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贾宝玉变了
苏旭在御书房内踱步良久,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将这个消息告知林黛玉。
他知道黛玉素来聪慧,对宫中事务也颇有见地,或许她能从女子的角度给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当苏旭轻声说出“林渊请旨要娶苏明为妻”这句话时,林黛玉正在整理案头的奏折,手中的朱笔瞬间停滞在半空。
林黛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那双向来清澈如水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她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试图让自己保持镇定,却发现声音有些颤抖:
“陛下,您说的是...林渊?他不是贾...?”
当得到确认后,她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仿佛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
这林渊不就是贾宝玉的化名吗?
她素来知道贾宝玉是个多情种子,这一点从他们年少时在大观园的相处中就能看出端倪。
那时的宝玉对园中姐妹们都是一片赤诚,对丫鬟们也从不摆架子,总是说什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之类的话。
按理说,世家大族的男子有几个丫鬟侍女做妾和通房本就是常事,这在她们这个圈子里司空见惯,只不过对正妻应该从一而终,这才符合这个时代的礼教规范,也是维系家族声誉的基本要求。
贾宝玉明明已经和薛宝钗成过亲了。
虽然说成亲当日贾府恰逢抄家之祸,他们这对新人连洞房花烛夜都未曾真正度过,夫妻二人更是没有享受过几天安稳的夫妻生活,但成亲就是成亲了,既然已经在天地神明面前拜过堂,交换过庚帖,如何又能再娶苏明为妻?
这岂不是要犯重婚之罪?
诚然这薛家如今已经倒台,薛蟠入狱,薛姨妈也已过世,这薛宝钗现在确实没有强有力的娘家可以依靠,在这京城里也算是孤苦无援。
但林黛玉一直以为,贾宝玉纵然为人有些荒唐,做事缺乏深谋远虑,没有什么担当,起码在感情上不应该如此势利,如此趋炎附势才对。
她想起那些年在大观园的时光,宝玉总是对她说:“林妹妹,这世上最珍贵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他曾经那样真诚地望着她的眼睛,声音里满含着少年人特有的纯真,“我宁可一生清贫,也不愿做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背叛初心的人。”那时的他,眼中有光,心中有火,仿佛世间所有的世俗算计都与他无关。
毕竟他曾经也是个重情重义的少年啊。
她记得宝玉为了晴雯的死而痛哭流涕,记得他为了金钏儿投井而自责不已,记得他总是说:“女儿家的眼泪比珍珠还贵重,我见不得她们受半分委屈。”
那个时候的贾宝玉,哪怕是对待一个小丫头,都能体贴入微,温柔以待。他会为了姐妹们的一个眼神而整夜难眠,会为了丫鬟们的冷暖而操心不已。这样的人,怎么会变得如此冷漠无情?
眼看着昔日的糟糠妻因为娘家失势而失去依靠,他竟然就转头要娶一位身份尊贵的县主。
黛玉不由得想起宝钗那温婉的笑容,想起她在困顿中依然保持的那份端庄优雅。宝姐姐从来不曾抱怨过什么,即使薛家败落,她也只是默默承受着一切变故。
这样的女子,竟然被如此轻易地抛弃,黛玉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宝玉啊宝玉,你还记得当初娶宝姐姐时的海誓山盟吗?”她在心里默默问道,“你还记得你们拜天地时的那份庄重吗?”
苏明容貌出众,性情也算温婉,出身更是顶顶的好。
同时黛玉也不得不承认,苏明确实是个难得的佳人,她见过那女子几次,每次都被她的气质所倾倒。
苏明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柔美,眉如远山,眼如秋水,说话时声音轻柔如丝,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天然的高贵。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地位,足以让任何男子为之心动。“
可这些外在的东西,真的比情义更重要吗?”黛玉苦涩地想着,“难道在宝玉眼里,权势和地位已经超越了昔日的情分?”
她其实懂这里面的门道,苏旭没有亲妹妹,这个苏明是苏旭没有被认回来待过的苏家的唯一嫡出小姐,苏旭的堂妹,在外人看,她都可以算是半个公主,确实值得攀附。
但这种做法未免太过现实,太过冷血。
黛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