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兵工厂政委周卫国

边区兵工厂。

陈平安见到了前来报到的周卫国、萧雅、刘远、徐虎、杨大力几人。

确实一时间被震惊的不轻,直到周卫国将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

陈平安听后着实有些感动。

陈平安确实没想到,副总他们,竟然将自己的安全,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对此,陈平安倒是也没有矫情。

周卫国,是个实实在在的能文能武的,是他为数不多理想型的好帮手。

接下来,陈平安给跟周卫国一起来的其他人一一安排了工作。

萧雅本就有从事教育工作经验,陈平安让她担任了边区兵工厂学校的校长。

说起来,萧雅之所以没有像剧中一样死去,还是因为陈平安在金陵城外。

一夜之间歼灭鬼子二十万大军,这使得周卫国有了充足的时间,将萧雅送出了城。

刘远同样是黄埔第九期学生,又是早期的党员,陈平安让其跟周卫国一起,负责兵工厂的政工方面的事务。

至于徐虎和杨大力,自然是依旧跟着周卫国,辅助其将特战队建立起来。

张楚和陈怡,有从事地下工作的经验。

被安排辅助刘远,维持工厂与周边百姓关系、对外收集原料及售卖一些产品、与其他根据地联系、运送物资设备等事情。

安排好一众事宜后,陈平安便带着周卫国来到了最受关注的武器生产厂。

枪械方面。

除了之前的产品,陈平安着重介绍了85式轻型狙击枪,m82A1重型狙击枪,rpg火箭筒,m2重机枪,格洛克17手枪。

其中轻型狙击枪,是为以后的特战队和狙击小组准备的。

重狙、重机枪,则是为鬼子的碉堡炮楼、轻型防御工事、小豆丁坦克等准备的。

而格洛克17手枪,则是给基层干部及一些敌后同志配的枪。

至于rpg,那用处可就大了,不仅可以做为班排级火力的补充,也能对付鬼子的一些防御工事和坦克等。

其中85狙,如今一个月能生产500支,m82A1一个月能生产200支,rpg火箭筒一个月生产2000支,m2重机枪一个月生产500挺。

大炮方面。

152mm加农榴弹炮和155mm加榴炮如今也实现了量产,分别达到了一个月250门和200门。

对了还有喀秋莎火箭炮,如今也达到了量产,一个月能够生产50门。

防空武器方面。

63式107mm高射炮和20\/37\/88mm机炮如今也实现了量产,也能达到50门\/月。

其他比如59式坦克,63式装甲车,五爷,雷达等,研究资料已经被初步吃透。

如今缺的,就是一个能够引领他们将理论和资料转化为产品的人。

至于各种子弹以及炮弹方面方面,那就更加不缺了。

毕竟一条寻常的7.62mm子弹的生产线,仅仅价值一头鬼子的贡献点。

而其中最贵155mm加榴炮炮弹的生产线,也就价值一个鬼子佐官20点贡献点。

周卫国一路走来,被震惊的嘴巴越张越大,他实在是没想到。

如今的八路军,不但已经可以生产重炮,防空武器,竟然连飞机、坦克、装甲车这些重工业产品,也在研究中。

接下来,陈平安又分别带周卫国去了

弹药厂、冶金厂、炼钢厂、发电厂、机械制造厂等武器装备配套工厂。

医疗兵培训学校、炮兵培训学校、坦克兵培训学校等各种专业知识培训学校。

各种药品生产制造工厂,军用物资及食品生产工厂,便民物资生产工厂。

一些家禽家畜养殖厂,甚至还有一些生产出口创汇产品的工厂(比如香烟)。

当然,一些极为重要的场所,陈平安并没有带周卫国前去观看。

就比如说一些研究导弹、争气弹、聚变弹、卫星等战略级物品的研究所。

目前只有老爷爷、总参、副总、副总参等少数人知道,就连旅长、师长等人都不知道,就更不适合告诉周卫国了。

周卫国观看完众多工厂后,不由感慨:

“陈先生,从无到有,组建起这样一个庞大的重工业体系,很困难吧?”

陈平安笑着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

“我们俩年纪差不多大,你叫我老陈吧,我叫你老周!”

“其实也还好,很多设备跟物资,我都能从大乾帝国找来,但这里严重缺人,特别是高素质人才。”

“这里立项的研究项目太多了,很多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我没时间全程参与进去,又找不到一个能带团队的人!”

“这里如今已经是一个数万人的大厂了,这就衍生了一些诸如工人的思想教育、工人及家属的扫盲教育、数万人的吃喝拉撒睡等方面的问题,甚至还包括根据地的生产和建设等诸多问题!”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陈平安一边向食堂走,一边向周卫国介绍着兵工厂的各种情况。

来到食堂,周卫国看着桌子上的大米、白面甚至还有肉菜。

有些吃惊的问道:“老陈,我们兵工厂平时都能吃到这样的伙食吗?”

陈平安笑道:“肉菜倒也不是天天有,大米和白面有时候也会换成土豆和红薯!”

“但每天三餐,保证让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吃饱还是可以做到的!”

吃完饭,陈平安将周卫国带到了为他准备的办公室,本来是想让周卫国午休一下。

但这时候刚看完各种新式武器装备的周卫国,精神异常亢奋,哪里能睡得着。

“要不我们拿些枪去靶场试试?”周卫国尝试性的问道。

距离兵工厂5公里外的专门的靶场,陈平安开车带着周卫国来到这里。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靶场,还是枪炮及坦克装甲车等的训练场。

下了车,周卫国先拿起一把85狙:“还没见过这种狙击枪,让我试试威力!”

接下来,周卫国开始尝试不同距离的打靶,最后停止在了1200米靶那边。

“性能相当不错,射速也快,搭配上光学4倍镜,很适合做为中远距离狙击武器!”

陈平安拿着高倍数望远镜看向远处的靶子,枪枪正中靶心,感慨不已。

不愧是国特种作战的鼻祖之一,这枪法真是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