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是无间道吗?
安陵容心里打着转,摸不准雍正这话是可怜甄嬛今日的孤立,还是想借她的嘴敲打甄嬛一番,
于是回话时便刻意端着公平的姿态,不偏不倚:“皇上说得是,莞贵人心高没错,性子刚硬些,也不算大毛病。
只要她能让皇上舒心,不因此劳心费神,臣妾觉得就都还好。”
雍正听了这打圆场的话语,无奈地摆了摆手,语气里却藏着几分认可:“你啊,就是太过仁慈了些。
不过你这份性子也有好处,至少你掌事这些日子,宫里也是安生了不少,如此看来,华妃以前一味的强硬手段,
也不甚可取。”
接着他话锋一转,直接定了主意,“这样,等华妃生完孩子,宫权你就接着执掌。”
安陵容听罢,心里咯噔一下,更是猜不透这是试探还是真意,于是也连忙放软了声音:“那可不成啊皇上!
您先前明明说好了,臣妾只代掌一阵子,等华妃生产后就交还回去的,今日怎么忽然就变主意?”
接着她顿了顿,又故意往六宫和睦上引,“再说华妃从前掌管宫务时,本就十分妥当,臣妾要是接着执掌,
倒显得像是抢了她的权柄一般,如此怕是要伤了这六宫的和气。”
雍正却是摆了摆手,语气带着点不容推拒:“她那是也刚生了公主,想必身子也虚得很,又哪有精力管这些琐事?
你接手一部分,也算是帮她分担了,她谢你都来不及,又怎会有其他想法。除非......
她觉得宫权比朕的公主还重要,真要是那样,朕倒要重新掂量一番了。”
察觉出雍正并不是想跟她玩阴的,安陵容悬着的心也才稍稍落地,如此,皇上想必也是真的认可了她的功劳。
看来今日这场 “六宫和睦” 的戏也算是没白演,也总算盼来了些实在的好处。
于是她便顺着话头,先替华妃说了句软话:“皇上这话可是折煞人了,华妃又怎会把宫权看得比公主重?
想来,她便是拼着不管宫务,也定会好好照料公主的。只是皇上莫不是忘了咱们的弘曦了?”
“朕又怎会忘记弘曦?也正因为他是现在宫里最小的孩子,朕才想让你握着宫权。你掌事,既能护着永寿宫,
也能好好护住他,这样朕也能更放心些。”
“没想到皇上竟然是这般想法,如果说是为了孩子,这宫权臣妾也就不客气了。
臣妾也定不会辜负了皇上的好意,好好管着后宫,让您也少些烦忧。”
“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往后你同华妃一起掌事,你只管做那温和的好人,其他事也自有她去应付。”
说到这儿,他自己也是先笑出了声,显然也是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
之后的日子,后宫中倒真没再起什么波澜。
就连延禧宫那三人得了雍正的另眼相看,甄嬛都没心思顾及 ——
因为崔槿汐跟淑和公主暗中见了几面,竟真说动了公主,若有机会,愿意改由她来抚养。
而敬嫔对此更是没察觉,在她心里,淑和早就是自己的女儿,又哪能想到这朝夕相处的孩子,也早对她失望至极。
而甄嬛这边,连着去了敬嫔宫里几趟后,便对外说染了风寒,歇了身子不再登门。
这般平静过了半个月,雍正倒也在安陵容的提醒下,想起要抽时间看看宫里的孩子,而这日恰好轮到了敬嫔住处。
待奶娘领着淑和进入正殿时,雍正一眼就瞧出了不对劲。也不过才半个多月不见,先前还鲜活爱笑的小丫头,
竟就没了往日的精气神,连眼神都透着股蔫蔫的劲儿,更是跟之前判若两人。
就连先前被安陵容打趣过的、脸上那点讨喜的婴儿肥,也都瘦得不见了踪影。
雍正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同时眼神也沉沉地扫向敬嫔,那模样分明是等着她给个说法。
可养孩子的人都知道 —— 这日日得见的人,对其每日身上的变化基本是察觉不出的,反倒是久不见的人,能一眼看得出前后的变化。
所以敬嫔虽也觉得淑和近来没什么精神,却也只当是换季闹的,也压根没往深了想。
毕竟这孩子每日的吃喝都是按点来的,也半点都没落下。
所以这会儿被雍正这么盯着,她才后知后觉慌了神,却也完全摸不透皇上为何突然这般。
直到雍正冷着声开口:“朕怎么瞧着,淑和这阵子瘦了这么多?”
敬嫔这才心里 “咯噔” 一下,也懂了方才那眼神的意思。
可她本就胆小,再加上淑和这段时间也是有意识的躲着她,所以也压根没机会细察,一时竟说不出半句辩解的话,
只能僵在原地,嗫嚅道:“臣妾…… 臣妾也察觉了些,可公主的吃穿,都和往常一样啊……”
雍正没耐心听她絮叨,抬手就打断了,转头对苏培盛说道:“去,传个太医来!”
敬嫔见皇上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心里也是越发的慌得厉害,却连大气都不敢喘,只能垂着头僵在原地。
而雍正压根没再看她,反而转身牵过淑和,手掌轻轻抚过孩子瘦削的后背:“淑和近来是不是吃得少了?”
淑和眨了眨有些无神的眼睛,小大人似的回话:“回皇阿玛,女儿就是觉得累,别的倒没什么……
吃的也跟以前一样,敬娘娘说的是真的。”
她说着,眼角却悄悄往敬嫔那边扫了一下,那点欲言又止的模样,也全落在了雍正眼里。
可走神的敬嫔却是半点都没察觉。雍正见此,也没点破孩子的小动作,只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温声安慰:
“不怕,一会太医来给你看看,许是天气燥,身子乏了。”
随着淑和轻轻点了点头,咸福宫里又重新寂静了下来 —— 可这静却像浸了凉水一般,让敬嫔后背发毛。
她现在非常希望淑和能够如赏花宴那日般,用她的童言童语调节些气氛。
可这孩子却像被钉在了雍正身边,眼神发空,只低着头用小手指抠着衣襟上的绣纹 ——
这是莞娘娘教她的,少说话、别逞机灵,而她此时也自然是照做。
也没等多久,太医就匆匆赶来,给淑和搭了脉,又细细问了几句,才转向雍正躬身回话:
“启禀皇上,公主并无大碍,只是近来活动少了些,心绪又有些郁结,才显得精神不济。
待微臣开一副温和的方子,吃上月余,悉心调理便能好转。”
“调理?” 雍正听了这话,脸色很是阴沉,可语气里的火气却也没冲着太医,反倒全转向了敬嫔,
“孩子还这么小,就要靠药物来调理,你这个额娘是怎么当的?连她心绪不对都察觉不出么?
就算看不出,早些请个太医来看看也好,为何非要拖到现在,你是想用淑和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