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这个顶尖天骄,本该落在我们陆家的......
从俞峰的小院回去,陆霄便开始了闭关。
对于陆霄来说,精炼这套功法自然没有太费劲。
但一套功法的改良,就像府主说的那样,是时间和精力堆出来的。
自己即便是快,也得消耗时间,消耗精力。
转头就将改良好的《真元护》拿出来,那真是太奇怪了。
陆霄闭关的这段时间里,俞峰和钟南细致谈了谈。
关于陆霄后续的修行计划。
安全回来之后,修行当然也得继续。
陆霄还年轻,还没有到能够躺平的时候。
两人在一系列的讨论后,俞峰和钟南提了一下陆霄要帮他改良功法的事情。
听到俞峰所说,钟南直接笑了。
“这孩子心里,确实是记着我们这些长辈的。
年轻一辈里,还能想着顾念着我们,不容易呀。”
俞峰则有些无奈:“我担心这孩子最后拿不到一个好结果,怕是他比我还要失望,希望对他没有影响吧。”
......
永林城,陆家侯府。
在陆景宏受伤的第七日,他终于被陆景行带回了陆府。
看到他的的伤势不轻,陆老夫人也是一阵心疼。
陆景宏明明给陆家丢了那么多脸,给陆家带来的损失也不少。
可陆老夫人好像依旧挺宠他。
回到府上,陆景宏立刻被安排医治。
而陆老夫人则把陆景行带到堂屋之中,把陆府的那些供奉一起叫了过来。
陆家侯爷,也就是陆英仁不在府上。
眼下的一些事情,他们要好好商量一下。
陆景行看自己母亲一脸严肃的样子,他还不知道是什么大事。
在堂屋中坐下,陆老夫人终于开口:“陆霄那逆子,听说又回来了。”
陆景行听到这话,似乎松了口气。
他还以为府上年轻人又惹了什么祸事。
陆家的这些后辈,现在都在府上修行。
在家中虽然能盯得紧些,但陆乔、陆治这些年轻人,哪那么容易被关注。
上个月月末,就偷跑出去惹了麻烦。
看陆景行放下警惕的样子,陆老夫人却好像多了些责怪。
“别把这不当回事,陆霄那逆子给侯府惹出的祸事,可是比后院那几个孩子大得多。
老身原以为他就此消失,对侯府倒也洒脱。
没想到半年多过去,这逆子又回来了。
你父亲不在,老大你来给点主意,这逆子我们到底要怎么管。”
陆老夫人眉头紧皱着,她好像真的是在忧心如何管陆霄。
听到这话,陆景行只能是苦笑一声。
“从他进入山南武府开始,我们就已经管不到他了。
更不用说他现在的实力,连我们这些长辈都快被比下去了......”
陆老夫人似乎没有听明白,还觉得陆景行是在开玩笑。
“你父亲回防线前,和老身详细谈过。
借田医仙之名,我们陆家必定会重新兴盛。
但在这个过程中,陆霄那逆子会是个大麻烦,早些解决才好......”
陆老夫人还想往下说,可陆景行已经在那里连连摇头。
“母亲这么多年里,还是不明白吗?
陆霄那孩子的天赋潜力,根本就不是你能看透的。
你带着偏见去看他,总是过度轻视。
那孟辛辰都被陆霄所伤了,母亲你觉得,这陆霄有那么简单吗?”
陆景行话音落下,旁边陆家其他供奉却是似乎有些不满。
“景行,听你话里的意思,好像还挺看好陆霄。”
陆景行微微摇了摇头,他不想和众人争执。
“我无意冒犯诸位长辈,只是实话实说,陆府要是以前好好培养陆霄,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陆霄本来是老天送给陆家的宝物,就这样被糟蹋了。”
陆景行这话,陆老夫人听得有些生气。
当初怎么对待陆霄,大部分都是陆老夫人作出的决定。
陆景行这么说,不就是在说她有问题吗?
