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东京湾的烟花预演

东京。

作为东岛国的首都,这里的气氛远比横须贺和神户更加紧张。街上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和荷枪实弹的宪兵,空气中都飘荡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味道。

冷雨和她的七名队员,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

他们的目标,是东京湾沿岸那片巨大无比的储油罐区。那里储存着鹰酱国援助的十几万吨航空燃油和重油,是东岛国战争机器重新启动的血液。

因此,这里的防御,也堪称变态。

整个罐区被三层铁丝网包围,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哨戒塔,探照灯的光柱如同利剑般来回扫射,几乎没有死角。外围还有一个整编步兵联队负责守卫,内部更是有专门的警备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

“队长,这里简直是铜墙铁壁。”一个队员在潜伏点用望远镜观察了整整一天后,得出了绝望的结论,“别说人了,连只耗子都钻不进去。”

冷雨的眉头也紧紧锁着。

他们一行人,伪装成从乡下来东京讨生活的农民,在罐区附近的一个贫民窟里租下了一个破旧的房间作为临时据点。但两天过去了,他们依然没有找到任何潜入的机会。

“强攻不行,智取也找不到门路。”冷雨看着地图,手指在那个巨大的红色圆圈上缓缓划过,“我们必须换个思路。”

“换什么思路?”

冷雨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罐区旁边的一条小河上。这条河直接与东京湾相连,是罐区用来排放冷却水和一些工业废水的通道。

“我们走水路。”冷雨说道。

“水路?”队员们一愣,“可是,排污口肯定有铁栅栏拦着,我们过不去。”

“我知道。”冷雨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疯狂,“所以,我们不走排污口。我们……制造一个新的入口。”

她从背囊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那不是陈博文博士的“导航系统”,而是一个形状奇特的、如同一个大号水壶般的装置。

“这是……”队员们都认得这个东西,这是他们“闪电貂”的标配装备之一,由科学院特制的“定向聚能爆破装置”,外号“开瓶器”。它能将爆炸的威力,高度集中在一个点上,用来炸开厚重的保险柜门或者墙壁,而不会产生太大的动静。

“队长,您的意思是……”一个队员瞬间明白了冷雨的意图,倒吸一口凉气。

“没错。”冷雨指着地图上的小河,和罐区最外围的一堵混凝土墙,“这里,是河水与围墙最近的地方。今天晚上,我们潜水过去,用‘开瓶器’在水下,把这堵墙炸开一个洞。然后,我们从洞里进去。”

“这……这太冒险了!”队员立刻反对,“爆炸声虽然不大,但在水下,震动会传出很远,肯定会惊动守卫!”

“我知道。”冷雨冷静地说道,“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大动静来掩盖。”

她看向窗外,远处,是东京最繁华的银座商业区,灯火辉煌。

“今晚,那里会有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冷雨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队员们面面相觑,不明白队长在说什么。

冷雨从怀里掏出几张东岛国的钞票,递给一个队员。

“去,找几个街头混混,给他们钱,让他们今晚在银座附近,多放一些‘庆祝皇军天威’的超大型烟花。动静越大越好,时间,就定在午夜十二点。”

队员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

用一场人为制造的“庆祝”,来掩护他们真正的行动!

高!实在是高!

这思路,简直跟大帅如出一辙!

当晚,午夜十二点整。

就在东京的市民们被银座方向突然响起的、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炸声和天空中绚烂的光芒所吸引时,在东京湾冰冷的河水下,冷雨和她的队员们,已经将一个“开瓶器”牢牢地固定在了储油罐区那厚重的混凝土围墙上。

“引爆!”冷雨通过防水通讯器,下达了命令。

“噗!”

一声沉闷的、如同巨物落水的声音在水下响起。那坚固的混凝土墙,被炸开了一个直径约一米的、边缘光滑的圆形大洞。

河水疯狂地倒灌进去,但很快就因为内外压力平衡而变得平缓。

“行动!”

冷雨一马当先,带着队员们,如同敏捷的游鱼,从那个洞口钻了进去,正式踏入了这座死亡之城。

罐区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空旷和死寂。一个个如同小山般的巨大储油罐,在探照灯的光线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他们需要安装七个“导航系统”,才能确保将整个罐区彻底引爆。

冷雨打出手势,七个人迅速分散,各自奔向预定的目标。

她的目标,是最大的一号储油罐。

她贴着地面,利用储油罐巨大的阴影,躲避着探照灯的光柱和巡逻队的视线。

她来到一号储油罐的底部,这里布满了各种粗大的输油管道和阀门。她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安装点——主输油管道的阀门控制箱。

她迅速打开控制箱,将那个黑色的“导航系统”放了进去,然后将天线巧妙地和箱子里的电线缠绕在一起。

做完这一切,她关上箱子,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东京一号,安装完毕。”她在耳麦中低声报告。

很快,其他队员的报告也陆续传来。

“东京七号,安装完毕。”

当最后一声报告落下,冷雨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

“撤退!”

他们原路返回,再次从那个水下的大洞钻了出去,消失在漆黑的河水中。

当他们回到贫民窟的据点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冷雨拿出一部小型的发报机,向远在柏林的林好,发出了那条至关重要的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三个字。

“快递已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