敷出。

不得已,上边决定撤销第三食堂,原食堂内的工作人员,分批融入第一、第二食堂。

这么大地方闲下来,也不能一直空着不是,所以便对外招租,合理将资源利益最大化嘛。

刘光奇在这边摆摊有这么七八天的时间了,说实话,他确实有注意过这家门市。

也确实不止一次的幻想过把店盘下来,弄一个大大的小吃店,专卖臭豆腐。

但那不现实。

臭豆腐这玩意压根上不了台面。

确实有人抱着尝试的态度,又或者追求极致味蕾来品尝、购买。

但绝对没人说拿这玩意当饭吃,又或者每天的吃。

小推车已然是这类小吃的发展极限。

真想干成人家“王致和”那样的百年老店,无异于痴人说梦。

是个正常人就知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然而世上除了正常人以外,还有不太正常的人。

比如某个刘姓“所长”。

……

“就这个饭店,走,咱们一起进去看看,你们也帮我们参谋参谋。”

今天可谓是刘家全员总动员,除了在学校上学的孩子,其他老老少少都来了。

刘光福、刘光天也是听到信,特意翘班一天,过来凑个热闹。

小哥俩早就受够了推草莓塔的日子,前几天大哥的小吃车生意有多红火,他俩都看在眼里。

说句日进斗金也一点不为过,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两兄弟推草莓塔的时候早商量好了,就是借钱也得弄个属于自己的小吃车。

然而,小吃车还没弄起来,大哥居然要搞大事业!

大事业很大,光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没的说,必须掺一脚!

由于工作的原因,自觉一人一等的刘光天两兄弟,可以说根本没去过什么大饭店。

上一次进饭店,还是在唐山跟老丈人一家去的呢。

可惜……

一进门,两人便被大厅里大气上档次的装修震惊的不行。

这看看那摸摸,就跟刘姥姥进了大庄园似的。

“这饭店,真气派哈。”

“就是,比咱们平时工作的地方敞亮多了。”

其实呢,也不怪两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就连刘光奇自己也被震惊的不行。

看外边门头,还以为店里就是个大型食堂呢。

油渍的地板,绿色墙围,一排排的桌子,又或者墙上挂满了卫生红旗等等。

然而,不是那样的。

因为地理环境因素,第三食堂曾经做过一系列的自救行动。

比如照着外宾饭店以及老莫饭店,好好的装修了一番。

光洁的地方,顶上特意吊起水晶灯,实木餐桌外加仿真丝沙发卡座等等。

甚至就连餐具都专门在琉璃厂订办了一批小青花。

光看着,档次就不低,十分符合外宾心目中的就餐环境。

但有一点没变,打饭的窗口。

大厅正南面,清一排的打饭窗口,大理石台面,已经擦的锃亮的玻璃隔断。

这年头,但凡能出国游玩,甚至谈投资项目的人,哪个不是饭来张口?

试想一下:一个大鼻子老外,领着大屁股女伴出来就餐:“哦,肉丝,咱们去排队打饭吧,这的饭,可好吃了。哦对了,不可以插队呦。”

场面多少是有一些有失风度。

再加上饭店的名字不讨喜,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种情况。

本来嘛,随着改开,越来越多有远见的人们做起生意来。

这边地理位置不错,应该是有许多人争着抢着租金的。

可偏偏这里不空租。

单单这一点,就打消了绝大多数人的投资计划。

太贵了。

第三食堂挂靠琉璃厂,今天过来洽谈业务合作的也是琉璃厂总务科职员。

“咱们这的情况您都大概看过了,食堂是整个打包出租,年租金六千元。”

“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