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一通盘问
第385章 一通盘问
长沙王装作刚看到夏大人,起身拱拱手意有所指道:
“武昌城内还在戒严搜捕英丰中,现在大街小巷尽是挨家挨户盘查的官军,本王与杨百户就是出馆驿又能去哪里呢?”
杨小龙也起身道:“夏老大人既然来了,就陪殿下杀几盘,下官这就去让厨子准备今日的午膳,不知老大人想吃些什么?”
夏大人要伸手拦杨小龙,长沙王手快一步抓住夏大人衣袖道:
杨小龙趁机转身向膳房走去,韩飞云不解道:“这种小事也需要你这种钦差大臣去做?随便找个仆人通知一声不就好了。”
杨小龙瞧了一眼夏大人,回头对韩飞云小声道:“这种事自然不必我去做,但英丰躲在夏大人小院中,那就需要我去做了。”
韩飞云摇摇头,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杨小龙解释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他英丰是人,那他就要吃饭!我去膳房把饭定好,一会儿通知所有人到食堂吃饭。”
“咱们饿他几顿,看他还能再夏大人小院中躲几时,等他挨不住饥饿自然会离去,升的留在这里我们还要盯着他。”
韩飞云听候噗嗤笑出声来,“你真坏,这种损招数都能想的出来,可有人从外面给他带饭的话该怎么办?”
杨小龙用手势嘘声道:“你听外面的动静,现在全城那还有摆摊的店铺,就连风月场群也都闭门歇业了,他们去哪里买食物?”
“我会还会派人守住馆驿前后门,理由就是为了长沙王殿下安慰着想。_?e小?说¤Ce_m[:1s.* ~);无?错°内,容(”
“也会派人守着膳房,有人想偷饭回去也不可能。所以英丰只能吃点糕点充饥,扛不住多久的。”
两人走到膳房向仆人安排完一切,坐在月亮门外面瞧着远处两人下棋,并不急着回去与他们扯淡,要来酸梅汤与韩飞云喝了起来。
“你不回去与他们两人扯淡,坐在这里耗时间啊。”
杨小龙回道:“跟他们闲扯什么,说真的我都不知道该聊什么,都是没话找话。”
“不过一会儿你要注意啊,那老头一定会言语试探你,我猜他会突然叫你名字,看你会不会应声,你一定要注意。”
韩飞云点点道:“我有准备,让他尽管放马过来好了。”
将时间压到开餐点,杨小龙才起身向两人缓缓走去。
长沙王打趣道:“这杨百户定个餐都要半个时辰才回来,看来是不想与我们两人下棋,怕输的太难看!”
夏大人哼了一声道:“也有可能是做贼心虚罢了!是怕见到老夫而已!”
长沙王眼珠一转道:“此话怎讲,夏老大人此话难道另有深意不成?”
夏大人瞟了一眼杨小龙方向道:“殿下就没觉得杨百户身边那女子有些眼熟,在哪里似曾相识见过一两次?”
“不过单论长相很不错,身材也比较完美,就是抹的胭脂水粉多了些显得俗不可耐,以她这样貌坯子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夏大人顿时无语道:“殿下难道就没有一点映象,你不觉得那女子跟前几天在地牢中见过的某位很相似吗?”
长沙王再次仔细瞧了一遍道:“有吗?当时地牢光线昏暗,本王也未仔细看过。”
“再说本王不好女色,自然也不会特别注意一名女刺客的长相啊!”
夏大人服了,无奈开口引道:“殿下,杨百户去了一趟地牢,那女刺客当晚就撬锁越狱。”
“官府衙役与本城驻军搜查了一日却一无所获,而杨百户身边突然多出来一位贴身丫鬟,您就不感觉丝毫奇怪吗?”
长沙王认真思考半天摇头道:“这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本王身边的贴身丫鬟也有十余人,城外码头船上留下两名,也未将她们全部都带在身边嘛!”
“杨百户城外军营留下一两名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吗?您昨日不是还说在杨百户军营中见过那女子,怎么今日就变成可疑了呢?”
长沙王满嘴否认,心里冷笑:好你个夏老头子,昨夜你私会英丰当我心中一无所知。
现在想挑拨离间转移我的视线,弄灯下黑出来,真当我傻吗?
她韩飞云张什么样真当我没见过,她跟眼前这女子不过是有些想象罢了!
哪怕眼前这位就是女刺客韩飞云那又如何,我无凭无据怎么揭穿她身份,你休想拿我当枪使。
夏大人见长沙王不上道,满口否认眼前之人不是韩飞云,也不急着在解释原委,将棋盘重新摆好道:
“既然殿下不信,那一会老臣给您试探真伪好了。”
长沙王摆摆手道:“这就不必了吧!此女是杨百户身边贴身丫鬟,您一口咬定是女刺客,万一最后查出来不是那么一回事。”
“您就不光是得罪杨百户那么简单了,还会担上诽谤同僚的罪名,到时您何以自处呢?”
夏大人道:“老臣怎么可能当面责问,最多就是问她几个问题而已,放心绝不会发生您想象中那种情景出来。”
嘀咕中杨小龙已经走近,对着二人道:“膳房已经准备好了午膳,殿下请去用餐吧!”
长沙王有意看了一眼夏大人,给杨小龙一个暗示的眼神,缓缓站起身道:“夏老大人咱们就请吧。”
夏大人呵呵笑着起身,三人向大厅走去。
途中夏大人道:“杨百户最近怎么没见你带那位姓金的丫鬟在旁伺候,是喜新厌旧另寻新欢了吗?”
说完不等杨小龙回话,对着韩飞云道:
“昨日听姑娘口音是本地人,不知是何时入的杨百户府中为奴,又在府中服侍几年,家中可有父女姐妹?”
韩飞云撇了下嘴,心想,这连演都不演了,开口就直奔主题?
你好歹敬业伪装一下好不好,起码让我之前编的理由用上几个,害我白准备半天说辞。
韩飞云微微行礼道:“回大人话,小女的父母是湖北人,但小女出生在苏北,因父母原因带有一些本地口音。”
“大人您是知道的,江南各大户人家府中奴仆,都是优先从自家雇工和佃户中选取。”
“如果不足才会从牙行够买或对外招聘,所以小女与两个妹妹一成年就被选入府中。”
合情合理,天衣无缝,暂时没有找到不合理之处。但夏大人怎么会就此罢手。
“哦!那你父亲在杨府中做什么的?”
韩飞云回道:“是杨府名下钱庄的护卫,负责押运白银来往于长江两岸。”
夏大人:“你入府几年?”
韩飞云:“三年。”
夏大人:“那你叫什么。”
韩飞云:“陈梦瑶。”
夏大人:“你妹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