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夜会严东楼
工部尚书严府,烛火彻夜长明。
严东楼端坐案前,指尖在摊开的军需册上缓缓移动。
北境各地呈报的粮草、军械、车马数目都在他笔下逐一勾核。
自秦国和三国联军大举叩关之后,朝廷便决议由户部和工部负责军需补给重任。
待准备妥当之后,再由兵部押运至前线。
而严东楼这里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因为他知道,北境的甘州防线和朔州防线,皆是裕王一手提拔的宗室亲信。
所以他必须谨慎。
只见严东楼取过一枚青铜镇纸,轻轻压在刚拟好的文书上。
继续挑灯一件件的核对。
即便窗外传来更鼓声,他也毫无倦意。
因为他要将这些粮秣调配,化作制衡长林军和朔西军权力的筹码。
他对这两支宗室强军颇为忌惮。
除了严东楼之外,户部侍郎张太岳也是一样的想法。
饱读诗书的他比谁都清楚宗室尾大不掉的危险。
如今萧平章等人在军中声望日隆,若再不加以制衡,只怕藩王作乱旧祸又要重演。
所以未雨绸缪是必须的。
他对宗室势力的警惕,可谓根深蒂固。
其实他当年早在呈给朱厚聪的《论时政疏》中便直言宗室乃国之蠹虫。
痛陈宗室俸禄之冗、占地之广、耗财之巨,犹如附骨之疽,侵蚀着大明的根基。
在他心中,唯有持续压制宗室,方能保社稷安稳。
如今长林、朔西二军异军突起,非但不是国之幸事,反倒成了他最大的隐忧。
萧平章、萧启等宗室将领在军中声望日隆,这意味着被压制多年的宗室集团正凭借军功强势回归朝堂。
此例一开,各地宗亲必将更加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
更让他忧心的是,自已酝酿多年的土地清丈政策恐怕会因此受到影响。
一旦让这些掌握兵权的宗室坐大,他们岂会坐视自已的万顷良田被清查丈量?
到那时,他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反扑。
所以户部和工部暗中在以军资钳制边军一事上达成了默契。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只要牢牢握住这条命脉,任他长林、朔西如何骁勇,也不得不在朝堂规制内低头。
尤其在近半年北方战事渐缓的当下。
这只缰绳,更应该适时收紧。
所以严东楼要做的就是既要达到制衡的效果,又不能落人口实。
免得落下一个贻误战机的罪名。
当然他这几年也没少在其中做手脚。
比如对于两军请求调拨的精铁、战马等关键物资,在发运环节却故意拖延。
即便是最终获批起运的物资,其运输路线也往往被设计得极为迂回。
宁可绕远路走更安全的内陆官道,也不走更快捷的水路或直道。
人为的拉长补给周期。
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毕竟他严东楼也不敢真的贻误战机。
突然,烛火猛地一晃。
一道修长的人影不知何时已悄然映在窗纸上。
平静的声音紧接着便在书房内响起。
“严大人真是勤勉政事啊!”
“都这个时辰了,还在为国操劳。”
严东楼闻言不禁心头猛的剧震,执笔的手骤然一僵。
府中守卫森严,竟然有人能够避过所有耳目直抵书房。
此人必然是大宗师无疑。
“你是何人?”
他一边沉声喝问,一边悄然按上案几下方的机关。
“严大人可还记得,当初那个在中书令府上为您出谋划策的门客?”
听到这句话,严东楼更是瞳孔猛缩。
南楚往事?
那此人应该是…
他连忙起身,快步上前一把拉开房门。
果然!
只见月光下,青龙脸上正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静静地注视着他。
严东楼凝视着眼前的不速之客。
不禁压低音色急声说道。
“你此刻应该在秦国主持情报网,怎敢擅自回京?”
青龙(朱厚聪)嘴角勾起一抹的冷笑。
“严大人放心,我来贵府绝对是神不知鬼不觉。”
“怎么,不请故人进去坐坐?”
严东楼这才回过神来,急忙将青龙(朱厚聪)拉进屋内,反手轻轻合上门扉。
“你可知道,若是让朝中那些人知道你私自回京,你这指挥使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青龙闻言却只是无所谓的耸耸肩。
他自顾自的走到不远处的太师椅上落座,仿佛严东楼的与他无关。
过去几年,裕王萧景亭利用满朝文武对锦衣卫的忌惮与不满,屡次三番推动对锦衣卫的裁撤与权责限制。
更借此机会,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个傀儡陆续遣往秦国、庆国等四国负责情报事务。
逐步架空锦衣卫在京城的核心力量。
彼时朱厚聪正值闭关的紧要关头,无暇分心过问朝政细节。
所以未能第一时间出手制止这番动作。
饶是如此,萧景亭的种种作为,竟然还赢得了百官一片赞誉之声。
都在吹捧他裕王萧景亭是何等的宽仁。
这些个官员打的什么主意朱厚聪再清楚不过,他们骨子里巴不得头顶再无掣肘,无人监管。
才好让他们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而萧景亭这个狗东西,为了在自已闭关期间快速收买人心、巩固权柄,一味迎合百官的私心。
却忘了权力必须被关在笼子里。
而且,即便远在异国,萧景亭也从未放松过对几个傀儡的监视。
每个傀儡身边都安插着大理寺的暗桩。
只要他们连续数日不曾露面,密报便会即刻传回京城。
然而他们根本想不到,朱厚聪不止一个傀儡。
此时端坐在严东楼面前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青龙。
这具与青龙别无二致的躯壳,实则是朱厚聪刚刚启用的傀儡。
一晃五年过去,每一年朱厚聪都会获得年度奖励。
而今夜出现在严府的这个“青龙”,正是诸多奖励的其中之一。
真正的青龙依旧还在秦国某处。
“此次在下前来,是有要事与严大人相商。”
假青龙(朱厚聪)开门见山地说道。
严东楼闻言神色一凛。
每一次青龙找他,都没憋什么好屁。
他现在看见此人都有些犯怵。
“何事?”
“严大人,为臣之道,贵在忠君体国,当为君主未雨绸缪,你说是不是?”
“你到底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