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股灾前后(2)
因为在那一天,指数跌至1664点——从6124点到1664点,短短半年时间,A股蒸发了近70%的市值,万亿财富像水一样流走。
市场彻底从狂热坠入恐慌的深渊,在券商营业部里,曾经挤满人的大厅变得空旷,只剩下几个满脸憔悴的股民。
有个穿西装的年轻人,之前靠杠杆炒股赚了一套房,此刻却盯着爆仓通知,双手揪着头发蹲在地上哭:“我把爸妈的房子也抵押了,现在怎么交代啊……”。
还有个老太太,颤巍巍地拿着交割单问客户经理:“姑娘,我的钱怎么只剩零头了?是不是机器坏了?”
网上更是一片混乱。股吧里,“抄底还是割肉”的帖子刷得比股价跌得还快。
论坛里,有人发“遗书”说“亏光了所有钱,活着没意思”;连菜市场里,张大妈再也不聊股票了,有人一提“炒股”,她就红着眼眶摆手:“别跟我提那个,我养老钱全没了……”
就在这时,之前被骂“没用”的1314网站,突然成了股民的“救命稻草”。
9月10日下午,王多余紧急召集团队,把早就准备好的“股市应急指南”上线。
指南里没有“抄底技巧”,只有最实在的干货:怎么计算自己的止损点(“亏损超过20%,果断割肉,别等清零”)。
怎么辨别正规救市信号(“只信证监会、央行的公告,别信‘小道消息’”),手里还有现金该怎么办(“别抄底!等市场稳定了再动”)。
他还在“老股民问答区”开了直播,第一次用“王多余”的真实身份露面,对着镜头说:“现在别慌,慌也没用。记住,只要手里还有现金,股市就打不垮你。”
那天晚上,1314网站的流量暴涨——从8000万冲到了1亿3千万,服务器差点崩了。留言区里,之前的质疑声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感谢”。
“汤教授!之前我听你的,留了40%现金,现在损失少多了!”
“感谢汤教授,多亏你之前讲的杠杆风险,我没敢加杠杆,不然现在已经跳楼了……”
“求更详细的止损方法!我现在还有10万套在里面,该怎么办?”
有个之前骂过王多余,“没格局”的网友,特意发了长帖道歉:“之前我觉得你是唱空狗,现在才知道,你是真的想救我们。对不起,王总。”
王多余看着这些留言,眼圈红了——他知道,自己没白坚持。
此时所有人才意识到灾难过后:狂热与理性的分界——市场的重建与人心的成长
2008年的股市崩盘,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所有股民都淋得透湿。
王多余清醒的记得上辈子雨停之后,市场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才在2013年慢慢站稳脚跟,而那些被雨淋湿的心,却需要更久的时间来愈合。
1314网站的前后变化,成了这场灾难最鲜活的缩影。
崩盘前,网站里满是“暴富神话”的讨论:“谁谁谁炒股买了车”“哪个股票又涨停了”,王多余的风险提示被当成“耳边风”;崩盘后,留言区里的话题变了。
“今天学了仓位管理”“看了1987年的崩盘案例,收获很大”“以后再也不用养老钱炒股了”。
越来越多的股民主动来网站学知识,有人甚至把《股市风险Abc》打印出来,当成“炒股圣经”
之前撤资的广告商又回来了,这次他们要投的是“风险教育”板块。
王多余没有趁这个机会牟利。2008年初,他把1314网站盈利的一部分,成立了一家“股市投资者救助基金”。
股灾过后,当他再一次他去了“救助基金”现场的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是之前那个抵押父母房子爆仓的年轻人。
此刻他拿着救助金,红着眼眶说:“谢谢王总,我现在找了份工作,慢慢还钱,以后再也不赌股市了。”王多余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值了。
后来,有人问王多余:“你们锦鲤公司拥有着最好的分析师,明明可以闷声发大财,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提醒别人?”
他想了想,指着1314网站首页的标语——“敬畏市场,方能长久”,说:“都说现在是和谐社会,大家都在一条船上。”
“如果只想着自己捞好处,不管别人死活,船翻了,谁都没好果子吃。我只是希望更多人能在股市里少点盲目,多点理性,这样市场才能健康,大家也都能受益。”王多余认真地说道。
后来,股市逐渐回暖,1314网站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王多余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带着团队不断完善网站内容,还举办了各种线上线下的股市知识讲座。
他的行为不仅得到了股民们的认可,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监管部门邀请他参与制定一些投资者教育的政策和方案,王多余欣然答应。
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能让股民们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盲目,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有意义。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股市江湖里,王多余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每一个投资者的梦想。
2013年,上证指数慢慢爬回2000点以上。
菜市场里,张大妈又开始聊股票了,但这次她不再听“小道消息”,而是拿着手机看1314网站的科普:“现在我只投5万,赚了就取出来,亏了也不心疼。”券商营业部里,客户经理不再喊“牛市来了”,而是给客户递上《仓位管理手册》。
没人知道,这一切的改变,始于一个“重生者”在2007年末的一声“无声预警”。而1314网站上那句“敬畏市场,方能长久”,也成了2008年股灾后,留给所有股民最珍贵的教训。
当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的时候,王多余却悄悄的来到了香江。
此次的股市灾难,对于许多人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但是对于王多余来说 ,却是一次难得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