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疲劳

第334章 疲劳

前院的槐树下,几名下人正将昨晚晾晒的被褥收起,磨着新买的豆子为晚饭做准备。

此时,宋眉的卧房内却显得极为安静。

木窗半掩,薄纱帘子随风轻轻摇曳,暖黄的晨光通过细密的纤维,将室内笼罩上柔和的光辉。

榻上的宋眉侧身而眠,下半身被丝质被褥轻轻覆着,孕肚的曲线已十分明显圆润隆起,像温存着一条小小的生命河流。

她呼吸均匀,眉梢透着倦意,即便在睡梦中,右手还依然下意识的护着腹中的小生命。

宋眉已到了孕期的后段,行动笨重,加之这几个月军事任务密集,苏耀阳数次叮嘱她安心休养,不必再过问野战医院的事务。

因此,如今野战医院的管理已经交给两名副院长与几位资深护士共同管理。

院子另一头,小露正穿着紧身的旗袍套上围裙,袖口挽至肘间,把纤细白淅的手臂露了出来,一边吩咐两个婢女去井边打水,一边监督灶间火候。

她的动作干脆利落,曾是贴身丫鬟出身的她,对家里的内务安排简直不要太熟悉。

尤其苏耀阳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宋眉怀孕后就不怎么管家了。

整个苏府后宅的运转,几乎全是小露在负责。

她不但负责安排伙食,照顾宋眉起居,还要监管府中物资的出入,即便如此依然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

就在她擦了擦手准备去后院看看晾晒好的草药时,大门那边传来一阵脚步声,负责看大门的老张头匆匆地走来,脸上带着点尤豫与微微的紧张,冲着她欠了欠身,压低声音说道:

“二太太外面来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说是要找宋大夫呃,就是大夫人。”

小露的柳眉一动,抬眼细细打量门房的神色。

能在这个时节直接在上门说要找宋眉的,多半不是什么寻常人。

“是什么人?可问清了?”小露用厨房旁的抹布轻轻抹了一下手上的细汗,轻声问道。

“看着不象本地人。”老张头迟疑着答道,“衣着干净利落,说是长途而来,还让我拿一样东西说是要给大夫人过目,大夫人看到后就知道他是谁。”

听到这里,小露眸中掠过一抹惊讶。精武晓税旺 首发

她偏过头望了一眼通往后院的松木走廊,那边正是宋眉睡卧的房间方向——薄纱帘下,阳光斑驳映在木板地上,透着一股安宁的气息。

“东西呢?”

“在这里。”

老张头说完递给了小露一块玉佩。

仔细检查了一下玉佩,小露这才对老张头道:“你先带着他在前厅奉茶,我去跟眉姐说一声。”

“好的。”老张头听后便离开了前厅。

小露拿着玉佩来到后院,唤醒了宋眉,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宋眉,并将玉佩递给了他。

十多分钟后。

宋眉在小露的挽扶下踏进了前厅。

由于刚刚睡醒,宋眉白淅的脸上还带着刚起床的微醺惺忪,鬓边几缕发丝散落下来,但看到厅内之人,瞳孔骤然一缩。

那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眉眼轮廓隐约与她有几分相似,只是神情里裹着一层悲伤。

他的膝盖在宋眉跨入的一瞬间便重重落在地面上,声音带着呜咽与颤斗:“姑姑”

宋眉的脚步顿了顿,一时间象是被回忆牵住了呼吸,迟疑着开口:“你是小杰?”

对方眼泪已经涌了下来,急切地点头应声:“是我啊,姑姑。”

宋眉下意识地追问:“我哥和嫂子呢?他们怎么没来?”

这句话象是触动了男人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弦,他喉头颤了颤,随即忍不住放声痛哭,“姑姑我爹娘他们他们都不在了!”

孟县机场

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航空煤烟、机油和烧焦橡胶的厚重气味。

跑道尽头,一架p-51野马战机的螺旋桨逐渐减速,机体在着陆时动作过大导致飞机重重砸在了跑道上,导致飞机在跑道上颠簸了好几下,整架飞机差点冲出跑到。

伴随着轮胎与混凝土的急剧摩擦声,一股青烟“呲”地从机轮处猛冒出来。

飞行员的双手从控制杆上松开,整个人如泄了力般垂下肩膀,头微微歪在防弹头枕上,整架战机在跑道上滑行了逾百米才完全停住。

螺旋

桨仍然缓缓打着风,带起一片砂砾,在机翼下打出细密的火星。

座舱盖被猛地滑开,几只被油污染黑的手迅速解开飞行员的安全带,将他小心翼翼地抬出——那人全身飞行服被汗水浸透,呼吸急促,嘴角带着因高强度飞行缺氧而显现的苍白纹路。

“快!送医务室!”

“注意托住他的腿,不要磕到了。”

“还有,他的氧气罩也让他继续戴着!”

