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任命

“哼!还不是我兄长,说什么金身境就不能领兵作战!”

“嗯?”

雨禾挑眉,“殿下又私自偷跑出宫了?”

“雨禾姐姐,你就别抓着这事儿不放了,我去我兄长府里,又不是真的出宫了。”

李悦株顿时认怂。

“行吧,殿下您总是这样。”雨禾最是受不了自家殿下撒娇,“不过殿下之后哪怕要去,也要与在下报备一二,在下也好随时保护殿下。”

“好啦好啦!你先听我说...”

李悦株不耐烦的摆摆手,便是急不可耐的将刚刚的和自家兄长的谈话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一副急切想要雨禾帮忙评判一下谁对谁错的样子。

听着李悦株的描述,雨禾皱了皱眉,心中暗想,“二殿下怎么与殿下说这些?”

不过她还是笑着摇头道,

“殿下,二殿下所言也不差的,我知你对这位杜中郎有好感。

但杜中郎毕竟只有金身境,但官职又太高。

眼下朝中兵力不多,只能将有限的兵力交给更有能力统兵,且境界更高的将领手中。”

雨禾身为外景又如何不清楚李熵所言呢?

的确,杜浩的境界和当前官职有些太尴尬了。

加之杜浩又没有统兵经验,哪怕有朝中大臣力推,那也不可能让杜浩领兵的。

“哼!你们就是太看重这些了,明明杜中郎很厉害的!”

李悦株还是没明白雨禾的意思,她只觉得自己的眼睛最可靠。

亲眼看到那样一头猛虎被杜中郎射杀,难道这还不够证明杜中郎很厉害?

可惜对此雨禾只是笑着摇摇头。

“悦株何事又在难为雨禾啊?”

就在这时一道略带威严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却见一道一袭道袍的中年身影正朝这边而来。

“父皇!”

看到来人,李悦株顿时面露喜色,一副看到救星的模样冲了过去。

“呵呵,何事啊,看把你急的。”

乾帝一扫先前临时朝会上的郁闷,脸上堆满笑容。

每每看到这个小姑娘,他心情就会好上不少。

仿佛只有在这里才不会有那些勾心斗角。

“父皇,他们都不在欺负我!”

李悦株说着佯装哭泣的呜呜了几下,乾帝明显不信,但还是跟着假模假样的宽慰了几下,旋即笑呵呵看向雨禾,

“到底是何事?”

“陛下,是殿下刚刚....“

雨禾就将刚刚的事复述了一遍。

“杜中郎?可是说杜浩?”

乾帝眉头微皱,他对这个年轻人还有印象。

但自己儿子和雨禾都没说错,自己的确有心用此子。

但现在情况不同,如若平凉王李振山先前打了胜仗,亦或者稳住了局面。

他倒是可以让杜浩领兵驻守一处区域。

但现在不同了。

李振山等十几万大军被围,冠军侯虽在雍州城外周旋,可冠军侯毕竟身受重伤。

眼下只能再调遣一支精锐,且主将以及下辖统兵将领都得不仅境界实力还是统兵能力都得是上上之选方可。

至于杜浩....境界不够,又无统兵经验。

如若只是个金卫,也就是从四品的卫将军,他或许还能让其领兵。

至于眼下,一个中郎将,给对方的人少了,那也说不过去。

但给足人马,那就是把这一仗当成儿戏了。

“好了,悦株此乃军国大事,切莫胡闹!

杜浩此子虽有能力,但绝无法担此重任!”

见父皇语气难得的加重,李悦株缩了缩脖子,不敢多言。

她知道父皇这下是真的生气了。

约莫一个时辰后,在李悦株这儿出来的乾帝,心情舒缓了不少。

他没有迟疑直接奔着御书房而去。

“陛下!”

随着乾帝刚来到御书房,就见冯大伴低声道,

“军中急报!”

“哦?”

乾帝眉头微扬,神色很是平静。

震怒那是对待臣子时的做派,眼下他急吗,并不急。

“呵,高周国这次还真是下了血本,竟然将他们唯一的宗师都派出来了。

看样子大渊许诺了不少的好处啊!”

乾帝笑着摇摇头。

“陛下,高周国本是我大乾属国,如今响应大渊人,狼子野心可谓是昭然若揭。

若是不予以重击,只怕.....”