在陆霄这件事上,陆老夫人已经不是一次被责骂。
特别是陆霄在上届十二国大比中表现优异,陆老夫人更是被陆家老侯爷指着鼻子问询。
眼下,因为那位传闻中的田医师和陆家有些关联。
陆英仁陆侯爷,对于陆霄这件事没那么在乎了。
陆侯爷都这个态度,陆景行却还这么说,陆家老夫人又怎么会不生气呢。
“景行你这么看好陆霄,可以帮你弟弟养他。
说些有的没的,真这么有能耐,姜月柔会不要他?”
陆老夫人说这话时,明显带着些怒气了。
而陆景行听到这话,也不再拖沓。
“老三的这一身伤,就是陆霄所致。
若是我晚一点过去,怕是这条命已经没了。”
陆景行很严肃,神色收敛,看不出丝毫的玩笑之意。
堂屋之中,陆老夫人和其他陆家供奉在听到这话后,都是忍不住笑了笑。
可是抬头看到陆景行那严肃的表情,都感觉到了不对劲。
“诸位长辈没有听错,我所言也就是事实。
老三还想去边境擒住陆霄,拿他去找姜月柔。
可事实是,他在陆霄面前已经没有了抬头的资格......”
陆老夫人整个人微微有些颤抖,她不习武,但对于有些东西,她是理解的。
“景宏这些年荒废了不少,可他至少还有六品武者的实力。
怎么可能被陆霄那逆子......”
陆景行听到这话,只是连连点头。
“母亲,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吗?
我也不想相信,可偏偏那就是真的,陆霄的境界应该低于三弟。
但陆霄的武道实力,却比三弟强过不少。
并且,他对三弟的恨意可一点也不少......”
陆老夫人似乎接受不了这个结果,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连忙坐回椅子上。
“陆霄这逆子,他这是弑父。
传出去,把这些全传出去,让他身败名裂!”
陆老夫人用苍老的声音喊着,看起来对陆霄的恨意也不浅。
听到自己母亲这话,陆景行脸上更多了些无奈。
“陆霄出手之时,只有我这个陆家人看见了。
说出去之后,外人又有几个会信我们的指责?
再说,以三弟那个名声,都不说别人对此是否相信。
即便信了,怕是有不少人,不会帮着指责陆霄。”
陆景行的这话,说得其实很有道理。
陆景宏他那些言行,早就让他在大夏身败名裂了。
大夏百姓都知道他是什么样子。
为了姜月柔,丢脸的事情没少干,并且没皮没脸。
明明他在武道上还是有些能耐的。
但多少从未涉猎修行之路的,都瞧不起他。
这种瞧不起,天然的就会让人站在他的对立面。
“陆霄那逆子,到底用了什么法宝。
可怜景宏,找的女人这般也就罢了,连......”
陆老夫人还在感叹陆景宏的命运多舛。
陆景行又再一次插话打断:“没有什么法宝,就是纯粹的实力不如。
陆霄就是凭武道实力,将三弟伤成这样。”
堂屋之中,氛围愈发的沉默。
在场的陆家人不想相信,可看陆景行那严肃的模样,似乎又不得不信。
“如果陆霄真的能将景宏伤成那样,那他的实力,在六品里也绝对是佼佼者。
放眼整个大夏,他岂不是......”
一名陆家供奉迟疑间站了出来,他是想质疑。
陆景行听到这些,却是直接点了点头。
“勤老说得没错,他现如今的实力绝对是年轻一辈里的顶级天骄。
原本这个顶尖的天骄,应该是落到我们陆家的。
是我们自己推了出去。”
陆景行的话越说越阴沉,堂屋中的氛围越来越沉闷。
这种沉闷,让在座的陆家众人,好像呼气都变得困难。
陆老夫人在这沉闷当中,似乎还想要狡辩。
看到自己母亲的动作,陆景行把话说得更直接。
“诸位长辈,我与你们一样,同样不喜欢陆霄。
说他好话不是为了讨好他,并且在你们看来,几句好听的话,现在就能得到陆霄的好感?”