一行人七手八脚地将他抬入救护车,车门“砰”地一声关上,随后急促的警笛和引擎的轰鸣混成一片,车身甩着灰尘朝医院方向疾驰而去。

跑道中央的热浪随着野马战机引擎的熄灭渐渐散去,但此刻留在场边的飞行员和军官们,心头的那股凉意却久久不散。

一名佩戴少校军衔的军官沉着脸走向叶启风。

“大队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少校急切的说道,“再这样出勤高强度作战,就算兄弟们是铁打的,也会被拖垮的。”

叶启风默默抬眼望向远方的山脊,那里天色尚未大亮,晨雾薄得快散尽,正是敌机出没最频繁的时间段。

整整一个星期,野马大队几乎24小时保持着一线护航与轰炸任务,由于长时间疲劳作战导致野马飞行大队的飞行员们平均睡眠不足六小时。

“我清楚。”

叶启风深吸了口气,目光里有焦虑,也有刚硬的决择,“我待会儿立刻向苏总座报告,申请降低空中支持频率至少,要让兄弟们喘口气。

咱们不能拿兄弟们的性命开玩笑,培养一名飞行员不容易啊。”

少校闻言,重重点了点头:“恩。”

不远处的机库里,另一组飞行员正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集合点,背影被拉得很长。

有人还在笑着与战友交谈,但那脚步间的微微跟跄,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说明问题

自从九月26日对娘子关和忻口发起反击后,这场发生在山西之间的大战已经牵动着中日双方高层乃至全国百姓的心。

别看这场战斗的规模并不能跟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这样超过百万兵力的规模相比,但战斗的意义一点也不差。

要知道,随着太原的光复,全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里,所有人都知道,日本人是绝不大会眼睁睁的看着这座省会城市被中国人重新夺回去的,势必会使出浑身解数重新发起反攻。

徜若太原被日本人重新夺回去,那就证明先前的胜利只是昙花一现。

可如果太原守住了,那就会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证明中国人已经有能力在宜昌数十万人的大战中击败日军,这对中国军民的抗战胜利的信心影响是巨大的。

为此,山西民团、八路军和晋绥军三方罕见的联合起来,主动对娘子关和忻口的日军发起了进攻,阎锡山也罕见的大方了一次,不仅痛快的支付了两千万大洋给了苏耀阳,更是将自己的家底部队也拉了出来。

看到连阎老西都这么痛快了,苏耀阳还能说什么呢。

原本只打算派出空中力量支持的他不但派出了两个装甲团、两个炮团和三个步兵团,更是下令原本在五台县、孟县、定襄县等几个县休整的其他六个步兵团和两个补充团也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支持前线。

不仅如此,他更是把两个汽车团、后勤处的一千多辆卡车也全都派了出来,日夜不停的向前线输送物资,各种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如流水般的运抵前线。

为此,不仅地面部队在激战,作为如今中国最强大的一支空中力量,山西民团飞行大队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如今的山西民团空军已发展为全国最精锐、最完善的制空力量,其中海盗大队、雷电大队的执行任务模式相对稳定,一次任务滞空两个小时左右,燃料、体力消耗后迅速返场休整。

但新成立的野马大队则完全不同。

他们驾驶的p-51“野马”战机就是为了远程护航机而设计的,在加挂副油箱后,竟能在空中连续滞留八个小时之久。

对外行人而言,这听起来象是一种优势。

巡航时间长,反应范围大,但任何飞行员都知道,这种长航任务对身体和意志都是摧残式的消耗。

在狭窄的座舱中,飞行员必须长时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眼睛紧盯仪表盘、视野边缘搜索可能出现的敌机,身体则随着高空气流的突发颠簸不断进行微调。

一旦在长航任务中遇到敌机拦截,还要立刻进入高速格斗状态,在短短几分钟内将体力和耐力扩大到极限值。

那种猛烈的g力冲击会让视野边缘发黑,心脏狂跳,手臂因操纵杆的重阻而酸麻。

而这样的日子他们一直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在这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野马飞行大队的飞行员们几乎日复一日地负担着这样的任务。

先是护航轰炸机群打击日军集结地,接着巡逻前线防止敌机偷袭,在燃料所能支持的极限时间内一次次咬牙硬撑,直到返航。

这已经不仅仅是武器与火力的较量,更是人类意志和肉体对时间与死亡的较量。

野马飞行大队的飞行员们愣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这种高强度的战斗里整整坚持了一个星期。

只是飞行员们即便再拼命,意外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就象刚才那架p-5,由于飞行员实在太过疲惫,以至于出了事故导致飞机受损不说,就连人也受了伤。

娘子关外的指挥部内,窗外秋风卷着火药与尘土的气息,呼呼灌入屋内,带着一股呛人的味道。

苏耀阳将沉甸甸的黑色话筒轻轻放回挂架,手背因为长时间握持而有些发麻。

他的目光在空中停滞了一瞬,才转向站在侧旁的皮若愚。

对方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显然已从苏耀阳的表情中捕捉到了不妙的答案。

“叶启风报告。”

苏耀阳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今天上午,又有一名飞行员因为过度疲劳,在降落时出现失误,虽然没在空战中损失,但依旧导致非战斗减员连飞机的起落架都坏了。”

他的眉梢微微一拧,“看来,飞行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已经被达到了极限。”

皮若愚苦笑着摇头,眼镜片上映出昏黄的光芒:“这一点我们不是早有预料了吗?只是我们原本的预计是半个月会出现疲劳拐点,没想到仅仅七天就不行了。”

“是啊。”苏耀阳低声叹了口气,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点在地图上。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长时间作战的消耗也低估了飞行员这个职业的残酷度。”

长达几分钟的沉默。

过了一会,苏耀阳猛地抬起头,“立刻通知叶启风,野马大队立刻停飞,全员休整一天。”

他在皮若愚略显意外的注视中继续道:“后天开始,野马大队飞行员出动次数每日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任务不超过两小时此命令即刻生效,不能有任何讨价还价。”

皮若愚皱眉,谨慎提醒:“总座这样一来,忻口方向的晋绥军和八路军,他们获得的空中支持会少很多。”

苏耀阳不悦道,“少就少!难不成少了点空中支持他们就不会打仗了吗?”

他吸了吸鼻子,发出鼻塞的声音:“谁要有意见,就让他们亲自来和我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