冯大伴有些迟疑道。

刚刚传来的战报,来自蓟州。

蓟州五万边军,在前将军,李阔的率领下此前倒是与高周国十万大军周旋了大半个月。

本来局势正在一点点好转。

高周国不过是个小国,十万大军基本上算得上是他们举国之力的兵力。

且依旧受限于效果,兵源良莠不济。

两边主将又都是气海,但李阔虽说只是气海,虽并未领悟势,但已经神意大成。

加之五万边军精锐,基本上除了一开始的慌乱之外,眼下俨然有将战线反推回去的征兆。

可就在几日前,局势风云突变。

不知道大渊许诺了什么好处,高周国竟然将他们国内唯一的一位伪宗师暗中派了过来。

猝不及防之下,李阔当场战死,蓟州城失守。

好在蓟州中郎将王魁及时收拢溃兵,此人也算是老将,很快就在蓟州城南下百里外的,扶风城站稳了跟脚。

至于那位伪宗师,许是怕引起大乾报复,很快就消声灭迹。

“呵,高周国?犹豫不决,他们要是一鼓作气,朕倒还真能高看他们一眼。

就眼下这般,倒是徒增笑料。”

乾帝摇摇头,

“不过高周国之事也该解决....冯大伴,除却救援平凉王所部的人马之外,京畿一带可还有兵源可用于平叛?”

“这....”

冯大伴一时间有些语塞。

京畿一带?

想要救援平凉王所部,凑足八万人马都够呛,更别提还要抽调兵力抵御高周国十万大军。

如若不是乾帝现在依旧稳如泰山,他都怀疑下一刻大乾就要亡国了。

心里也更加佩服,陛下当真沉稳。

“陛下....这京畿一带,只怕并无兵源了。只剩下两万禁军。

一万须拱卫皇宫,一万则是稳固京师,故而这两万是无论如何都不可动弹的。”

“两万?”

乾帝捋了捋须,眼神闪烁了下,笑道,

“宫中抽调五千,京师抽调五千,凑足一万便可。”

“陛下,此事不妥,如若这般....”

冯大伴一脸焦急直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呵,无妨,雍州城之围不解,世家不敢轻动。他们可还指望着朕为他们解救其族中天骄呢。”

乾帝冷笑连连。

“这....”冯大伴有些错愕。

转念一想,貌似确实是这道理。

这次陛下还真是给世家挖了个大坑,大军开拔之前。

世家不都急哄哄的想要兵权嘛?陛下直接大手一挥允了。

于是乎世家各族都将精锐派了出去,目的也很简单。

真的立下一个功劳,乾帝就算想收回兵权也做不到,只能捏着鼻子让世家进一步掌控兵权。

可陛下就像是早有预料一般,此战大败!还是惨败!

“陛下,您说世家会不会偷偷勾结大渊人,许诺好处,释放掉那些被困的贵族子弟?”

冯大伴有些担忧道。

“呵呵,会!当然会!”乾帝笑了笑,然而却一点都不担心。

“那陛下这....”冯大伴不解。

陛下怎一点也不急?如此一来,世家的麻烦也就解决了。

到时候世家直接杀入皇城该如何?

世家勾结杀了乾帝,然后拥立喜好与世家打交道的大皇子继位,对外宣称乾帝修炼有碍,驾崩西去。

天下言论大多又掌握在世家手中,这不是炸了?

冯大伴额头冷汗直流。

然而乾帝像是知道他心中所想笑着摇摇头。

“大伴,你这把年纪了,怎还是如此不沉稳?

看着吧,朕踏入上三境就在今年!”

此话一出,冯大伴不解,但还是赶忙祝贺道,“那老奴提前祝贺....”

“行了行了,你这马屁精,朕都听腻了,就罢了吧。”

乾帝笑着摆摆手,

“拟旨吧,令秦老将军暂领骠骑将军为此番平定蓟州之乱主将,令张兆为后将军划入其麾下胁从作战。

抽调京师皇宫禁军一万,民夫两万,五日后开拔蓟州。

命其一月平定蓟州!”

“陛下....”

冯大伴记着记着,就有些愣住了。

“这秦老将军年事已高,虽屡战屡胜,但毕竟打法相对比较稳健。

况且眼下就一万主战之兵,这一个月....”

跟随乾帝这么多年,他就算不掌兵,但大概军事常识他还是懂得。

秦老将军的确不错,乃是气海境巅峰,早年虽是承了世家恩惠,也算是世家一脉的。

但秦老将军更看重大局,陛下此举想来也是算准了这点,秦老将军肯定会全力以赴。

可打法稳健,这也意味着打得慢,时间容易拖得长。

加之就一万禁军...甚至这战力还不如边军....

“朕允许他们沿途招揽百姓江湖人士入伍,他们能招揽多少就招揽多少,朕不管。

朕只求他们一月破敌。”

乾帝说着闭上双眼,一副已然下定决心的模样。

冯大伴眉头皱得更深了,陛下每每都是如此,下定决心那就不可更改。

但每次虽不一定所有目的都达成,起码大半目的是达成的,难道此举有何深意不成?

