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送嫁
陶德旺在沙漠村操持着陶大捶的丧事,司仪本来提前准备好的拜别仪式,新郎需要改口费,还要对新娘父母鞠躬行礼。
考虑到新娘家,白事和红事在一天,只有蔡桂香在,他怕因为婚事再节外生枝,索性,拜别双亲这一环节直接省略了。
陶染也没有想太多,她出嫁的东西也不多,陶星带着她以前的那个果绿色的蝴蝶结旧包,一个没有打开包装的太空被,至于蔡桂香准备的礼馍,陪送给陶染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让陶芳负责。
她在簇拥的人群中,匆匆离开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没有找到蔡桂香的影子,甚至,临行之际,连一句告别的话也没有说。
最遗憾的,怕是没有见到陶德旺了!陶染的心里突然间感到空落落的。
走出娘家门,从此,为人妻,为人母,她的泪水不争气地又流了下来!
陆云尘感受到了陶染心中的悲伤,双手抱着陶染上车,防止双脚落地。
司仪清晰的声音传来:“新娘换新鞋,福星又高照,拿鞋的是谁?”
“来了,来了。”
蔡梦兰用手拎着鞋子,开始给陶染换鞋,说出了祝福话。
“陶染,穿绿不受屈。”
陶染把手里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拿了一个五十的出来,蔡桂香有所交代,红包大小可按小、中、大来分,小一点的十块、二十、五十,大的是一百元的红包。
男方会根据家里的经济条件,给女方参加婚礼的小辈发红包,作为相互赠送。
蔡梦兰微微一笑:“陆云尘,这陶染嫁过去了,你可要好好的待她,不要让她受委屈,这孩子说话直,心思单纯,没什么坏心眼。”
陆云尘恭恭敬敬地说:“这是自然的了,你就放心吧!对了,刚才忘记问了,这女方跟车吗?”
蔡梦兰没有听到蔡桂香听到跟车的事,就连结婚压车的事,都没有安排,按理说,找一娘家年龄适合的小孩,坐在新郎新娘的婚车上,确保婚车不空。
陶染没有弟弟妹妹,蔡梦兰想到了自己家的孩子,最为稳妥,这陆云尘过来,别的不说,至少这红包不能少。
蔡桂香没有主动说,蔡梦兰也不好主动推荐,就连陶芳也没有主动想起来,让她家的孩子来压车。
至于娘家跟车的事,更不可能了!
拜堂,焦英焕给了一元拜的钱,陆雪又拿来的婚纱和首饰,陶染没用,她及时退
陶染坐上婚车,送嫁的人也按车辆的顺序坐好。
陆云尘攥着陶染的手,说道:“陶染,我身边这位是三叔。”
陶染透过红色盖头,主动问好:“三叔好!”
陆云尘的三叔作为引礼人,主要负责婚车路过十字路口,桥洞的时候,撒硬币还有糖果。”
车内的温度,随着气温的飙升也升了起来。
陶染想要掀开头上的盖头,即使开着空调,还是有些闷热,在夏季结婚,风水先生看的日子,真是折磨人。
身上的汗水,顺着脊背开始往下流,额上的汗,也要流了出来。
陆云尘半开玩笑:“再坚持一下,等到拜堂的时候,才能揭开红盖头,一会儿就到家了,结婚,真是一件累人的事情。”
陆云尘这么说,陶染也只好放弃去掉盖头的想法。
耳畔,结婚喜庆的唢呐声,声声入耳,每一个人的表演都很卖力,鞭炮声绵延不断,在空中回响,
陶染租住的地方,与陶染家的地方要不了很长时间。
陆腾达为了想让周围的人知道他家儿子要娶媳妇,让车辆行驶在县里比较繁华,人流量比较多的地方,接亲和迎亲的路线是同样的路线。
陶染头上顶着盖头,直到汽车稳稳地停在了通往陆云尘家门口的那条道路,她这才知道,已经到了地方。
红色的盖头是蕾丝带着流苏的那种,透过隐隐约约的空隙,陶染感受到了陆家结婚办事的排场。
偌大的彩虹门矗立在通往陆云尘家的方向,红色的地毯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一直通往家门口。
鲜花簇拥,按照一定的间距分开摆放,还有那耀眼的红色喜字,为结婚增添了喜庆的气息。
申香绣穿的喜庆,红色丝绸上衣,搭配着黑色的长裙,头发烫了个波浪卷,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岁。
她身材不胖不瘦,一身利索的打扮,也让整个人浑身上下精神抖擞了许多。
陆腾达听说陆云尘说起陶染的爷爷——陶大捶去世的消息,他原本也想延迟婚礼,毕竟白事和红事撞在了一起,不是很好的预兆。
陆云尘不愿意,说送红的日子,已经定下,哪能说改就改?
陆腾达拗不过陶染的执着,怕申香绣在结婚的时候,再惹出什么乱子,所以,送红回家的路上,他就给申香绣做工作。
尤其是陶大捶的死,陆腾达格外重视,他对申香绣多重复了几次,当着众亲朋的面,不能生出事非,也要给自己和陆云尘面子,生意人注重的是脸面。
私下里,因为家里的事,他还能选择性包容,但是,从陆云尘结婚这件事上来说,这是陆家的大事,对外要保持高度一致。
申香绣看到陆云尘和陶染坐在婚车上,她一改往日说话刻薄的模样,今天,整个人换了一个态度。
看到陶染,她先微笑,陆腾达告诉她,摄像在全程记录,要她保持好自己的形象。
申香绣分的清事情轻重,毕竟,在陆云尘结婚这件事上,她们陆家花了不少钱,好不容易,看到亲戚朋友帮忙,这迎娶嫂子又把陶染接了过来,她之前对陶染及她家人的看法,还有这不好的情绪,都可以先放到一边。
申香绣嘴角扯起了一丝笑容,把身子探到车内,接过陶染手里的鲜花,递给了陶染一个红包,用手挽着陶染的手下车。
“路上辛苦了!亲戚朋友都在家里等着呢!”
申香绣在前面走,陆云尘挽着陶染的手在后面,道路两边看热闹的人群跟着陶染在后面,纷纷议论着新娘子长的好漂亮。