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三道试题(上)

张志远把脑袋缩了回去,又小心翼翼地推开门,整个人侧着身子挤了进来。

“张律……”他手里捏着手机,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张伟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大概有了数。

这小子,平时让他去法院送个材料都恨不得跑出百米冲刺的速度,现在这扭扭捏捏的样子,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说。”张伟言简意赅。

“刚才……刚才江城检察院的李明远检察官给我打了电话。”张志远把手机屏幕亮了亮“他说……他们院里最近好像碰上了一个挺棘手的案子,想……想聘请您,担任他们院的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

张伟端着咖啡杯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

这名头听着倒是挺唬人。

检察院的法律顾问,说出去,在江城这个圈子里也算是一块金字招牌了。

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种公家的差事,看着光鲜,实则是个苦差。

报酬?肯定有,但跟他们狂徒律所代理一个大案子的费用比起来,那点钱估计连零头都算不上。

权力?更谈不上。你一个外聘的顾问,能对人家的内部决策指手画脚?无非就是遇到疑难杂症了,拉你过去开个研讨会,当个外脑用一用,听不听你的还在两说。

不用上庭,没有激烈的对抗,更没有赢下官司后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

怎么看,都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但……

张伟的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

这层“皮”不一样。

有了这层检察院法律顾问的“皮”,以后狂徒律所再跟公检法这些单位打交道,无形中就多了一层润滑剂,也多了一份底气。

更何况,联系人是李明远。

对方确实也帮过自已一些忙,这个人情,迟早要还。

现在人家主动递来了橄欖枝,与其说是聘请,不如说是一种示好和认可。

拒绝,就等于把这份潜在的善缘往外推。

这点人情世故,张伟还是懂的。

“你回复李检察官。”张伟放下杯子,“就说我同意了,让他把具体的文件和流程发过来。”

“好嘞!”张志远立刻兴奋起来,低头就开始飞快地打字回复。

张伟看着他,没说话。

张志远回复完信息,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退出去,反而站在原地,两只手在身前绞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还有事?”张伟挑了挑眉。

“那个……张律……”张志远抬起头,眼神里混杂着期盼、紧张和一丝豁出去的勇气,“您看……我来咱们狂徒,加上实习期,也……也有一年多了……”

“嗯,时间过得是挺快。”张伟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所以……您看我……我什么时候可以……正式执业啊?”张志远一口气把话说完,脸颊都憋得有些发红。

他实在是等不及了。

看着苏婉柔已经能独立处理案子,甚至开始挑战那种连她自已都觉得棘手的硬骨头,而自已每天还在复印、整理、跑腿,他心里的那股火就越烧越旺。

他也想上庭,也想站在辩护席上,用自已学到的东西去跟人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张伟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一年多了,当初那个还有些学生气的愣头青,如今确实多了几分律师助理该有的干练。眼神里的渴望,更是藏都藏不住。

是该让他见见血了。

“想执业?”张伟忽然一笑。

他随手从桌上那堆乱七八糟、不知道属于哪个案子的文件堆里,抽出了三份薄薄的卷宗,随手扔在了张志远面前的桌上。

“这里有三个案子。”张伟的语气很平淡,“你,现在,就在这儿看。”

他指了指办公室角落里那张没人坐的待客沙发。

“看完之后,给我他们各自的辩护策略。完整的策略,从哪个角度切入,找哪些证据,怎么在法庭上说,都得有。”

张伟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咖啡,吹了吹气。

“手机你可以用,资料你可以查,不管你用百度还是找哪个老师同学问,我都不管。我只要结果。”

“这三个案子,你给出的策略能让我点头,明天我就让行政去给你办手续。如果不行……”

张伟顿了顿,抬眼看着他。

“那就继续当你的助理,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找我。”

张志远愣住了。

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或许张伟会鼓励他几句,或许会让他再等等,但他万万没想到,试炼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直接!

巨大的惊喜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紧张。

“是!张律!我保证完成任务!”他一个立正,声音洪亮地应下,然后像捧着圣旨一样,小心翼翼地将那三份薄薄的卷宗抱在了怀里。

他冲着张伟重重鞠了一躬,然后抱着卷宗,快步走到了角落的沙发上,如获至宝般坐了下来,立刻埋头翻阅起来。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张伟喝了一口咖啡,味道已经不那么好了。

他看着角落里那个专注的背影,不禁有些感慨。

一年多,确实快啊。

张志远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份卷宗。

【案卷一:盗窃案】

案情很简单。被告人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凌晨在酒吧一条街,趁着一个醉汉在路边呕吐时,顺走了对方放在桌上的最新款水果手机。整个过程被街角的监控拍得一清二楚。人赃并获,年轻人对自已的行为供认不讳。

看起来是个毫无辩护空间的案子。

但张志远很快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被盗手机的官方售价是10999元。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万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巨大”,量刑起点直接从三年以下,跳到了三到十年。

对方律师提交的证据里,就有这张官方售价的截图。

这是一个死局吗?

张志远皱起了眉,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速滑动。

他没有急着往下看,而是拿出了笔记本,写下了几个关键词:价值认定、二手折旧、主观恶性、赔偿谅解。

他翻开了第二份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