他看了看人员名单,张兆这人他知晓。

乃是陛下的小舅子,已逝张贵妃的亲弟弟,张贵妃也就是二皇子,四公主的生母。

实力嘛....气海中期....

一个气海中期,一个年迈的伪宗师。

冯大伴还是想不出这如何能在一月破敌。

秦老将军,一百岁高龄,宗师境虽能锁住生命气机,理论上活个一两百岁都不是问题。

但秦老将军年轻时征战太多,到了气海境时更是多有战事,乃是三朝元老。

寿数消耗的极大,眼下或许一般的气海境巅峰秦老将军都不一定能干得过。

“对了,再记下一人!”

就在这时,乾帝睁开双眼淡淡道。

果然!

闻言冯大伴顿时一喜,他就知道肯定还有人,否则这不就是死局么?

“令中郎将杜浩为度辽将军,给予千人行军物资一应军饷,眼下朝中艰难,朝廷也无力为他征辟士卒。

朕允他一应便利之权,可在京师等沿途各地招揽游侠好汉为伍。

可允他八日滞留时日,八日后启程前往蓟州,胁从秦老将军一并破贼。”

随着乾帝此话一出,冯大伴更是呆住了。

啥玩意?

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陛下,这....”

“让你去办就去办。”

“是陛下!”

——

当日下午,看着手里的圣旨,站在院门口的杜浩有些懵。

“曹公公,这圣旨....”

“呃...”

许是也觉得有些尴尬,曹公公还是道,

“杜大人,这岂不是恰好说明陛下对您的看重?情况是艰难了一些。

眼下您也清楚,如今我大乾最近十年战乱不断,又有灾荒,百姓哪有空从事农活?

眼下对比十年前,税收锐减了一倍有余,加之军费开销过大,国库早就空虚。

从去年开始我大乾战事基本上就是从陛下手里掏银子,一应赏赐之物也是皇室宝库中支取。

眼下雍州大败,十余万人被困,朝中也无再战之兵,还望杜大人谅解。”

听着曹公公这番话,杜浩沉默了。

他隐约感觉乾帝还会对自己有考验,但没想到是这种考验。

“如此...杜某接旨!”

杜浩无奈朝面前的曹公公拱手作揖。

想了想就习惯性往曹公公手里塞金票,但这次曹公公无论如何也不肯收。

“杜大人切莫如此,您之后比咱家更为艰难,杜大人还是先顾着自己吧。”

曹公公叹了口气,朝杜浩行了一礼,犹豫片刻还是咬牙从兜里摸出一沓金票递了过去。

“杜大人,这算是咱家的一些心意,还望杜大人早日驱除外敌班师回朝!”

看着手里的金票,以及快步离去的曹公公。

杜浩一时间哭笑不得,还别说曹公公挺仗义。

不仅将之前自己送出去的还回来了,还额外补贴了几百金票。

“老爷,这...这他们不是欺负人嘛?这...一个人都不给您,这如何去抵御外敌?”

吴伯有些义愤填膺,

“我可是听说了,此番高周国拥兵十万,眼下与蓟州边军周旋虽折损了万余,但还有九万大军。

另有一位宗师,这...这...”

“唉,行了!”

杜浩无奈摆摆手,乾帝已经下了圣旨,这命令他不做也的做。

不过他也有别的心思。

“这既是祸,也是福!看似我没有一兵一卒,实则乾帝这是给了我便宜行事的机会。

况且此番乃是陛下手书,并未经过其他部门,也就是不算是正式公文,但又有皇帝的印章。

相当于高周国对我这支部队一无所知。

乾帝看样子真想试试我这块石头到底是金子还是一块石头啊....”

杜浩眯了眯眼,将手中金票随手交给吴伯。

“吴伯,帮里的弟兄应该有一些已经过来了吧?”

“对!已经提前过来了几十号人,目前还在打探各路消息,熟悉京师情况。”吴伯点点头,他知道杜浩说的是怒江帮。

“嗯,那就好,拿我手令让他们给我招揽一些江湖客,就说中郎将近日要回家探亲,急需一批门客扈从。

不要怕钱财不够有多少给我招多少!”

“是老爷!”

吴伯拱了拱手,旋即快步离去。

看着远去的吴伯,杜浩又看了眼院子里先前曹公公让人送来的一大堆军饷。

这点乾帝倒是没有克扣,足够一千人一月的军饷。

钱粮只是一部分,更多地还是各种气血,内气境丹药。

大乾的军饷和杜浩前世理解的不同,分为两种,钱粮只是其一,甚至是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重点还是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