陆景行这话,已经算是在呛这些陆家长辈。
但这一次,连陆老夫人都没法开口接话。
“这陆霄只是我的侄子,我倒是希望陆乔、陆治他们能有如此实力。
只可惜,天骄后辈无法强求。
偏偏落到陆家后辈身上时,我们却是一点也没抓住。”
陆景行说完这些,在场众人更沉默了。
原本陆景宏受这么重的伤,此刻也该拿出来谈谈。
<!---->
但包括陆老夫人在内,都没人提及此事。
陆景宏所受的这么多伤,好像只能当做是吃了闷亏。
想要武力报复,没这个能耐。
想要舆论影响,他自己的口碑又那么差,根本带不起舆论。
在堂屋闷坐了一刻钟,陆家众人才各自离开。
陆景行和陆老夫人又去看了陆景宏。
看到他那虚弱的样子,两人也不忍心开口说些责怪的话。
只是问他有什么需求。
只要两人能够办到,那都会尽全力帮他达成。
陆景宏强撑着,让两人靠近:“母亲,大哥,还请你们给月柔修书一封,告诉她陆霄现在的情况。
对她,可能有危险......”
陆景宏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的,看得出来,他的状态很差。
可是这么差的状态,偏就是还想着姜月柔。
“我看你真是被她迷了心窍,别人姜月柔需要你去提醒吗?
你会受伤,可不代表她会被陆霄所伤!”
陆老夫人在某一瞬间,甚至想要出手扇他两耳光。
听到她这话,陆景宏又开始咳血。
一旁的陆景行皱着眉头:“好了,自己好好休息,我会帮你寄信一封。”
丢脸也丢了那么多年了,不缺这一次。
得到自己大哥的承诺后,陆景宏的情绪才平息下来。
随后拖着受伤的身体,还在一旁絮絮叨叨了好一会儿。
他是想让陆景行在心里,要着重强调自己的伤势。
陆景宏似乎是想靠自己受伤,去感动姜月柔,引姜月柔过来看他。
事实上,他也就只能感动感动自己。
山南武府。
陆霄拿到《真元护》之后,连续闭关了半个月。
这个半个月里,陆霄主要是稳固自己的武道境界,将自己的状态恢复到最佳。
《真元护》这套功法,也就拿回来那天,看了一个时辰。
之所以要看一下,还是为了防止后面府主他们问起。
自己作为改良这套功法的人,却是对它一无所知,那可太奇怪了点。
这样外出,收获真的不小。
武道境界直接闯入六品元丹境,在所有武者当中,也算得上中上实力。
更不用说,只在年轻一辈中比较。
这半个月的时间,陆霄过得还是挺自在的。
自身的武道境界,也算是完全稳了下来。
毕竟自己身上的经脉,贯通了八条。
对于武道上各种修行的掌握,都是远超旁人的。
相比起来,在外面等待的俞峰和钟南,他们俩可有些担心。
俞峰他们的担心,不在于《真元护》功法,而是陆霄的状态。
这半个月的时间不露面,他们不知道陆霄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会不会整个人沉浸在了这套功法之中,因为改良无门,开始钻牛角尖。
俞峰真不需要陆霄在这上面再帮他什么。
能走到圣人这一步的,谁又没去仔细探究过自己的路呢?
武道实力越是强大,能够做出的改变就越少。
谁走到高位之后,都很难再对自身的实力支柱进行修改。
即便是看到了可能的好处,很大机率也是没法施行的。
除非,真的是那种升华式的提升。
足以解决他在修行中所遇到的最大阻碍,那这次改良,对俞峰才算有意义。
俞峰对于这一点,甚至没有往那边多想一丁点。
他从七岁开始,便接触这《真元护》功法。
这套功法有些什么难点、弊端,他清清楚楚。
能够解决和处理的,俞峰早就将之改良了。
年轻之时,俞峰的武道提升确实缓慢,在年轻一辈里算不得优秀。
近三十岁时,他才像是开了窍,武道境界开始飞跃提升。
俞峰对于自身还是有判断的,并且三十岁之后,他仍旧与《真元护》相陪。
能晋升圣人境的强者,这大几十年的时间,定然是将这套功法看透了。
有一些缺陷,在俞峰看来,是不可修改不可更易的东西。
随意的修改,这缺陷可能填平了,却会带来更大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